劉瑤
(吉林省敦化市青少年活動中心)
摘 要:新的《音樂課程標準》強調,中學音樂教學應該著重發展中學生的智力,從多角度多方向去培養中學生音樂方面的素質與能力,使中學生具備積極的音樂學習興致,全面提升音樂教學效果。從中學生的音樂情感、欣賞能力及思維想象力去培養,讓中學生的音樂素質與能力得到有效發展與提高,使他們在提升音樂素養及能力的同時,也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
關鍵詞:中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學生能力;培養
在中學教音樂學科教了許多年,教學中我發現音樂教學中有一些不良現象出現。現象一:我們所上的音樂課只是師者以單一的歌曲教唱為目標,從教唱歌曲導入進而進行音樂的識譜教學;現象二:音樂課堂的現狀不樂觀,中學生展現的是一種被動狀態,缺乏一種積極向上的音樂學習興致。針對這兩種音樂教學中出現的現象,結合我自己多年的中學音樂教學經驗,我著重從中學音樂課堂教學中中學生音樂素質和能力的培養方面去談談我個人的看法。
一、中學生音樂情感的有效培養
中學生音樂情感的培養是至關重要的,音樂學科教學中學生音樂情感培養應該引起中學音樂教師的高度重視。要知道,我們所從事的音樂教學中學生的音樂情感培養應該列入音樂教學的重點。因為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它進入學生的情感世界更直接、更快捷。我們在音樂教學中,應緊緊地掌握我們情感性的原則,及時地去點燃中學生的情感火花,讓他們步入一種高境界的審美境地,在審美與感知之中使中學生的音樂情感得到有效的培養。
“音樂是人類情感的速記”,這是托爾斯泰的名言。一語道破了音樂與我們人類情感之間的紐帶關系。歌曲與歌曲之間存在著差異,不同歌曲的節奏、旋律、韻感及音樂速度均存在不同,可以為學生帶來不同的音樂感受,促進學生音樂情感的有效培養。在中學音樂教學中,我們音樂教師可以通過賞聽歌曲去解除中學生為學唱歌曲而產生的厭倦之感,從而促進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致,充分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好奇心與求知欲,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我們的音樂教學中來。
例如,我們教學的歌曲《念故鄉》,它可以為我們學生呈現一種凄涼、憂傷和懷念故鄉的情境,勾起中學生思念家鄉的那份情感。在授課的時候,我采用的是直入式授課法,讓學生直接去傾聽這首歌曲,讓學生在品賞之中領悟歌曲所包涵的那份情感,而后再引領學生結合作品進行合理有效的探討,全面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熱情,讓他們的音樂情感得到及時而有效的培養。
二、注重中學生音樂欣賞能力的培養
在音樂教學中,教師應該將教學的目光放在擴大中學生的音樂視野上,充分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授課之中,我們教師通過音頻、聲調、音樂等讓學生充分感知并認識聲音,進而辨別人與樂器聲音的不同。教學中要注重講與練相結合的原則,引導學生將音樂知識轉化為音樂技能,初步培養中學生的識譜、歌唱能力。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我們音樂教師可以采用形象又生動的音樂教學方法。
例如,在風琴的教學中,可以從風琴的中音區、高音區及低音區三個區段有選擇性地彈奏中學生喜聞樂見的音樂片段,讓中學生充分欣賞風琴三個不同音區所給予人們的不同的音樂效果,讓學生從中感悟那種不同的音樂效果。另外,音樂教師還可以對中學生提高要求,加大難度。我們教師可以采用學生集體合唱與學生表演相結合的方式,指導中學生進行音樂故事及場面的再現。這種音樂教學方式可以為學生創設充滿情趣的教學情境,學生樂于接受,特別喜歡,完全適合中學生的口味,對培養中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特別有效。
三、關注中學生思維想象力的培養
作為中學音樂教師,我知道音樂與文字是截然不同的。文字所給予人們的是清晰透徹而具體的概念,是人們能夠捕捉到的文字信息,展現人們的不同思想;而我們所進行的音樂教學,是通過人們的感知體會,使人們對音樂作品產生思維與想象,引發中學生的音樂情感共鳴。為此,音樂教學在發展思維想象力方面效果顯著。教學中,我們通過歌曲試唱、音樂欣賞,充分鍛煉中學生的聽覺與視覺,全面提升中學生的聽覺與視覺能力,使學生的大腦在欣賞音樂的同時,思維、想象、記憶、情感等心理活動也能得到有效培養。
例如,我在音樂課堂上為學生鋪設展示舞臺,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在音樂活動“小小音樂會”活動中,我讓學生充分地展現自己,放情地歌唱,盡情地舞蹈,營造一種活躍向上的音樂課堂氛圍,使學生在無拘無束之中展現自己的才華。我們在學習七年級音樂教材中的《游擊隊歌》時,我為學生播放多媒體課件,展現當年游擊隊戰爭時壯觀的景象,為學生提供第一手信息資料。結合多媒體課件提供的資料信息,教師引導學生積極思維,進行現場創編與制作,用學生的自身肢體語言展現當年游擊隊員的機智與勇敢,體現游擊隊員的大無畏精神。
參考文獻:
[1]楊曉雯.音樂欣賞教學探析[J].成功(教育),2010(4).
[2]蘇敏.音樂課堂教學中學生思維靈活性的培養[J].教學與管理,2010(27).
編輯 李 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