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荔荔
摘 要: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多媒體課件越來越廣泛地被運用到小學品德教學中,因為多媒體課件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并且能夠借助直觀形式,促使學生進行相關的道德實踐,豐富他們的情感體驗,科學合理地使用現代媒體手段,能有效提高品德教學質量。
關鍵詞:多媒體;優化;思品;課堂;教學
一、利用現代媒體,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可以點燃智慧的火花,也是激發學生探索新知的動力。有經驗的思品老師都知道,在思想品德教學中,想方設法調動學生學習思品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保證學生學好思品的前提。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保證思品課的質量,每一節課開始,我都會精心設計有趣的導入,有時候是一個學生感興趣的故事,有時候是借助多媒體出示一個學生身邊能夠經常看到的短視頻,因為我知道: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只有在課的開始就抓住學生注意力,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他們比較大的興趣和求知欲。
例如,我在教學有關“愛國精神”這一內容的時候,從網上下載我國“神舟五號”和“神舟六號”發射的場面視頻和航天員楊利偉出征時的電視短片,并且在這個基礎上給學生講解我們中國人是如何憑借自己的努力與智慧,克服重重困難,最終實現載人航天這一夢想的,學生看得入神,聽得認真,整節思品課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為新課的學習奠定了良好基礎,并且大大提高了思品課的教學效率。
二、借助網絡技術,培養學生能力
隨著社會和科技的發展,現代化手段越來越多地運用到我們的課堂教學中,小學思品課也不例外,我們思品老師可以借助網絡技術培養學生自主合作、積極探究的能力和意識,將多媒體技術運用到課堂教學中,能夠為學生提高理論修養,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知識技能和道德情感的協調發展。同時,由于學生家庭中也基本普及了網絡,這又為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提供了更多機會,創造了有利條件。總之,網絡教學能夠使老師的教學內容變得更加直觀、形象、有趣,課堂教學也能夠做到聲形并茂,這樣的教學在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進行學習的同時,使思品教育效果達到最優化。
例如,教學思品中有關“中國文化”的內容時,我在本校的校園網上專門建立了一個關于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專題學習網頁,讓學生自主瀏覽、自由閱讀,通過學生的自學,使他們在充分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中國文化的同時,自然而然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時,我們還可以借助學校的網絡教室,組織學生采用四人一組的合作學習方式,結合專題網頁中的相關內容,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對“中國文化”相關的問題進行深入探究,使學生的感知更深刻、更準確,這樣的思品教學,在促使學生很好養成自主、合作學習習慣的同時,提高了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且更好地滲透了思品教育。
三、用好網絡資源,增強理解能力
小學生年齡決定了他們理解能力相對比較差的特征,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在品德教育教學時,要想方設法把相對比較抽象、枯燥的教學內容,采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方式呈現給學生,引導他們通過直觀感知,理解、感悟思品教學中的抽象內容,進行思品教學時,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借助網絡資源,從網絡中精心挑選一些學生感興趣并與教材內容相一致的資料,再進行我們教師的精心剪切、編輯,合理運用到教學過程中,通過電腦或電視屏幕展現出來。這樣的教學形象具體,既可以增加思品教學的趣味性,又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還有效活躍了課堂氣氛,從而很好地提高思品課的教學效率。
例如,教學與“法律”有關的內容時,我們可以從網上搜集一些典型的案例,播放給學生觀看,讓學生通過視頻材料,深刻地了解和體會有關法律的知識,學生在這種形式的課堂上,可以自然地把生活中的相關經驗與法律中的有關知識融會貫通,既學習了法律知識,又培養了思維能力。
四、借助影音資料,培養創新思維
多媒體技術的推廣與運用,為小學思品教學改革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與保證。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對思品教材中的內容和有關知識結構進行適當調整,對于教材中一些簡單易懂的基礎知識,放手讓學生進行自學,然后騰出更多課堂時間,播放一些與教材內容緊密相關的音像資料,借助真實形象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也使他們能夠自主、積極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總之,思品課對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我們平時能在思品課中適時、適度地運用多媒體技術,就一定能夠在思品教學上譜寫更加絢麗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