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秋亮
摘 要: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是音樂教學的重要環節,網絡游戲的出現讓很多年輕人,特別是在校學生癡迷,進而對學習沒興趣。音樂作為輕松愉快的學科也未能幸免,有很多學生不喜歡上音樂課,特別是中學生,這值得一線音樂教師深思。讓學生喜歡上音樂課,必須讓靈動的音符跳動起來: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興趣;通過各種有效的途徑和方式引導學生走進音樂、學習音樂,讓靈動的音符跳動起來,讓學生在親身參與音樂活動的過程中喜歡音樂。
關鍵詞:音符;興趣;活動;途徑
音樂作為一種流傳了千百年的藝術形式,從人類社會的早期就已經誕生了,盡管只是一種形式上的聽覺享受,然而,音樂對人類審美感覺以及情感知覺上的影響力遠遠超越了它自身的特點,基于這點我們沒有理由不讓我們的孩子喜歡它、學好它。培養學生學習音樂興趣是音樂教學的重要環節,網絡游戲的出現讓很多年輕人特別是在校學生很癡迷,轉而對學習沒興趣,音樂作為輕松愉快的學科也未能幸免。
如何才能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呢?興趣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系、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所以,提高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對培養學生的音樂素質,健全審美心理有著重要作用。由于人的興趣是通過實踐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因此,對音樂興趣的培養就得從實踐中獲得。那么作為教師要起到主導作用,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高。在不同的教學階段,要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心理特征,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興趣。教學內容應重視與學生的生活實踐相結合,加強音樂課與社會生活實踐的聯系。
采用各種有效的途徑和方式方法引導學生走進音樂,在親身參與音樂活動的過程中達到喜愛音樂。孩子們的特點就是愛玩、好動、好問。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創設融洽的課堂氣氛。低年級學生可用游戲來引導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在游戲中更能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愉快的環境中,有目的地進行音樂訓練能取得更佳效果。如:每節課前5~10分鐘給學生進行氣息訓練,在訓練過程中可以用生活式的“聞花香“來培養學生的氣息和學習興趣。具體的訓練是:讓學生站起來想象自己前面是一朵朵鮮花,然后深吸氣聞鮮花的香,練完氣息還配以簡單的練習曲。學生都很希望能在老師面前表現良好,都很認真去做,這樣既滿足了他們的表現欲望又培養了他們的興趣,同時還調動了他們的主動性,也活躍了課堂氣氛。當然,游戲的方式很多,關鍵是教師如何去運用。
豐富教學內容,擴充視野,激發學生興趣。美國現代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學習材料發生興趣。”我國是個多民族國家,各地區、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性,城鄉之間也存在很大的差別,教師應結合本地區、本民族和本校的實際情況,充分利用當地的課程資源,營造良好的校內外音樂環境,創設豐富的具有區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特色的教學內容。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這些特點精心選材,合理安排音樂教學內容:可從報刊雜志上、網絡上選擇學生喜愛的歌曲、音樂知識、音樂故事等內容;也可以引導高年級學生上網查找自己喜歡的歌曲,把它帶到課堂上與同學分享;還可以把樂器引進課堂,如:牧童笛、口琴、葫蘆絲等簡易樂器,有條件的學校可以開設民樂和西洋樂器興趣班。如此一來就大大豐富了學習內容,也開闊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視野,為培養學生學習興趣開辟了廣闊天地。同學們通過一段時間對音樂的學習,想知道自己到底學得怎樣,這時候老師對他們的評價非常重要。不能單憑學生唱一首歌或一個曲子就評定學生的音樂成績,這種單一的評分方法勢必會挫傷一些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音樂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學生各有所長,不同特長的學生可以用不同的形式來表達。我們可以讓學生自由組合,按教材內容選用唱、奏、跳等多種方式來進行表演,學生自己選出代表組成評委,分組進行比賽,在比賽后還可以進行個人才藝展示。實踐證明,通過這種比較輕松愉快的評價方法可以減輕學生對考試的恐懼心理,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音樂活動中。在考核過程中學生十分投入,課堂既輕松活潑又井然有序,不僅培養了合作意識,而且還培養了學生的創新和編排能力。
讓靈動的音符跳起來,就是通過各種有效的途徑和方式引導學生走進音樂、學習音樂,讓學生在親身參與音樂活動的過程中喜歡音樂,并逐漸融入音樂文化與生活背景中;讓他們在獲得音樂知識與技能的同時,完成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層面上的具體目標;讓他們逐步養成鑒賞音樂的良好習慣。培養學生音樂興趣是樹立他們終身學習音樂的目標,也是培養他們音樂素質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王鐵艷.讓評價的音符奏出音樂課的和諧之音[J].黑河教育,2014(3).
[2]周曉娟.讓學生成為音樂課中“快樂跳動的音符”:淺談肢體語言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教師,201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