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銀絲
步入21世紀,因特網滲透到生活的各個領域,成為信息傳播最快捷的途徑之一。網絡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嶄新的天地。網絡的自由、快捷、信息共享等特點為藝術的交流創造了物質條件,這就為網上教學提供了廣闊的資源和施展的天地。學生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有選擇地瀏覽相關知識的網站,欣賞不同的藝術作品。網上藝術類的信息量非常龐大,包含的內容也十分豐富,且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學生能更好地理解它們存在的價值、意義和作用。實行網上美術授課為審美素質教育事業的革新和發展開辟了新思路。學生在這個自由而廣闊的天地里學習和交流,抒發自己的情感和發揮創造性才能。因此,我選擇了六年級的《實物標識》一課,做了初步的探索。
一、運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重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隨著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現代教學媒體普遍運用于美術教學將成為新世紀美術教育最具特色的一道風景線。尤其是多媒體輔助教學,它不僅能刺激人的視覺和聽覺,而且能有效地喚起人的興趣、情緒和思維,最大限度地作用于人。教師要善于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只有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使學生形成參與課堂教學的迫切需要,為大面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奠定基礎。
1.正確導入新課,喚起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要上好一節課,首先要有一個好的開端,導入新課的方法有很多。課前,我做了一個簡單的調查,小學生對一些卡通形象非常喜歡,不管是低年級還是高年級。上課開始,我運用網絡傳輸的功能,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卡通人物形象,把學生帶入情境,使之貼近學生的生活導入新課。因為出示的圖片比較精美、完整、有視覺沖擊力,提問的內容又是學生熟悉的,難度不大,所以形成了搶答的熱烈氣氛,喚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形成了掌握新知識、參與課堂教學的迫切需要。
2.做好課件,解決重難點,培養學習興趣
做好課件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通過課件進行形象演示的教學效果是顯著的:(1)解決了對招貼設計定義、類型、特點的理解。(2)增強了教學的直觀性、趣味性。(3)與常規演示比所需教時少,輸出信息量大,操作程序簡便,學生注意力集中,思維狀態活躍,學習態度積極主動,按時完成作業率高。因此,教師在授課時,應盡可能嘗試用多媒體進行美術教學。我在這節課的教學中,電腦課件做得比較精美、完整,其中的對比圖片很能說明問題,很快解決了設計制作中的難點問題:即主題明確,形式引人,色彩鮮明。整個課件比較直觀,有視覺沖擊力。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將被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來,使美術課堂真正做到寓教于美,美中育人。
3.聯系生活實際,發展興趣
在“設計、應用”學習領域中,新課標強調了現代設計基礎的知識與技能的學習應立足于從學生生活經驗出發,與學生日常生活中感興趣的、熟悉的事物緊密結合,并要求學生將所學的知識、技能應用于對這些事物的感知、理解和表現中。比如在這節課的教學中,讓學生用所學的知識判斷生活中常見的實物標識,甚至是街邊隨意擺放的物品,用所學的知識分辨生活中實物標識的好壞,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這些都發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
二、網上瀏覽,重視突破具象觀念
這節課主要是通過網上豐富的實物標識資源,讓學生瀏覽相應的資源庫,欣賞了解各種不同國家,不同風格的實物標識展示,學生一下子就被色彩絢麗、形式多樣的實物標識吸引了,再讓學生帶著學習任務上網查找相關的資料,自己尋找答案,這樣既體現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又進一步了解了實物標識的類型、內容以及校園內實物標識的特點,增強了課題的直觀性。
三、選擇適當的軟件或者繪畫方法表現個性創作
六年級學生能熟練操作電腦,所以學生在理解實物標識的三要素后,讓學生自主選擇各種繪畫軟件或者繪畫方法完成各自的作品,使學生將抽象的設計知識轉化為具象的觀念,從而突破具象觀念。
四、通過網上互評,重視挖掘學生潛能
網絡的出現,極大地縮短了知識和信息傳播的時間和周期,同時其形式更加生動,方法更加簡便,范圍更加廣泛,效率更高。因此,我們的美術教學也要充分利用網絡獲得最新的美術教育資源,開發新的教學內容,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并開展學生之間、學校之間、省市之間和國際之間的學生作品等方面的交流。我在這節課充分利用網絡搜集學生作品,在全課小結時,將每個學生的作品在網上呈現出來,學生不僅能看到每位同學的作品,還可通過自評、互評、全班評的形式,分析、反思自己和他人的作品,讓學生在評議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通過信息技術與美術課程整合進行“實物標識”這節課的教學,切實提高了教學效果。有一句話說得非常好:“美術學科的教育,不是造就畫家、雕塑家和圖案設計師,而是在普遍一般的教育中透過美術教育獲得全面協調的人,而非偏重智育的不平衡的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