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貴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現代教育改革的步伐也在逐漸加快,而在新的課程改革中呼喚著一種富有活力的、健康的個體出現,這種需求在小學教育中尤為突出。而小學校長在一個學校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全校核心行政的負責人,是小學教育管理中的重要參與者。提高小學校長管理工作的科學性、有效性是時代賦予小學校長的神圣使命,有著顯著的價值,值得對此做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歸因理論;小學校長;管理工作
一、歸因理論內涵闡述
歸因理論內涵的掌握有助于其實現價值最大化,同時也是需要一線校長必須掌握的理論基礎,而概括地來講,歸因理論是一種激勵理論,是指通過相關信息資料對被觀察者的行為進行的預測和評價,從而對其行為原因進行解釋和推論的過程。主要涉及社會心理學和人力資源管理兩個方面的內容。如今,已經演化成三個主要的理論流派,第一是成敗歸因理論,即控制點、穩定性與控制性對一個人的成功與否有著直接的作用;二是自我效能感歸因理論,主要是說人的自我效能對其自身的行為動機有著巨大的影響,自我效能感越高,個人也越能克服和消除消極的情緒;三是習得無助歸因理論,也就是說當個體難以控制一些消極的行為或者結果時,就會產生無助感。
二、基于歸因理論的小學校長管理工作中的問題分析
在簡單地分析了歸因理論的內涵之后,可知,歸因理論在小學校長管理中的應用能夠讓校長借助對自身的歸因分析,更全面地了解管理過程中存在問題的原因,在此基礎上,校長對自己進行相應的歸因訓練,有針對性地控制自己的行為,不僅能夠幫助校長建立積極的歸因模式,而且能夠更快更好地提高學校管理工作的績效,從而為學生提供一個更好的生活、學習的環境。而基于歸因理論對小學校長管理問題進行歸因分析的內容如下所述:
1.對小學校長的考核日漸復雜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為了提高小學教學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各種各樣的考評制度在不斷地更新和確立,而這就給小學校長的管理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而在實際考核的過程中,校長卻不能掌握控制點和控制因素,只能夠將重點放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基于歸因理論的分析可知,校長自身的能力處于一個相對來說比較平穩的水平,但是其自身的努力程度與考核的結果都是難以控制的,而不管校長將自己管理工作的壓力歸因為什么方式,都會對其以后的管理工作產生影響。
2.教學工作在逐漸加重
事實上,很多小學校長不僅肩負著管理學校的重任,還承擔著課程教學工作。這樣一來,就大大增加了校長管理工作的壓力。而通過歸因理論分析可知,校長工作的難度是校長壓力的來源,而如果校長工作的難度已經超過了校長自身的能力范圍,那么這些壓力的來源又變成了影響其管理工作績效的自身因素。由此可見,工作壓力是校長做好自身管理工作的關鍵所在。
3.日益復雜的外部環境
眾所周知,隨著家長對學生學習重視程度的提高,在給學校的教育工作提供了更多幫助和支持的同時,也給校長的管理工作帶來了新的壓力和困難,而這就是校長管理工作中必須要面對的日益復雜的外部因素,也成為校長壓力的有一個重要來源,從某個角度來看,對外部環境因素處理得好壞直接影響校長管理工作的績效。
三、歸因理論對小學校長管理工作的啟示
通過從歸因理論的視角對校長管理工作中問題的分析之后,可以說是給小學校長的管理工作帶來了新的啟示,在此之下,小學校長如何切實地做好學校的管理工作就需要從以下幾個基本點著手:
1.自身掌握好歸因理論的精髓
也就是說,校長自身要對自身管理工作的壓力進行正確的歸因,并結合案例進行具體的分析,在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過程中,能夠確保歸因理論應有價值的充分發揮,并推動自己的管理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2.科學合理地應用歸因理論
也就是說,當自己的管理工作遇到難題或者問題之后,一方面要及時向業內人士尋求幫助,找到問題合理有效的解決辦法;另一方面,要及時與教師和家長進行溝通交流,通過現代化教學社會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平臺,使自己的壓力得到合理釋放的同時也能在交流中獲得更多有效的管理辦法和經驗。
3.加大壓力的歸因訓練力度
也就是說,從歸因理論的學習到實踐等各個環節中都要加強訓練的力度,把學校管理工作作為一種整體,就需要具體分析和進行歸因訓練并做出合理的評價,在保證整個管理環節有效銜接的基礎上,整個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也就能得到有效提高。
總之,歸因理論對小學校長的管理工作帶來了新的啟示,而要想充分利用此理論來提高管理工作的績效,就需要小學校長加強學習和實踐的力度,并做到邊實踐,邊發現,邊創新。
參考文獻:
[1]胡友春.歸因理論對小學管理的影響探討[J].學苑教育,2016(22):22.
[2]劉海濤.歸因理論對農村小學校長管理的啟示[J].教學與管理,2014(30):53-5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