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運娣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大良順峰小學)
有人說:“一個民族的發展史,就是一個民族的閱讀史?!弊鳛橥苿娱喿x的主體——老師,特別是語文老師,我們到底該做些什么?我進行了以下閱讀推動嘗試:
引導孩子愛上閱讀,體會閱讀的快樂,就成了我們班級推動閱讀的第一步。
一、我想讀——
如何引導?通過四個“感”來完成:
1.儀式感
生活,有時需要一點儀式感,閱讀,也需要儀式感。我與家長、學生一起制訂書單,一起建好書架,一起給書編號,使每一本書在我們眼中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我們承諾會好好愛護它們。在書架上還擺了很多的植物好朋友,并給它們命上了獨一無二的名字,如真心、安迪和碧玉等。我們會把自己閱讀的喜悅分享給住在書柜上的它們,關心它們,陪它們聊天。
為了讓讀書成為一種生活,我積極倡導每個學生建立家庭書架,讓書香飄進每個家庭,當然,家庭書架中藏書一定是適合自己閱讀的。而我們學校教導處還向孩子們推薦了讀書目錄,定期了解孩子們的閱讀情況。
這樣我們構建了一個儀式感很強的讀書環境,孩子們自然而然就會感受到閱讀的儀式感,我們對生活的熱愛與付出,值得我們莊重地對待自己。
2.自由感
閱讀應該是一件很自由的事,而不是讓我們總感覺到充滿了束縛。孩子喜歡什么樣的書,喜歡怎樣去讀,盡可能給他們自由。當然,班級也會時不時推薦一些經典和杰作,給予方向性的引導,正是因為有正確引導再加上給他們自由,孩子們才會正確地看待自由,愿意自己去選擇令自己閱讀更有益、更快樂的書??吹綄W生課間、午睡前,甚至外出游玩都帶著書,盡情閱讀,就感覺這種自由感的建立太重要了。
3.夢幻感
閱讀本身就是一件帶著夢幻、可以穿越時空的很美妙的事情。那種在別人的故事里歡笑、落淚、憤怒,心里五味雜陳,像是自己也經歷了很多很多的感覺,真的很美好。有一些特別的書還可以結合電影、電視和音樂一起來欣賞,別有一番情趣。比如《哈利波特》就可以引導孩子一起欣賞配套的電影,還可以一起搞些活動,一起等待著霍格沃茲會寫信給我們,一起穿過九又四分之三的月臺去學習魔法。
4.存在感
每個人都需要一份存在感,有了存在感,學生才能在閱讀中找到屬于自己的價值和快樂。
我們班上經常舉辦一些閱讀活動,讓孩子們分享閱讀的感悟。比如知識小競賽、朗誦比賽、成語故事會、最美的詩篇、新書介紹、評選書蟲、讀書筆記展示等比賽活動。我還參照一些電視節目,如漢字英雄、中國詩詞大會、誰敢挑戰小學生等,特別是最近比較火的《見字如面》節目,帶著學生看,然后學會寫信、讀信。當學生參加類似這樣的閱讀活動多了,就自然而然擁有了一份貨真價實的存在感了。
通過培養孩子的儀式感,自由感,夢幻感及存在感,在孩子們的心中種下一顆熱愛閱讀的種子,慢慢地生根、發芽,結果。
二、我能讀——
氛圍營造了,興趣激發了,也有書讀了,但要想讓學生愛讀、會讀,讀得有效,還需要科學的讀書方法。閱讀方法有很多種,大致可以采用以下幾種行之有效的閱讀方法:
1.瀏覽法
對于那些篇幅較長的或內容不重要但學生又必須了解的,可采用此法。
2.精讀法
對于那些文質兼美、篇幅又不長的文章,可采用此法。這類文章可以通過對語言的品味,構思的揣摩,進而把握文章的內容和作者的情感等,從而獲得知識,并受到情感的熏陶。
3.摘錄批注法
就是在閱讀過程中根據自己需要將有關的詞、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來,或者對閱讀的重點、難點圈、畫、批、注,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
4.指導學生寫讀書筆記
它的形式很多,可以摘抄、寫摘要、列提綱、制卡片、畫圖表、寫心得。對于中高年級的學生,特別要提倡寫讀后感。寫讀后感屬于創造性讀書,對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思維能力和習作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三、我愿說——
閱讀并不是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而是為了學會更好地表達,為此我們開辟了每天課前3分鐘及讀書交流會。
1.課前3分鐘
每天的語文課開始的3分鐘,進行朗讀熱身或在黑板的一個角落開辟一個“日積月累”欄目,每天由一個讀書小組的成員向大家推薦好詞、好句或介紹書中的一個人物或讀書梗概,學生既能積累語文知識,提高語文素養,還能為他們提供展示的舞臺。
2.讀書交流會
每兩周結合本年級的所讀書目開設富有班級特色的讀書會。
當閱讀《柳林風聲》時,同學們講故事、談人物、樂趣無限;當閱讀《愛的教育》時,孩子們通過對《愛的教育》的導讀和欣賞,對“人間真情”有一個更深的認識和拓展延伸;讀《哈利波特與火焰杯》時,在體驗充滿傳奇色彩的驚險經歷的同時,孩子們深深地被一個英雄頑強拼搏和不屈的靈魂震撼著……
這些活動的開展,激發了全體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為學生提供了一個交流好書的平臺,讓每一名學生都能享用到一份閱讀的營養大餐。
四、我樂寫——
如果說閱讀是一項輸入工作,那么,寫作則是輸出工作。閱讀與寫作應該是一個相互促進的關系。陶醉于書上優美的文段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孩子們就會忍不住手癢,自己動手寫一寫,在那個創作的世界里,他們就是主宰。
學生可以在自己專門的積累本上,寫上平時的感悟,或多或少,直面自己最真實的感受就好。長此以往,積累就豐富了,寫作起來自然水到渠成,而不是書到用時方恨少。
我們還可以把孩子的作品進行展覽和集結成書,這樣就更落實到樂于寫作上,從而更加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更加享受閱讀的快樂。
生命因讀書而美麗,人生因讀書而高雅,在書籍中汲取生命的清泉,讓生命之樹蔥蘢繁茂!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