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尚杰
(山東省泰安市寧陽縣華豐鎮中心幼兒園)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的這句話為我們揭示了一個怎樣才能取得好的學習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對學習的熱愛。不同的人在同樣的學習環境下,學習效果不一樣。自身的素質固然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還在于學習者對學習內容的態度和感覺。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也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就是說,一個人一旦對某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學習、探索、實踐,并在學習、探索、實踐中產生愉快的情緒和體驗。執教之初,在教學過程中主要以教師為中心,采用教師示范、幼兒模仿的手段進行“填鴨式”的傳統教學,注重教師上好一堂課、幼兒畫好一幅畫,這樣雖然完成了美術教學任務,卻忽視了對幼兒美術興趣的激發與培養,違背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教育理念。每個幼兒心里都有一顆美的種子,這其中動力之源泉就是興趣。興趣的力量大無邊。
一、興趣讓他忘記時間
愛因斯坦上中學的時候,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2歲那年,他好不容易得到了一本歐幾里德平面幾何的書。為了擠出時間看那本書,愛因斯坦上課聽講,認真復習,在課堂上完成作業。下了課,他便一頭扎進書里。兩個星期的日夜苦戰,他終于自學完全書的內容,而且做完了書里的全部習題。當他拿著習題,高高興興地走進辦公室,請老師審閱時,老師被他這種勤奮好學的精神感動了,立刻認真查看每一道題,然后十分滿意地說:“你做的習題準確無誤。”這就是興趣的力量,是學習的興趣讓愛因斯坦忘記了時間,一心用到學習上。
二、興趣讓他掉了小褲子
幼兒的學習方式是以游戲為主,以直接經驗為基礎,所有的活動,應當在實際操作中獲得經驗。孩子們戶外活動的時間到了,在活動場地,孩子們都選擇了玩呼啦圈。我讓幼兒通過自己的直接感知積累玩呼啦圈的經驗。寶貝們都在盡興地玩耍,忽然聽到一陣哄笑。我循著笑聲疾步走過去,原來是一位小朋友玩呼啦圈太投入了,小褲子掉了卻渾然不覺得!一個“樂”字了得,濃厚興趣足以讓人忘掉一切,以至于小褲子掉下來都不知道。看著他繼續轉動呼啦圈的樣子,我一陣感動,我帶頭使勁鼓起掌來!微笑地看著他、鼓勵他,他轉得更帶勁兒了。孩子們由哄笑到佩服再到努力模仿,活動又繼續了。瞧!孩子們轉得更開心了。這就是興趣的力量。幼兒學習的特點就是這樣,興趣當頭,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就沒有發現,就沒有創造。
三、興趣讓他創新
一次區域活動,美工活動區內,有10個小朋友在進行折紙三角、拼插五角星的活動。正當小朋友都在爭分奪秒地折紙三角的時候,喬××小朋友說:“喂!張××,朱××,我們一起折紙三角,湊在一起拼插五角星,好吧?這樣多省力氣!一個人要折五個才能拼一個五角星哪!”孩子們都來了興趣,響應了這個聰明的提議,小朋友很快合作起來。我忽然發現,喬××小朋友正聚精會神地擺弄手中的紙三角。我想:“調皮鬼,做事兒就憑一股熱乎勁兒。熱乎勁兒下去了,做什么事兒都不能多堅持一會兒。”我把目光從他身上挪開轉移到其他區域。過了一會兒,就聽喬××大聲喊:“老師、老師,看、看,我把五角星拼成了!”我不抱太大希望地回頭想制止他的“大聲喧嘩”,可是回頭的剎那,我被他的新作品震撼了:只見用一個個折疊的紙三角拼插成的五角星擺在桌子上。我想:調皮鬼能拼出五角星,全是憑著興趣,積極探索、實踐、創新的結果,沒有興趣,就沒有他的五角星。后來,所有小朋友都模仿制成了五角星。這都是興趣的力量!
四、興趣讓他安靜下來
我班有一位小朋友,是一個什么場合都十分鬧騰的孩子。集體活動時很不喜歡跟小朋友合作、獨來獨往、愛走神兒,是一個讓我們十分頭疼的小“怪孩”。可是,近來的一次美工區域活動,讓他浮躁的心終于安靜下來。這次美工區里進行的是吹畫活動,張××小朋友吹得很起勁兒,點畫得很投入。事后,我們把這件事跟他媽媽交流了一次,請她欣賞了孩子的作品。媽媽高興地說:“在家里也是感興趣的就會投入地去做。”這次交流之后,我們也總結經驗,多讓他做感興趣的事情,并加以引導,以期培養起他越來越多的興趣點,讓他更好地發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出:“要充分尊重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幫助幼兒養成積極主動、認真專注、不怕困難、敢于探究和嘗試、樂于想象和創新的良好的學習品質。”因此,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興趣是教師的責任。
興趣的力量是強大的,興趣的力量是無窮的,無論做什么事情,孩子們只要有了興趣,一切人間奇跡都可以創造出來。作為教師應當努力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孩子們在自由創作的時候,老師介入一個微笑、一個大拇指都可以給孩子莫大的鼓勵,產生濃厚的“興趣”。我們能做的就是讓孩子們乘著“興趣”的翅膀,開啟藝術的殿堂,讓幼兒在快樂的環境里健康成長!
編輯 任 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