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文容
(重慶市江北區港城小學)
目前,我國正在進行語文新課改,但是語文教育育人的主旨依然沒有改變。語文教育需要培養綜合素質高的學生,也要培養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但是,部分學生因為家庭環境、生活經歷,在學習上往往存在一定的困難。面對不高的語文考試成績,這些學生不能面對父母、老師以及同學。心理上存在一定的問題,成績可能會更不好。語文老師肯定希望自己班上學生的語文成績都很好,但班級中一般都會有“后進生”。面對班級中“后進生”存在,語文老師不能通過忽略他們來改善班級總體成績。但是,語文老師可以通過一定的手段轉化“后進生”,逐漸減少、甚至消滅班上的“后進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語文老師要轉化甚至消滅班上的“后進生”,最好的辦法就是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一、語文老師要時刻關注班上“后進生”的學習熱情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好老師熱愛孩子,好老師喜歡和孩子們交往,好老師相信孩子們的人品,好老師也關心孩子們的內心想法、愿意了解孩子們的真實想法,因為好老師知道自己曾經也是孩子。”語文老師在教學實踐中要關愛學生,時刻關注班上“后進生”的學習熱情。語文老師應該更多地關注班上成績不好的學生,課下可以找成績不好的學生聊天談心,了解他們學習和生活上的困難,知道他們成績不好的原因。語文老師在掌握這些學生壞習慣的時候,可以進行指正,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壞習慣,并且知道壞習慣可能引發的不良影響。此外,語文老師應該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觀察學生的進步之處,及時進行表揚,讓他們知道自己的能力,激發他們的上進心。最后,語文老師和這些學生聊天的時候要注意自己的語氣,即使他們的某些行為影響了課堂秩序也要控制自己的說話語氣,不能傷害他們的自尊心,進而影響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語文老師要和班級學生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語文老師在接新班級的時候應該盡快融入班集體,對班上所有學生敞開心扉,努力和學生做朋友,讓學生接受自己、甚至喜歡自己。學生一般比較單純,他們會因為喜歡某個老師進而喜歡這個老師傳授的課程。語文老師應該放下老師的架子,和學生平等交流。第一,語文老師在教學中不能壓制學生,要讓學生暢所欲言,充分保證學生的發言權。第二,語文老師要和學生進行心靈交流。語文老師要和班上怕講話的學生聊天,幫他們分析問題,幫助他們克服自己的心理困難,鼓勵他們在課堂內外大膽發言。總之,語文老師和學生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能提高成績不好學生的表達能力,也能激發他們的語文學習興趣。
三、語文老師在課堂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傳統語文教學中,語文老師整堂課都是在講解語文基礎知識,學生很少參與到語文課堂中。這對于班上成績不好的學生來說,由于缺乏表現的機會,他們很難發現自己的進步之處,也很難產生語文學習的興趣。所以,語文老師可以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更多地參與到語文課堂教學中。語文老師在課堂中應該對成績不好的學生進行一些簡單的提問,讓他們感受成功的喜悅。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成功會成為激發學生學習情緒的力量,缺乏這種情緒力量,任何教育措施的效果都不會很顯著。”舉個例子,我曾經帶的班級中有個學生學習習慣不好,經常不完成我布置的作業,或者直接不做,他上課很少聽講,說心里話“批改他的作業心里很難受”。我不了解他的內心世界,班上其他老師也和這位學生進行過談話。這位學生在同學面前能侃侃而談,可是面對老師他噤若寒蟬,不管老師和他說什么他都沒有任何反應。面對這種情況,我苦思冥想,最終我決定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將教學主體地位交給學生。希望通過教育模式的改變,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從而刺激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事實證明,我的選擇是正確的。之后的課堂中,我經常對這位學生進行一些簡單的提問,并且想方設法地鼓勵他,讓他知道自己的進步。經過一段時間后,這位學生上課開小差的習慣漸漸沒有了,他開始認真聽講,語文課堂中也開始積極發言。我觀察過,每次我叫他回答問題,對他進行表揚,他都會偷偷地笑。尊重學生教學的主體地位,有利于激發班上“后進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四、語文老師要注重閱讀教學
閱讀是人們了解世界的窗戶,能讓人擺脫平庸。一般來講,喜歡閱讀的孩子一定不會平庸,通過閱讀他們的視野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打開。語文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向學生灌輸這樣的想法:喜歡看書、會讀書的學生一定會變得優秀。語文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想方設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關注細節,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當然,語文老師要對學生的閱讀文章進行一定的指導,讓學生閱讀質量好的文章。不管學生的成績好壞,他們都能從閱讀中感受生活,慢慢產生語文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謝小麗.淺談如何激發“后進生”學習語文的興趣[J].魅力中國,2016(5).
[2]維麗娟.小學班主任在“后進生”轉化過程中的策略研究[J].新課程,2010(12).
編輯 任 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