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汪亞萍
草原上的兄弟情
○文/汪亞萍

●《阿敦礎魯》劇照。
2016年11月19日,在西安舉行的第三屆“中國夢·勞動美”全國職工微影視大賽頒獎儀式上,中國石油報送的微電影《阿敦礎魯》榮獲最佳故事片金獎,以及最佳編劇、最佳導演獎等12個單項獎,今年1月19日,《阿敦礎魯》再次榮獲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第二屆國際微電影展映優秀作品獎。一部微電影包攬諸多大獎,帶著好奇我看了一遍又一遍。
阿敦是馬群,礎魯是石頭,放在一起阿敦礎魯是個草原的名字。草原豐茂,綠意蔥蔥,依山傍水,怪石嶙峋,尤其盛產成群的馬,連片的石頭也像一群群馬匹,形成其混然天成的神奇魅力,所以阿敦楚魯如同他的名字,一個美麗有故事的地方。
整個故事在如詩如畫的草原風光中講述,在溫暖人心的民族情誼中突破。地震隊的楊隊長代表著石油人打算走進阿敦楚魯草原進行地質勘探,但遇到了草原牧民的阻攔:“不行,那么多的車進入草庫,打眼,打井,還放炮,這行嗎?草場是牧民的命,是牧民的命根子。”牧民額吉反對的很有道理。
“額吉你放心,我們一定把你家的草場,當我們的家去愛護。”“這克魯倫的河水,養育了千千萬萬的草原民眾,我們把她污染了,讓她消失了,我們就是千古罪人,我們的子孫后代,就會罵我們的。”在真情與牧民溝通的同時,楊隊長給同事發布了環保鐵禁令。
最終,看似利益對立的找油人楊德成與牧民森格結成生死安達(兄弟)。森格的兒子發燒,楊德成用車及時送往醫院;拉水車師傅把一支煙頭扔在草場,楊德成擋住車,對師傅講草原干旱見火就著。
“當年成吉思漢在法典中規定,不允許在河中投放任何臟物,人在河中洗衣服都會被殺頭,所以我們的河水最干凈。”森格給找油人拿出了最珍貴的資源。
“今年天旱,水量減少,這回好了,你們可以喝上干凈的地下水。”找油人用先進的設備為牧民打井引出了地下水資源。
生活中森格宰羊燉肉招待楊德成;施工中,森格發現有人偷地震隊設備,一邊聯系楊德成一邊追逐竊賊。兩人一起與竊賊搏斗中,森格發現竊賊用刀子捅楊德成時, 自己用身體擋在了前邊,不幸犧牲。
森格犧牲后,楊德成在額吉面前長跪不起,場面催人淚下。
30分鐘的微電影,以情感和民生為切入點,采用了航拍等多種藝術創作手法,融民族團結、和諧社會、安全綠色施工等主題于一體,可謂濃縮精華的一部大主題大制作。
充滿人性光輝的情節和真摯濃烈的情感,使找油人與牧民、勘探與環保和諧共融,凝結成一段真摯濃烈、催人淚下的兄弟生死情。
尋找石油的人闖戈壁,戰荒漠,四海為家,用雙腳丈量著祖國的每一寸土地。這一次,他們走進了草原深處這個鮮為人知的地方。
離開時那首專門創作的主題曲《夢想》的歌詞:“蒙古包的炊煙是我永遠的牽掛,阿媽的幸福路是我一生追逐的夢想……”讓人在淚水和思考中給出了掌聲。
責任編輯:陳爾東
znchenerdo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