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秋群,張 莉
(浙江省杭州市富陽中醫骨傷醫院,浙江杭州 311400)
?
持續質量改進在提高臨床護士規范使用簡易呼吸器中的應用
許秋群,張 莉
(浙江省杭州市富陽中醫骨傷醫院,浙江杭州 311400)
目的 應用持續質量改進提高護士對簡易呼吸器的規范化使用,提高臨床急救能力。方法 采用PDCA方法對護士不規范使用簡易呼吸器的原因進行分析,制定計劃,落實整改措施,并進行檢查和處理。結果 應用持續質量改進前后護士操作技能考核及呼吸器自檢合格率、呼吸器性能和消毒存放合格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結論 應用持續質量改進管理能明顯提高臨床護士對簡易呼吸器的規范化使用。
簡易呼吸器;持續質量改進;護士;規范使用
簡易呼吸器是進行人工通氣的工具,操作方便,易于攜帶,通氣效果好[1]。應用簡易呼吸器通氣是急診急救中廣泛使用的通氣方式,能有效糾正低氧血癥,改善患者呼吸功能,提高搶救成功率。護士是心肺復蘇術(CPR)的第一實施者,規范使用簡易呼吸器對挽救患者生命起著重要的作用。持續質量改進(contin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是一套廣泛應用于質量管理的標準化、科學化循環體系,主要對各項護理工作進行全面控制,從而達到提升護理服務水平的目的[2]。2015年,本院護理部應用CQI管理,通過P(plan)、D(do)、C(check)、A(action)循環,提高了臨床護士對簡易呼吸器的規范化使用,現報告如下。
1.1 計劃
1.1.1 確定項目 2014年富陽衛計局在本院進行年度質量控制考核時提出,臨床護士對簡易呼吸器的使用不規范,主要包括簡易呼吸器的性能檢測、操作技能、消毒存放等,針對該問題制定“提高臨床護士對簡易呼吸器的規范化使用”作為護理部的CQI項目。
1.1.2 原因分析
1.1.2.1 制度流程方面 護理部缺乏該操作的系統培訓。2015年以前護理部組織業務學習CPR的重點在于心肺復蘇指南中對按壓頻率、深度、操作次序的改變,沒有把簡易呼吸器的自檢納入考核要求,護士在操作中沒有認真地執行簡易呼吸器的自檢步驟,學習推敲其結構與原理;沒有組織系統的理論學習、現場操作考核、模擬急救等培訓;沒有指定的教材視頻操作;缺乏統一的流程與步驟??剖胰狈己?,除了護理部每年規定的1次CPR考試,科室未重點落實簡易呼吸器的單項操作培訓與考核;醫院感染科未明確規定簡易呼吸器的消毒存放要求。
1.1.2.2 人員方面 護士缺乏正確有效的學習途徑;缺乏臨床實踐,統計2014年全院CPR患者合計21例,其中ICU 7例(占33%)、急診科6例(占29%)、手術室3例(占14%)、病房5例(占24%);專科醫院相對于綜合醫院,搶救病例較少,部分護士認為心肺復蘇搶救是急診和ICU的工作,同時手術室的急救操作基本由麻醉師完成,也限制了護士對急救技能的臨床實踐能力;護士未充分認識到自身在臨床搶救中的重要地位及CPR在搶救中的重要性[3],主要原因是缺乏對簡易呼吸器使用重要性的認識。
1.1.2.3 設備材料方面 設備科未常規落實簡易呼吸器的維護與檢測,部分簡易呼吸器的性能處于不良狀態;全院的簡易呼吸器有4種以上的型號,護士對不同型號簡易呼吸器的結構理解各有出入,在操作上存在一定差異;配件不齊或相關必備用物型號、數量不統一;簡易呼吸器各部件脫落或老化。教學CPR模擬人破舊,2014年CPR模擬人氣道感應系統破壞,不能顯示有效通氣,培訓沒有客觀的考核標準。
1.1.3 因果分析圖 根據CQI管理要求,繪制提高臨床護士規范操作的因果分析圖,見圖1。

圖1 因果分析圖
1.1.4 設定目標 制定完整的CQI計劃表,根據現狀設定臨床護士對簡易呼吸器的操作合格率達100%;簡易呼吸器的八步檢測合格率達100%,簡易呼吸器性能良好達100%;簡易呼吸器的消毒存放合格率達100%。
1.2 實施
1.2.1 成立CQI小組 由護理部、設備科、醫院感染科及臨床科室護士長組成。護理部副主任任組長,制定時間甘特圖,嚴格時間計劃和評估實際完成情況,對實施過程進行監督,主持質量改進會議(1次/月);2名技能培訓及搶救儀器質量控制組護士長任副組長,主要完成培訓與考核、流程改進、質量控制;其他14名護士長為組員,協助副組長執行各項措施,督促科內人員完成相關培訓考核,落實質量控制要求,及時反饋發現的問題;設備科技師1人為組員,主要協助完成儀器設備的檢測、物品的完善;醫院感染科護士1人為組員,負責指導臨床科室按要求進行消毒存放。
1.2.2 根據原因分析采取相應的護理對策 由技能培訓質量控制組護士長準備PPT理論講課,課件內容包括簡易呼吸器的自檢步驟以及簡易呼吸器結構構造及通氣原理、操作要點,現場講解并示范操作;把簡易呼吸器的自檢操作拍成教學視頻,通過醫院辦公系統(OA)發至各護士長電腦以及微信群;制定簡易呼吸器使用的標準流程,并將簡易呼吸器的結構圖和八步檢測做成塑封表,以便護士隨時查看學習應用。由急救技能考核組2名護士長進行分組分層培訓與考核,護士長與帶教組組長集中培訓,科室培訓由帶教組長進行培訓,嚴格質量要求;技能考核項目包括簡易呼吸器的八步自檢和單人CPR中簡易呼吸器的使用,全部培訓結束后由急救技能考核組長完成考核;由設備科聯系廠方工程師,對臨床13個科室16個簡易呼吸器進行性能檢測并完善物品的統一配置,每月到臨床科室對簡易呼吸器進行性能維護;由醫院感染科統一簡易呼吸器的消毒存放要求;護理部規范使用要求:統一位置,統一配件,統一存放,每月檢查,專人負責管理;申購新版教學CPR模擬人1套,以檢測簡易呼吸器使用時通氣潮氣量是否達標,考核有客觀的標準;供應室備用消毒簡易呼吸器一套。
1.3 檢查 針對制定的目標,對臨床護士進行分層考核,對不合格者單獨培訓直至考核通過;組織急救技能比武,評出各個層次的前3名進行獎勵;護理技能質量控制考核組長不定期抽考3個月,觀察護士完成操作時間及正確性;每月進行呼吸器消毒存放、性能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1.4 處理 衡量目標達成存在的距離,對每次檢查中發現的問題,CQI小組再次進行原因分析,轉入第2個PDCA循環去解決,最后制定規范的CQI結果報表。
2.1 評價指標 CQI后臨床護士操作技能考核、簡易呼吸器八步檢測考核合格率;簡易呼吸器性能完好合格、消毒存放合格率。操作考核評分依據《浙江省護理技術操作標準》進行考核,以85分為合格,計算合格人次;簡易呼吸器自檢按八步順序考核,正確完成每個步驟得12.5分,以87.5分為合格,計算合格人次;呼吸器性能完好合格為面罩、單向閥、呼氣閥、安全閥、球體、儲氣閥、儲氧袋、氧氣連接管8個部件完整,性能良好;簡易呼吸器消毒存放合格包括呼吸器經低溫消毒在有效期內,連接完整,指定位置存放。
2.2 結果 2015年1月至2月(CQI改進前),組織141名護士進行簡易呼吸器使用的考核,并對13臺簡易呼吸器進行檢查;2015年6月至7月(CQI改進后),組織166名護士進行簡易呼吸器使用的考核,并對16臺簡易呼吸器進行檢查,結果見表1、表2 。

表1 CQI前后護士考核情況比較 人( %)

表2 CQI前后簡易呼吸器性能及消毒存放情況比較 臺
心搏呼吸驟停期待救治時間,院內救治與第一目擊者是否及時救治,是影響心肺復蘇成功的重要因素[4]。醫護人員熟悉簡易呼吸器的相關知識,掌握正確使用方法,才能充分發揮其簡便實用的應急功能,進而提高搶救成功率,為挽救患者生命提供重要保障[5]。CQI是在全面質量管理(TQM)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更注重過程管理和環節質量控制的質量管理理論[6],能夠提供符合甚至超過初始期望值的高質量服務模式[7]。護理部應用CQI,對護士在簡易呼吸器使用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重點落實對護士的技能培訓與考核,呼吸器的性能維護與消毒存放等,加強護士對簡易呼吸器性能結構以及通氣原理的理解,能更好地掌握操作要領與技巧;通過設備科、醫院感染科、供應室的協助,保障簡易呼吸器的性能良好與消毒存放要求;通過抽考模式強化急救操作能力;加強三級質量控制檢查提高急救儀器的規范化使用。通過效果評價,應用CQI明顯提高了臨床護士對簡易呼吸器的規范化使用,提升護理質量管理。本研究結果顯示,改進后臨床護士操作技能考核、簡易呼吸器八步檢測考核合格率、簡易呼吸器性能完好合格率、消毒存放合格率均高于改進前,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但臨床護士操作技能考核、簡易呼吸器八步檢測考核合格率均未達到100%,未實現CQI的預期目標,需要進入下一個循環。
[1] 沈小玲,黃贛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應用簡易皮囊輔助呼吸的護理[J].護理與康復,2011,10(4):321.
[2] 熊小玲,勞志剛,周曉周,等.持續質量改進在ICU多重耐藥菌感染控制中的應用[J].現代臨床護理,2012,11(12):46-48.
[3] 蔡友錦,易玉珍,曾訊,等.強化指導對減少外科護士使用簡易呼吸囊存在問題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2,10(6):1633-1634.
[4] 周偉梁,曾凡杰,秦偉毅,等.心跳呼吸驟?;颊咝姆螐吞K成功的影響因素[J].華南國防醫學雜志,2015,29(11):839-842.
[5] 黃曉梅.簡易呼吸器的臨床應用體會[J].護理研究,2015,9(2):217.
[6] 范靜,曹月杰,吳瓊,等.優質護理服務在持續質量改進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12):111-113.
[7] 王蕾,李纓.持續質量改進對提高老年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質量的效果[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18):5266-5267.
許秋群(1973-),女,本科,副主任護師,護理部副主任.
2017-03-16
R197.323
C
1671-9875(2017)07-0776-03
10.3969/j.issn.1671-9875.2017.07.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