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啟東市長江中學 施 華
課堂參與,積極學習
——初中數(shù)學課堂參與式教學設計的研究與實踐
江蘇省啟東市長江中學 施 華
為了有效提高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效率,參與式課堂教學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教學模式。因此,初中數(shù)學老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應該強化參與式課堂教學方式的研究與理解,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本文具體分析初中數(shù)學課堂參與式教學設計的研究與實踐策略,旨在提升初中數(shù)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初中數(shù)學;參與式;教學設計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學校、家長都越來越重視教育效率問題,所以初中數(shù)學老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應注重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合理進行參與式教學設計,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素養(yǎng)。
在當前初中數(shù)學課堂的日常教學過程中,較為常見的參與式教學形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開放式的參與教學方法;一種是傳統(tǒng)教育與參與式教學結合的教學形式。這種形式在應用的過程中保留了傳統(tǒng)教學方法中經典的內容,能夠幫助學生在深入理解數(shù)學知識的過程中提升初中數(shù)學的教學效率。
在初中數(shù)學課程教學過程中所涉及的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教學過程就是非常典型的參與式教學應用形式。首先,老師應該根據實際情況設置合理的教學目標,以便學生能夠快速投入到初中數(shù)學課堂的學習過程中,然后,老師再引導學生回憶之前所學習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內容,促使學生積極進行想象,深入思考用方程式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辦法。這樣在學生的學習興趣被充分激發(fā)之后,老師便可以立刻轉變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指導學生認識方程組的概念,并巧妙結合案例分析教學法,從而充分調動起學生主動參與方程組解題過程的積極性。

在整個參與式的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不但參與了方程組解題方式的思考,而且還積極參與了整個方程組解答的全過程以及方程組的解題練習活動。這樣不但能夠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認識和方程式與方程組相關的數(shù)學知識內容,而且還能夠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能力和解題能力。
在初中數(shù)學課堂的實際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全面認識到學生智力和認知水平之間的差異性,堅持分層施教原則,充分突出教學參與的層次性。其中,老師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形式,鼓勵不同認知水平的學生能夠積極大膽地參與到數(shù)學課堂的學習過程中,給不同數(shù)學水平的學生分配不同的任務,從而促使不同水平層次的學生都能夠積極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
1.采取目標分層法
例如,在講解關于“平方差公式(a+b)(a-b)=a2+b2”時,部分學生往往只認為a和b是單純的字母或者是數(shù)字,但是a和b是代表任意的代數(shù)式。因此,在初中數(shù)學課程的日常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由淺入深,靈活設計教學內容,并根據實際情況制定課程教學目標,從而促使大部分學生能夠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提高自己的數(shù)學理解水平。其中,老師可根據(a+b)(a-b)=a2+b2設計下列算式:

其中,學生可以充分利用多項式與多項式相乘的結果,并進行全面認真的觀察,便可以發(fā)現(xiàn)這些算式的規(guī)律特點:一是每一個等式的左邊是兩個二項式的積,這兩個二項式又有一項是完全相同的,而另外一項又互為相反項,與位置并沒有較大的關系。等式右邊則是兩項式的差,所以在經過整理之后發(fā)現(xiàn),這兩項式便可以寫成為原來相同項的平方減去相反項的平方。二是公式中字母的含義,不但可以代表任意的數(shù),而且還可以代表各個單項式和多項式,但需要注意單項式和多項式都應該具備整體思想的觀念。這樣在學生全面深入理解公式的特點之后,便能夠更好地達到教學目標。例如,算式(6)中的相當于相當于代入公式就是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在面對較為復雜的計算時,若有具體事物的輔助,將能使運算變得簡單化。如在面對較為復雜的應用題或是幾何問題時,搭配直觀化的圖形,往往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解題效率。因此,針對初中學生普遍形象思維能力強于抽象思維能力的特點,作為初中數(shù)學教師,其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更多地設計可讓學生自主動手實踐操作的機會,并利于學生思考的充足時間與空間,以調動學生的手、眼、腦、口等各個感官,從而加深學生對初中數(shù)學知識的理解與感悟。與此同時,教師在為學生創(chuàng)造動手實踐操作機會的同時,亦可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與其他同學分享自身的學習資源。如此一來,不僅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更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與人交流的能力。
大量考試證明,學生之所以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錯誤,并非學不會,而是因理解有誤所造成的,因而在復習階段,教師可有針對性地開展“易錯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自主找出題目中的錯誤,從而避免學生再犯類似的錯誤。如在進行“一元二次方程”的復習時,教師便可引導學生分別就“定義”、“解法”、“列一元二次方程”三大板塊展開討論,之后再進行匯總。
總而言之,在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過程中采用參與式的課堂教學方法,不但能夠有效提升初中數(shù)學課堂的教學效率,而且還能夠讓學生在參與學習的過程中增強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因此,數(shù)學老師應該注重參與式教學方法的應用,更好地滿足現(xiàn)代社會對教育的要求。
[1]謝小玲.初中數(shù)學課堂參與式教學設計[J].中外交流,2016(13).
[2]張志娜.淺談初中數(shù)學課堂參與式教學設計[J].小作家選刊,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