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泗縣中學 周 芳
“面對面”式批閱作業的實踐與思考
安徽省宿州市泗縣中學 周 芳
實施“面對面”式批閱作業,不僅能針對性地關注學生個體,而且能從情感上給予學生關懷與鼓勵,有利于促進學生個體發展,大面積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成績。
面對面;批閱作業;實踐;思考
學生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伸,是教學過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作業的完成情況不僅能體現學生的知識掌握、運用與創意構思,也能體現學生的學習態度。教師批閱和評價作業,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批閱、評價學生作業,教師和學生“面對面”,既能從個體上針對性地反饋學生對知識的應用和能力發展情況,又能從情感上給予學生關懷和鼓勵。
數學學科教學的突出特點是它的定義、定理、公式等需要學生在一定量的作業練習中去理解、強化、鞏固,并能靈活運用。這樣,批閱學生作業就顯得特別重要。批改作業看起來是小事,其實大有學問。教師一對一地當著學生面批閱作業,可以隨時鼓勵學生,及時糾正學生作業中出現的錯誤。“面對面”式批閱學生作業,不是當面批評,而是采取糾錯與鼓勵相結合,拉近學生情感,激發學生做作業的興趣和學習激情。
我校班級多,班額大,一一對學生“面對面”式批閱作業,顯然工作量太大。經過三年實踐,我們采用“甄選、批閱、回頭看”踐行批閱作業的“面對面”。
1.甄選
教師在集中批閱班級學生作業時,把出現問題的作業甄選出來。這一點是長效搞好“面對面”批閱的前提。學生的差異是多方面的,且是動態發展的。從教師的教學角度,批閱學生作業更應關注對知識理解不透徹,解題方法、思路不正確或有缺陷的學生。
2.批閱
通過甄選出來的有問題作業,教師和學生“面對面”地批閱。教師批閱時要指出問題,分析原因,并指導學生如何理解題意,如何正確解題。“面對面”式批閱學生作業語言要親切誠懇,批評要委婉。
3.回頭看
德國著名的心理學家艾賓浩斯于1885年發表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揭示了記憶的規律:信息輸入大腦,遺忘緊追其后,先快后慢!特別是在剛剛識記的短時間內遺忘最快,20分鐘后,記憶的寶庫只剩下本該記憶內容的58.2%了。
因此,“面對面”式批閱作業,不是批完了事,學生了解自己作業中解題出現的問題后,教師還要讓學生當面及時訂正,或給學生變式習題,讓學生當面再練習。這樣,不僅可以及時鞏固所學知識和所學方法,還可以再次檢驗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
三年多來,我對“面對面”式批閱作業不斷地實踐反思,積累了大量的實踐資料。
1.2012秋季第一學期的對照實驗
2015屆我任課班級為(11)班、(12)班,本屆學生我從2012年秋季入學開始進行“面對面”式批閱作業實踐,(12)班2012年秋季入學開始進行“面對面”式批閱作業,(11)班作對照班,采用集體批閱,班級集體評價。

表1 甄選作業有問題學生人數(班級總人數均為72人)

表2 (11)班、(12)班期中、期末數學考試成績(人數)
表1中,(11)班問題作業的學生人數基本保持平衡,(12)班學生人數呈下降趨勢。表2顯示兩次考試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成績有較大差異(初中入學,學校采取平衡分班)。實踐證明,采用“面對面”式批閱學生作業,能督促學生的數學學習,有利于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
2.2013春季開始的對照實驗
由于兩班學生數學成績差異較大,2013年春季起,(11)、(12)兩班同時采用“面對面”式批閱作業。

表3 甄選作業有問題學生人數(班級總人數均為72人)

表4 (11)班、(12)班期中、期末數學考試成績(人數)
表3中(11)班人數雖有下降,但幅度不大,同時,作業的完成質量和作業中出現的問題人數均不如(12)班學生。(12)班基本保持穩定。表4中(11)班分數有所提高,但幅度也不大,(12)班分數基本保持穩定。
數字分析表明,采用“面對面”式批閱學生作業,能有效促進學生學習,但學生習慣的養成從入學起點培養,一學期后再強化,顯然事半功倍。
3.2015年中考數學成績分析(數字來源學校對縣教體局2015中考分數統計分析)
三年來,我一直采用“面對面”式批閱學生作業,兩個班的學生數學成績持續提升,學習習慣逐步養成。

表5 2015年中考數學平均分(滿分150分)
采用“面對面”式批閱學生作業,能大面積提高學生成績,但要持之以恒。
1.批閱時間和工作量的思考
“面對面”式批閱學生作業,一個學生一般需4~5分鐘,要占用大量的自習課或課外時間,這就要求教師要合理安排時間,特別是課外時間的批閱,要搞好家校聯系。我一般選擇下午第三節自習課,在照看學生自習的同時,找有問題作業的學生當面給其作業批閱。如時間不充足,占用放學后的時間,我都及時給學生家長練習。
“面對面”式批閱學生作業要消耗教師一定的時間,教師工作量增大,特別是在起始階段,可能還要占用放學時間,但堅持一學期后,班級問題作業人數減少很多,時間和工作量都有所減少,這就要求教師要有恒心。
2.變式練習的設計
學生作業出現問題有多方面原因,但歸結起來有兩個方面,一是知識不牢固,方法不對路,另一方面是對待作業態度馬虎。因此,“面對面”批閱學生作業要區別對待這兩種問題。對待不認真做作業的同學要批評、重做;對知識掌握不牢,方法不對路的學生要細心指導,并給學生變式練習,讓學生課后再練習,并交給教師檢查。
家長一般都給孩子買一兩本課外作業,教師要從中選擇類似習題,作為變式練習讓學生做。有些習題的變式設計,教師也可以改個數據或符號,讓學生隨時練習。例如,八年級數學下冊(北師大版)“等腰三角形”的教學,我給學生布置了這樣的作業:
如圖1,在△ABC中,AD⊥BC,且AB + BD = AC + CD。求證:△ADB是等腰三角形。
此題解題要運用勾股定理和平方差公式知識,證明如下:

∵ AD⊥BC ,
∴ △ADC和△ADB是直角三角形。
∴ AD2= AB2- BD2,AD2= AC2- CD2,
∴AB2- BD2= AC2- CD2,
∴(AB - BD)(AB + BD )= (AC - CD)(AC+ CD),
又∵ AB + BD = AC + CD,
∴ AB - BD = AC - CD,
兩式相加得:2AB = 2AC ,
即AB = AC。
∴ △ABC是等腰三角形。
此題解題中,學生出現問題較多,特別是一些成績中等偏下的學生。在批閱學生作業中發現:學生對于“AB2- BD2= AC2- CD2”字母組合的因式分解不會運用,同時將證明出的結果“AB - BD = AC - CD”和已知“AB + BD = AC + CD”相加不習慣。為此,我給學生講解后,不是讓學生訂正作業,而是對此題進行簡單變式,題設的其他條件不變,只是把已知“AB + BD = AC + CD”改為“AB -BD = AC- CD”,讓學生在作業上再做一遍。通過再次練習,加強學生對解題方法的理解。
“面對面”式批閱學生作業“注重學生學習過程評價”。批閱過程中,教師要進行有效指導,并及時做出客觀的評價,同時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進行輔導和矯正,以期達到激勵學生學習和改進教師教學的效果。
[1]李建才.初中數學教材教法[J].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32頁.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