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做一款APP爆品,是很多年輕創客的時髦創業夢想。但是殘酷的現實是,每天有成百上千的APP誕生,又多悄無聲息地消亡。
Keep,一款健身APP,上線半年,一直位于蘋果商店健身類前三,如今已經拿到某知名投資的B輪融資。Keep創始人,1990年出生的王寧,從夢想在朝外soho開個小公司,到在雍和宮邊租一套四合院辦公,正在一步一步實現著夢想。他是怎么做到的?
看著坐在面前時不時害羞捂著嘴笑的90后小伙,記者難以想象他曾經180斤的樣子。半年多痛苦減肥的經歷,是王寧不斷發現健身減肥者痛點的過程。普通健身減肥者來到健身房,對健身器材不熟悉,也不知道什么樣的鍛煉適合自己,因為沒錢,又請不起私人教練。結果多數都堅持不下來而不了了之。因此王寧萌發了一個想法,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做一款APP,針對健身減肥者各自的特點和需求,指導大家隨時隨地做運動。
彼時的王寧,還是一名在互聯網公司實習的大學生。2015年是運動健康的一個爆發點,王寧非常看好這個潛在市場。2014年7月,剛剛大學畢業的王寧順利拿到天使投資。10月中旬,他就和3個同伴一同創辦了KEEP。4個小伙伴不是前同事就是同學:“方向一致,互相認可,就一起加入。”
創業難的是什么?王寧的答案是:難的是你去沉淀創業體會。每個成功者之前所經歷的事情和沉淀的東西非常重要。他曾經在猿題庫實習過,當時曾積極主動要求帶一個新項目。新項目從零到有,基本創業之初的環節,他全趟過一遍:“我把這一路趟平了,這些東西我全都懂了。然后自己創業,就順理成章。”王寧切身體會是,在創業之前,可以加入到一個創業公司,去感受、積累一下。如果剛從學校畢業出來,僅僅只是一個創意和點子,完成商業化的路程還很遙遠。
如何做出好產品?王寧的一個重要體會是要敢于做減法:比如,確定了某個產品需要實現哪些功能,但又不能“一口吃個胖子”,就可以一個功能一個功能,從易到難,逐步實現。再比如,某個產品已經有很多功能,但某些功能被發現市場需求不大,則要當機立斷予以關閉;就算發現只有一個功能有市場需求,寧可只做這一個功能。
這么做有什么好處呢?“做減法,給用戶的感覺是你更新得快。”王寧說,keep現在還保持7天一個小版本,15天一個大版本的迭代周期,讓用戶覺得不停在變化。
其次,做減法,就是發現生意核心的過程。“要敢于做減法。做不好你就切。有人會苦惱,已經有了一點用戶,舍不得。但是這有點像亡羊補牢,我雖然丟了一頭羊,但是我還想把其他羊圈好,于是不斷地去堵窟窿。但你開始堵這個窟窿時,那個窟窿又出來了。你就發現創業者很累很忙,每天都在堵窟窿。但是你何不就把這些羊圈全扔了?這里面只有十只羊,丟了也就丟了,你有補羊圈的一年時間,不如再重新壘一個更棒的羊圈,你會發現新羊圈里的羊積累得更快更多!”

創業本質是做生意,王寧說他是“用戶至上”的商業思維:“用戶喜歡草莓味的冰淇淋,那我就做草莓味的;用戶喜歡香草味的冰淇淋,我就做香草味的。產品不是說從娘胎出來就18歲,從娘胎里出來就戴上了博士帽,是要一點一點去根據用戶需求而演化的。”
每天晚上,王寧睡覺前都要看看用戶數,看著用戶的不斷增加,心里特別美。“我們想把Keep這個品牌做好。也許有一天公司不存在了,這沒關系。我相信,Keep這個品牌還在。”就像大家現在想在網上搜索信息時,會說“我去google一下”,王寧也希望未來大家想要健身鍛煉時,會情不自禁地說“我去Keep一下”。
創業之前,有人送王寧九字箴言,也是王寧的座右銘,王寧把這九個字寫在所有的聊天軟件簽名里: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創業之后,王寧不太愿意接受媒體采訪,一再克制自己不要嘚瑟:“冷靜、冷靜、沉靜、沉靜。”
王寧總是提醒自己要把心沉淀下來,不急不躁、踏踏實實地做好當下的每一件事情。不少創業者在渡過了創業初期的難關之后,春風得意馬蹄疾,將攤子迅速鋪大。像王寧這樣冷靜沉著,無疑會走得更穩、更遠。
如果你以為王寧只是想做一款互聯網健身減肥應用或社區,那就錯了。王寧有一個很大的夢想,在王寧的商業計劃里,Keep在未來要做一個“影響一代年輕人運動”的體育品牌,就像耐克一樣。把Keep發展成為健身鍛煉的代名詞,是王寧的夢想,他說:“如果達到這個目標,你就已經深入到用戶心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