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小群,熊桂珍,符 芳,汪秋艷,周玉妹,吳邵娟
雷火灸在動脈粥樣硬化預防中的臨床研究
方小群,熊桂珍,符 芳,汪秋艷,周玉妹,吳邵娟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康復醫學科,江西 南昌 330006)
目的 探討雷火灸在動脈粥樣硬化預防中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原發性高脂血癥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并按照隨機抽簽方式分組,雷火灸組(50例)應用雷火灸治療,對照組(50例)行常規對癥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 雷火灸組總有效率是94.0%,高于對照組的78.0%(P<0.05)。結論 雷火灸在動脈粥樣硬化預防中的臨床應用效果肯定,可有效調節患者血脂水平,改善其血液流變學指標,值得推廣應用于臨床。
雷火灸;動脈粥樣硬化;預防;血脂水平;常規對癥治療
本研究為確定雷火灸在動脈粥樣硬化預防中的臨床應用效果,對100原發性高血脂癥患者實施隨機分組,兩組患者分別采取雷火灸治療、常規對癥治療,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本組原發性高血脂癥患者共100例,均在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間于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門診部、康復科就診,隨機分成雷火灸組、對照組,均50例。其中,雷火灸組中男25例,女25例;年齡56~75歲,平均年齡(65.4±2.6)歲;病程1~7個月,平均病程(3.5±0.8)個月;對照組中男26例,女24例;年齡57~75歲,平均年齡(65.5±2.3)歲;病程2~7個月,平均病程(3.6±0.6)個月;兩組患者平均年齡、平均病程、性別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納入、排除和剔除標準 (1)納入標準:①性別不限,年齡18~75歲;②與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制定聯合委員會頒布的《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診斷標準》中的原發性高血脂癥臨床診斷標準[1]相符合;知情同意者;③參與本研究前未服用過調脂藥物,或已停藥超過2周、血脂水平與診斷標準相符合者;④意識清醒、能配合檢查與治療;⑥簽訂過知情同意書。
(2)排除標準:①年齡在75歲及以上;②精神病、懷孕或哺乳期婦女等特征人群;③合并肝、腎、造血系統等嚴重病;④正在服用肝素以及其它可影響血脂代謝的藥物者,或近2周應用過它降脂措施者;⑤由藥物所致高脂血癥、雜合子型家族性高膽同醇血癥者;⑥繼發性高脂血癥、甲減、糖尿病、腎病綜合征、痛風者;⑦半年內曾發生過急性心肌梗死、腦血管意外、嚴重創傷或重大手術后患者;⑧過敏體質及對灸過敏者,或不能配合灸者。
(3)剔除標準:①因依從性差等影響其有效性、安全性者;②患者為加速療效,聯合其它療法或藥物,導致無法判定療效者;③數據不全,影響有效性和安全性判斷者;④因出現嚴重不良事件、并發癥、特殊生理變化而不宜繼續接受試驗者,或療程未結束退出試驗、失訪或死亡的病例;⑤對雷火灸不能耐受者;⑥不能配合雷火灸者。
1.3 治療方法 雷火灸組患者使用雷火灸治療,其中雷火灸穴位即神闕、足三里(雙側);所需器材:南陽漢醫艾線有限責任公司提供的漢醫牌雷火灸條、臺灣泰仕溫度表測溫儀、自制雷火灸條夾、玻璃瓶、試管、打火機;雷火灸過程:治療前,備好自制條夾、裝有水的玻璃瓶、時間定時器、測溫儀,用筆標記穴位,確保火垂直對準穴位、不變,將雷火灸條放于距離皮膚穴位2 cm處,同時將玻璃瓶放于穴位臨近處,每隔1.5 min迅速彈1次灰。治療時間:每穴每次10 min,2 d/次, 6周為1個療程,共2個療程。
對照組口服辛伐他汀片(浙江南洋藥業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40130;規格:10 mg×10 s)治療,每次1片,每天1次,共12周。
1.4 療效評價標準 參考《中藥新藥治療高脂血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結合治療前后的血脂檢查結果,評估療效:(1)臨床控制:體征以及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化驗檢查指標正常;(2)顯效:體征以及臨床癥狀明顯改善,TC下降超過20%, TG下降超過40%,HDL-C上升超過0.26 mmol/L;(3)有效:體征以及臨床癥狀均有好轉,TC下降在10%~20%之間,TG下降在20%~40%,HDL-C上升范圍在0.104~0.26 mmol/L;(4)無效體征以及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血脂檢測未達上述標準;治療總有效率=(臨床控制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組間率(%)對比使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雷火灸組總有效率是94.0%,高于對照組的78.0%(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n,%)
動脈粥樣硬化作為冠心病、高血脂、心絞痛等常見嚴重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發病原因之一,好發于原發性高血脂癥患者,可加重患者病情,使其并發其他嚴重病癥[3]。因此,應加強對原發性高血脂癥的研究,通過有效預防手段降低患者動脈粥硬化發生率,最終改善其預后。目前,臨床上對于原發性高血脂癥患者多采取常規對癥療法,如口服立普妥、辛伐他汀片等調血脂藥物,但效果一般,且容易使患者產生耐藥性,影響其用藥療效。
伴隨中醫學地位在醫學界中的持續上升,越來越多患者傾向于中醫治療,特別是原發性高血脂癥患者,期望以中醫療法降低血脂水平,恢復健康。按照中醫學灸法,雷火灸屬于明火懸灸療法,其相關研究集中于無關疾病、內科雜病、骨關節病治療領域中,尚未涉及血脂調節、動脈粥樣硬化治療中。而本研究以大量臨床實踐為基礎,發現血脂異常患者可通過非藥物治療獲得理想療效[4-5]。同時,經前期研究發現,雷火灸可減低高血脂癥患者發生動脈粥樣硬化風險系數,在預防動脈粥硬化方面有積極作用。結果提示,雷火灸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是94.0%,遠高于對照組的78.0%,充分證明了雷火灸用于動脈粥樣硬化預防中的突出療效。醫護人員在對高血脂癥患者實施雷火灸治療期間,應注意用測溫儀精確檢測皮膚溫度使其穩定要求溫度內。雷火灸期間用測溫儀檢測溫度,治療結束后,將雷火灸條插入試管中滅火。此外,在進行雷火灸期間,不對受試者飲食加以控制,囑正常飲食,有助于提升患者治療依從性。
綜上所述,雷火灸治療在預防動脈粥樣硬化中有積極作用,可推廣。
[1] 劉暢,任健,王秋麗,等.瑞舒伐他汀對糖尿病并動脈粥樣硬化患者頸動脈內—中膜厚度的影響[J].山東醫藥,2013,53 (37):80-81.
[2] 冷建眷,張曉云,譚燕.參七復脈方對氣虛血瘀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影響的臨床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 2013,16(34):3397-3400.
[3] 李忠平.溫灸(雷火灸)對干眼癥患者瞼板腺形態學的影響分析[J].貴州醫藥,2016,40(8):842-844.
[4] 李明琰,崔永生,何文凱,等.冠心病患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后規范藥物治療對頸動脈粥樣硬化的影響[J].中國醫科大學學報,2016,45(1):66-69.
[5] 董曉柳,朱麗霞,徐士軍.普羅布考聯合瑞舒伐他汀對腦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血脂及炎癥因子的影響[J].中國動脈硬化雜志,2016,24(2):177-181.
[6] 王靈紅,章雅妮,李佳,等.阿托伐他汀鈣與氫氯吡格雷聯用對老年急性腦梗死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2015,35(21):6113-6114.
[7] 高磊,李衛華,謝強,等.阿托伐他汀對H型高血壓患者血漿同型半胱氨酸及頸動脈粥樣硬化程度的影響[J].中國動脈硬化雜志,2015,23(8):817-820.
[8] 張潤,王麗,姜飛,等.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穩定性診斷中超聲造影應用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學,2017,23(10):103-104.
10.3969/j.issn.1009-4393.2017.22.035
2015年江西省衛生計生委中醫藥科研計劃課題(2015A094)
符芳,E-mail:178533549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