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春菊
綜合護理干預在小兒發熱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曹春菊
(沈陽市兒童醫院內二科,遼寧 沈陽 110032)
目的 對綜合護理干預在小兒發熱中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方法 選取發熱患兒80例進行研究,通過單雙號隨機分組的方式將患兒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兩組,對照組給予患兒常規護理,觀察組患兒則接受綜合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患兒的發熱持續時間、家屬焦慮程度、住院天數、驚厥發生概率以及家屬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患兒發熱持續時間較對照組短、家屬SAS評分低于對照組,住院天數及驚厥發生概率均明顯較對照組少,家屬滿意度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綜合護理干預在小兒發熱中的應用效果顯著。
綜合護理;小兒;發熱;驚厥;滿意度;常規護理
在兒科臨床中發熱是具有極高發病概率的疾病,布洛芬解熱抗炎藥是臨床解熱抗炎較為常用的藥物[1]。但是一旦患兒的發熱癥狀出現反復情況,患兒需要長時間接受藥物治療,容易發生并發癥,對其病情康復及健康成長均不存在不良影響。本院為探究將綜合護理用于發熱患兒中的效果,特抽選部分患兒進行對比研究,詳細報道見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5年4月~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發熱患兒80例,在患兒家屬知情并允許的情況下進行單雙號隨機分組,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兩組,各40例。對照組:男患兒27例,女患兒13例;平均年齡(4.08± 0.25)歲;平均體溫(39.01±0.16)℃;根據患兒發熱的持續時間可分為16例持續時間為24 h之內的患兒,24例持續時間為24~48 h的患兒。觀察組:男患兒26例,女患兒14例;平均年齡(4.26±0.17)歲;平均體溫(39.53±0.03)℃;根據患兒發熱的持續時間可分為18例持續時間為2 h之內的患兒,22例持續時間為24~48 h的患兒。以上兩組發熱患兒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患兒常規護理,指導患兒臥床休息,保持住院環境的舒適度,定期對病房通風,保持病房空氣的清新,調整病房的溫濕度,以患兒舒適為宜;積極給予患兒降溫護理,針對體溫在39℃以下的患兒可以通過擦浴、灌腸、冷敷等物理降溫方法降溫,若患兒的體溫在39℃以上,可以按照醫囑為其使用藥物進行降溫。患兒接受治療期間,護理人員應當為患兒開展口腔與皮膚護理,保持口腔的清潔,避免患兒出現口腔感染等。
1.2.2 觀察組 給予患兒在上述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增加綜合護理干預,詳細報道見下:
(1)密切觀察患兒的病情變化情況,協助醫生掌握患兒發熱癥狀反復的誘因,針對發病原因不明確的患兒可暫停特殊治療,避免出現誤診及誤治的情況,導致病情進一步惡化。及時給予患兒有效的降溫措施,將并發癥的發生概率降低[2]。
(2)由于多數患兒均為獨生子女,一旦孩子的身體出現不適癥狀,家長均會出現驚慌失措、緊張、焦慮等情緒[3]。此時護理人員應當為患兒家屬開展有效的心理疏導護理,對家屬的情緒給予穩定,提升其依從性及配合程度。針對發熱的相關知識向患兒家屬進行耐心的宣教,使得患兒家屬可對疾病有正確的認知,避免出現盲目使用抗生素與退熱劑的情況。熟練準確的為出現驚厥癥狀的患兒實施搶救工作,以此提升患兒家屬對醫院的信任度,將其內心存在的恐懼、焦慮及緊張的情緒減輕。
(3)對患兒病情的變化情況進行密切的觀察,每間隔4小時為中熱或低熱的患兒實施一次體溫檢測,每間隔2小時為高熱患兒檢測1次體溫,每間隔1小時為超高熱患兒實施1次體溫檢測[4]。對各時間段患兒體溫測量情況進行詳細的記錄,觀察體溫變化的曲線,并得出患兒的熱型。患兒接受退熱劑治療后,護理人員應加強對體溫變化情況的觀察,了解患兒是否存在體溫驟降及出汗的狀況,若患兒治療過程中出現虛脫癥狀,護理人員應加強患兒的保暖措施,為患兒準備溫開水并囑咐家屬給患兒飲用,癥狀較為嚴重的患兒可以遵照醫囑為其進行靜脈補液護理。在患兒接受退熱措施的1小時后實施體溫再次測量,對患兒的熱型進行密切的觀察。若患兒存在心臟病,護理人員應加強對患兒脈搏與心率的監測,避免因患兒心率過快導致其心輸出量上升,增加心臟的負荷。對患兒的臉色與神志等進行密切的觀察,一旦發現有異常情況存在,應給予及時有效的處理措施。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統計上述兩組發熱患兒的發熱持續時間、家屬焦慮程度、住院天數及家屬滿意度,分析兩組患兒的驚厥發生概率。
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對家屬的焦慮程度進行評估,由患兒家屬填寫,分值為0~100分,50分為臨界值,得分越高則患兒家屬的焦慮情緒越嚴重。通過在患兒出院時為家屬發放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對家屬的滿意度進行調查評估,分值為0~100分,得分越高則患兒家屬的滿意度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相關研究數據均經過SPSS18.0版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發熱患兒的計量指標情況對比 觀察組患兒的發熱持續時間、住院天數均明顯較對照組短,其家屬SAS評分明顯較對照組低,家屬滿意度評分則明顯高于對照(P<0.05)。見表1。

表1 兩組發熱患兒的計量指標情況對比(x±s)
2.2 觀察組患兒的驚厥發生概率明顯較對照組低 觀察組患兒在治療過程中僅3例患兒出現驚厥癥狀,其驚厥發生概率為7.50%。對照組患兒在接受治療與護理過程中有10例患兒出現驚厥癥狀,其發生概率為25.00%。
發熱是小兒較為常見的疾病,通常表現為持續性的高熱癥狀,極易誘發患兒出現并發癥,如昏迷及驚厥等,疾病可一定程度上影響患兒的機體功能,嚴重可誘發患兒死亡[5]。因此臨床應當及時為發熱患兒實施有效的治療措施,同時給予患兒科學的護理措施對減少患兒機體自身的消耗及對重要器官進行保護具有重要意義。臨床中不同的護理措施可對治療效果產生不同的影響[6]。
常規護理是臨床中較為常見的一項護理管理措施,該措施以護理人員執行醫囑為主,缺乏主動性[7]。此外未針對患兒家屬的心理情緒實施護理管理措施,可由于家屬過度擔心患兒的身體狀況而誘發醫療糾紛,對疾病治療及醫院形象均有不利影響。
綜合護理措施可以有效將科室內護理人員的工作水平與工作質量提升,是新型護理模式的一種[8]。該項護理措施通過護理人員密切觀察患兒病情的變化情況,協助醫生為其開展針對性的干預措施,有利于確保臨床治療的準確性,避免誤治耽誤疾病治療的最佳時機而誘發并發癥發生[9]。通過為患兒家屬實施有效的心理護理,有利于改善家屬的焦慮情緒,提升其依從性,使其可以配合醫護人員開展相關治療措施,對提升疾病治療效果具有重要作用[10];通過為患兒病情的變化情況進行密切的監護,有利于護理人員掌握患兒的身體狀況,對不良事件的發生進行及時有效的防控,減少患兒出現不良事件的概率[11];通過為患兒實施口腔護理,有利于降低口腔炎癥發生的概率,為其皮膚進行護理,可提升患兒住院治療期間身體的舒適度,降低皮膚感染的概率;對睡眠進行護理,可確保患兒有充足的睡眠時間,有利于疾病的治療[12]。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發熱患兒的發熱持續時間、家屬SAS評分、住院天數以及家屬滿意度評分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其驚厥發生概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該研究結果表明為發熱患兒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可以將患兒發熱的持續時間縮短,改善家屬的不良情緒,促進患兒身體康復,將驚厥的發生概率降至最低。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在消熱發熱中的應用效果可觀,值得臨床廣泛應用。
[1] 王小燕.急性小兒發熱的觀察及護理[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4,14(6):202.
[2] LI Xiao-juan.Evaluation of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fever in children[J]. China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2016,8(4):236-238.
[3] Gao Hua,Zhang Jianqiang,Sun Yujie.Effect analysis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children with viral encephalitis[J].Chinese Journal of nutrition,2015,25 (8):237-238.
[4] 周國麗.循證護理對小兒發熱不同時期的干預效果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7(21):201-202.
[5] Zhang Yushu.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care in children with fever[J].Latest medical information abstracts in the world:continuous electronic journal,2015,15(38):38-39.
[6] 李春霞.護理干預在小兒發熱治療中的重要作用[J].中國傷殘醫學,2015,9(7):199-200.
[7] Shi Yujing.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prevention of febrile convulsion in children[J].Medical information,2013,26(3):158.
[8] 李霞.兒童發熱的臨床護理干預[J].基層醫學論壇,2015,19 (35):5018-5019.
[9] 高艷.對發熱患兒實施護理干預的作用[J].山西醫藥雜志月刊,2013,42(4):465-466.
[10]Chen Shufen.Evaluation of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children with febrile convulsion[J].Journal of practical clinical medicine,2015,19(20):173-174.
[11]鄔蘊儀.護理干預在小兒腎病綜合征中的臨床應用效果評價[J].當代醫學,2013,19(19):136.
[12]劉新慶.綜合護理干預在小兒疝氣手術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當代醫學,2016,22(10):104-105.
10.3969/j.issn.1009-4393.2017.22.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