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丹華
摘 要:數學學科的核心內容是數學思維問題,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小學數學教師經常忽視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而只重視對數學知識點的講解。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數學教師應該丟棄過時的教學方式,注重結合數學學科自身的特點,利用各種各樣的方法手段,來加強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數學思維能力;興趣;生活;數形結合
一、數學思維的概念簡述
數學思維產生于人腦和數學對象的相互作用,是依據思維規律認識數學規律的過程,對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主觀作用。數學思維的形式從思維的角度分類包括:形象思維、直覺思維以及抽象思維。
二、我國小學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現狀
1.小學數學教材中的差異性對小學生思維創造能力的制約
在小學數學教材的編制中,知識結構具有一定的跳躍性、抽象性、概括性等特點。當小學數學教材的這些特點對小學生思維創造能力有所制約時,就會影響學生的思維發展,阻礙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因此,數學教師應全面掌握這些知識結構的特點,因材施教,充分發揮出學生的思維創造能力。
2.墨守成規的傳統數學教學觀念
受傳統教育觀念影響,小學數學的課堂教育過于重視知識點的授課,忽視了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造成非常多的學生不善于思考,缺乏思維能力。
三、小學課堂教學提高數學思維能力的應對策略
1.以興趣為出發點,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小學生正處于社會事物認知的初始階段,他們極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對什么都好奇,都想去主動探究一番。然而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是有限的,需要借助外部的力量來幫助他們進行思維能力的運用。這個時候,教師就是最好的幫手。我們的教師需要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去引導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例如,在講授“小數乘整數”知識點時,大部分學生都對買賣東西類的互動游戲非常感興趣。那么,我們就可以營造一個買賣市場的情境,準備好3個橘子,每個橘子標價0.6元。學生立刻就會想到每個橘子6角錢,他們會問:“老師,橘子是6角錢一個吧?”“對!”接下來我就會問學生:“我要是買2個橘子,應該給老板多少錢呀?”學生馬上就能夠回答出來:“1塊2”。這個時候,就可以帶入數學知識點了,引導學生從數學的角度去分析,即6角換算成為元是0.6元,兩個橘子就有兩個0.6,轉化成角的形式是2×6=12角,再轉化成為元則是1.2元。然后讓學生自己動腦思考怎么計算最快,最后學生就會總結出小數乘整數的規律:按照整數×整數的計算規律進行計算,然后點上小數點就得出結果了。這樣,學生在玩的過程中,數學思維能力也得到了鍛煉和發展。
2.以身邊事物為輔助,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小學數學與身邊的事物有著非常強的聯系性,數學規律中都能夠看到生活現象的影子。在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有加減乘除、元角分、三角形的特點與實際應用等。因此,教師在數學課堂上可以充分利用身邊事物作為教學輔助,有機地把數學和生活緊密聯系起來,讓學生在模擬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運用已經具備的生活經驗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在掌握知識的同時提高數學思維能力。
3.把數學與圖形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數學知識是一種數量關系與空間形式的結合,數形結合思維可以更加清晰地展示數學問題和本質,屬于思維的縱深發展。數形結合作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最為常見的教學手段和思維方式,不僅能夠教會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解題思路,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比如,我們在講授“正方形周長公式”知識點時,可以利用將公式轉變為圖形的方法,讓學生清晰地看到正方形具有什么樣的特點,然后進行全面的分析,得出正方形的實際周長。周長的解題特點是:將正方形四個邊的邊長全部相加,在分析圖形時很容易會發現,其中四個邊都是相等的,這樣在計算過程中自然可以代替,進行整合直接得出正方形的周長公式:邊長×4,然后讓學生了解圖形和數量關系之間是如何相聯系的。運用數形結合手段去解決數學問題,諸如正方形面積、長方形面積等,逐漸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本身是實踐性、思維性都比較強的一門學科。小學生正處于思維發展的初始階段,此時,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重中之重,也是促使學生能夠自主學習的必要手段和途徑。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但要傳授數學知識,還要加強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視程度,應該圍繞知識點,營造學生感興趣的各種情境。運用科學、多樣性的教學手法,逐步引導、啟發學生發現問題、認真思考分析,幫助學生提高數學思維能力。還要經常激勵學生大膽運用數學思維去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能夠得到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建明.數學思維能力培養,小學數學課堂永恒的主題[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08(9):246.
[2]楊玉霞,高秋英.加強口語訓練,培養學生思維能力[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5):119.
[3]彭輔鐘.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3(27).
[4]張月琴.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8(9):162.
[5]吳紅川.淺談小學數學課堂促進學生“參與式學習”的教學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1(3).
[6]朱菊香.讓提問成為有效教學的橋梁: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分析與思考[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1,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