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璐瑩 浙江理工大學
羽毛材料在首飾設計中的運用
石璐瑩 浙江理工大學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世界范圍內首飾設計的交流共享日益加快,其材質的發展也十分迅速,而羽毛材料在眾多首飾設計材料中也屬于常用材料。本文通過對羽毛材料的分析,尋找首飾的特殊表現形式,為首飾設計提供極具特色的元素。
羽毛材料 首飾設計
近年來,隨著與首飾設計有關的主題愈來愈熱,現代首飾的材質也呈現非常多而且涉及范圍及其廣闊的局面,人們對首飾設計中材質的選擇也越來越高要求,不僅要符合人類的審美觀念,還要能夠凸顯自身個性,并且緊跟時尚步伐。在這種大環境下,天然材料的形式表現也日新月異、大放異彩,無論是造型方式的改進、文化品味的提升,抑或是天然材料的豐富與發展方面,都有創造性的進展。
(一)羽毛材料的定義與分類。首飾設計是用實體的圖像將思維、創意表達出來,是遵循計劃、有目的的造型過程。從中可以看出,首飾設計不只涉及藝術,并且涵蓋了手工藝學、人體工程學等知識;也通過這個造型過程反映出行業情況和社會情況等時代背景。而天然材料相對于人工合成材料而言,是指自然界原來就有未經加工或基本不加工就可直接使用的材料。其中羽毛是一種非常柔軟的材料,用于創作裝飾飾品居多,用羽毛材料制作首飾需要特殊的工藝手法和審美原則作為基礎,相對于其他材質,羽毛材料具有成本低廉、色彩鮮亮、可塑性和延展性強的優勢,創作出來的首飾飾品視覺效果比較強烈,會充分彰顯佩戴者的氣質和品味。
(二)羽毛材料的研究背景。隨著時代的不斷向前發展,尤其20世紀以來,社會政治、經濟、科學、文化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審美意識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受此影響,羽毛材料也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不僅首飾的款式設計打破了以往較單一的局面,而且設計理念也在不斷更新,開始強調個性化、名族性和文化內涵。羽毛材料一直深受廣大人民的青睞,例如大家周所周知的“孔雀舞”,寓意著美好幸福的生活,因此他們以孔雀舞來表達本民族的美好寄托和愿望。楊麗萍,以“孔雀舞”聞名, 并成為中國第一個舉辦個人舞蹈晚會的舞蹈家,在她參加比賽時,其頭部飾品多為孔雀羽毛,更凸顯出其舞姿的優美柔軟,令人嘆為觀止。(如圖1)

圖1
(三)羽毛材料的特征。首飾設計具有審美性、合理性和功能性等特征,而天然材料具有強烈的個性。其中羽毛材料一般會選取羽質緊而薄,柔滑而充滿光澤,綿柔度佳的羽毛。用羽毛設計出來的首飾飄逸華麗,極具風格特色,佩戴在女性身上極具魅力,盡顯高貴大方。雖然羽毛材質具有脆弱性,但在適當的工藝加工下,加以特殊材質的配合,這種屬性將會演化為其華麗的特性,讓羽毛在首飾中蛻變。總而言之,天然材料在首飾設計中的可塑性還是很強的。
伴隨著當今社會文化和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各類工藝水準的提高以及現代藝術派別的蓬勃發展與進步,當代首飾設計運用現代藝術的表現形式,其所設計的每套產品都蘊含著一個主題,突出應用對比、提煉、夸張等藝術形式,試圖對古典、生態、生活等概念做出當代意義的詮釋。
(一)文化創造價值。藝術的文化性最重要、最基本的內涵在于是否表達了文化精神,是否用文化精神去觀察客觀事物。文化精神是藝術的核心和靈魂。通過多元的文化交流,從一種文化本身需求出發,吸收或借鑒其他文化因素,勢必創造出無限的價值。
(二)豐富創作理念。我國傳統文化一向注重“天人合一”的理念,其最高境界為“雖為人作,宛自天開”。本次設計立足于天然材料在首飾設計中的應用,期望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充分按照不同首飾材料的自身特點進行設計,達到物盡其用的效果。
羽毛材料在當今社會已被很多設計師開發研究出來,但羽毛材料在首飾設計中的運用卻不是十分復雜,而天然材質的魅力卻一直是我向往和追求的,無論是其顏色、質感等。羽毛材料的運用對于繼承和創新傳統文化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保證了首飾設計的思想性。本人堅信,無論是在現在,亦或是將來,天然材料對首飾設計都起著不可磨滅的推動作用,首飾設計也離不開天然材料。隨著現代社會日益重視可持續發展、不斷強調人文精神,我們的設計更應該凸顯民族文化價值,把民族審美和現代設計思潮聯系起來,鑄造出共性與個性、傳統和現代相結合的新型設計。
羽毛材料的特性、質感、肌理、色彩及美學價值對首飾設計都有著深遠影響,人們對材料的認識,以及材料與周圍環境的互動緊密相關,人們在佩戴首飾的過程中,將會體會到它的文化寓意,與我們一直堅持的“文化融入首飾,藝術提升價值”的追求契合。
首飾設計是一種表現自身和表達感情的過程,亦是一個不斷標新立異、不斷感悟生活、感悟人生的一個過程。我們應該把我們的設計與人們的要求緊緊結合起來,面向社會,面向市場,運用自己最大的能力與想法,切實地為實現人類的要求設計,為社會發展而設計,為人類利益最大化而設計。當然,對于首飾設計的研究還值得我們深入探討與研究,希望本文可以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以此來引起更多的人對首飾設計的關注與重視。本人堅信,經過大家的不懈努力,一定會在此領域搜尋出一套完整可行的方法,從而為繼承和發揚中國名族優秀傳統文化做出質的飛躍!
[1]安娜斯塔尼亞·楊.首飾材料應用寶典[M].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0.
[2]孫嘉英.首飾藝術設計[M].遼寧美術出版社.2006.
[3]鄒寧馨等編著.現代首飾工藝與設計[M],中國紡織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