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徽 阮 飛黑龍江 盧 軍
三道解析幾何模擬試題的源與流
安 徽 阮 飛黑龍江 盧 軍
高三一學年同學們做了大量的試卷,可是常常感覺雖然做了很多試題,只要題目一變卻又不會做了,所以經常出現“解幾導數兩茫茫,看分數,淚千行”的結果.如何做到觸類旁通呢?筆者結合近期模擬試卷中的三道解析幾何試題談談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參考.
解答一道題,首先要站在考生的角度,思考每一步是如何想到的;還要站在閱卷人考慮如何給分的角度,做到解答規范、書寫美觀.

(1)求橢圓C的方程;

【解析】(1)依題意可知

所以kOP、kOQ是方程的兩個不相等實根,
【評注】用直線OP與直線OQ位置的對等性得出兩形式完全相同的兩個方程是本題解答的關鍵.
比較圓心到直線的距離d與圓的半徑r的大小關系來判斷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d<r相交;d=r相切;d>r相離.
請讀者思考第(2)問能否根據直線和圓的方程組的解判斷直線和圓相切呢?


(1)若圓M與x軸相切于橢圓C的左焦點,求圓M的方程;
①求證:k1·k2為定值;
②求|OP|·|OQ|的最大值.
【解析】(1)橢圓C的左焦點是,

【評注】聯立直線方程和圓方程,消去y(或x)所得方程的判別式等于零時,方程組有一組解,圓和直線相切.此問能使用題目1第(2)問的解法嗎?請讀者思考.
②由直線OP、OQ的斜率都存在知它們不落在坐標軸上,設P(x1,y1),Q(x2,y2),
思路1:先證|OP|2+|OQ|2=20.
方法1:(此法使用了整體代換)


思路2:若未發現|OP|2+|OQ|2=20,由證明該結論的方法2可得:



(1)若M點在第一象限,且直線OP,OQ互相垂直,求圓M的方程;
(2)若直線OP,OQ的斜率存在,分別記為k1,k2,求k1·k2的值;
(3)試問|OP|2+|OQ|2是否為定值?若是求出該定值;若不是,說明理由.



②當直線OP,OQ落在坐標軸上時,顯然有OP2+OQ2=36.綜上,OP2+OQ2=36.
解題后,首先要站在命題人的角度思考本題要考什么?背景是什么?還要站在教師的角度考慮這類題的一般解法有哪些?每種方法的適用條件是什么?解題由第一階段的一題多解升華到多題一解,找到通性通法.





當且僅當時取等號,即M點在y軸上時取等號,

著名天文學家、數學家開普勒說過:“我珍視類比勝于任何別的東西,它是我最可信賴的老師,它能揭示自然界的秘密,在幾何學中,它應該是最不容易忽視的.”將一個問題類比到與它相似的另一個問題中,進行兩者有意識的結合,進而能揭示出某類數學問題更一般的規律.


(作者單位:安徽省太和縣太和中學,黑龍江省綏化市第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