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群 黃大星
摘 要:該文通過對區域經濟狀況、金融狀況、創業園規劃、交通狀況、創業技能培訓等因素進行分析,利用模糊物元理論與熵值法對區域差異對農民創業吸引進行評價,運用歐式貼近度反映待評物元與經典域各等級的貼近程度,建立了一種評價區域環境對農民創業吸引的熵權模糊物元分析策略。并且對5個不同區域進行了實證分析,為農民創業制度環境構建提供了新的方法。
關鍵詞:“三農”問題;農民創業;熵權模糊物元;區域差異;吸引
中圖分類號 F3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7)14-0001-04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新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紛紛涌入到大中城市,眾多農民通過外出打工,改善了自身生活條件的同時,也學到了一定的技術。在這一過程中,一些外出外闖蕩多年的農民,在發達地區掌握了一定的技術,擁有一定的管理技術和完成一定財富的積累后,紛紛選擇創業[1]。農民創業一定時期成了農村的一道風景線,政府紛紛制定相關扶持政策來幫助農民創業,學者們也紛紛研究其創業形式、創業理論等,一定社會組織紛紛開展了針對農民創業的相關培訓工作[2-4],有關農民創業的主題在一定時期內成了熱點研究課題。然而縱觀當前農民創業的形式、效果,都沒有達到預期的成效,致使國家多個部門紛紛出臺相關文件,以進一步加強對農民返鄉創業扶持力度[5]。眾多學者也從多個角度對農民這一創業主體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探討,以探尋農民創業的內在規律,從而最終提高農民創業的成功率和貢獻率[6-7]。鼓勵、支持和幫助農民創業,相繼成為近年來中央一號文件的重要內容,不僅有利于為農村社會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也有利于促進農業產業發展,激發農村經濟增長活力,推動農業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然而縱觀當前的農民創業問題的研究發現,雖然認識到創業區域環境的優劣程度會對農民創業決策有著較大影響,但針對農民創業地域環境評價的研究較少,針對區域差異性的農民創業吸引能力的研究還不足,為此,本文利用熵權模糊物元的評價方法,從區域環境吸引農民創業的視角對區域差異對農民創業的影響進行分析,為構建農民創業制度體系提供新的分析策略。
1 熵權模糊物元原理分析
在農民創業環境構建的研究領域中,由于存在眾多非定量的政策性因素,導致數學模型建立困難,模糊物元理論則能對非定量因素的進行有效解決。模糊物元理論是通過物元特征的量值來判定一個物元隸屬于另一物元的程度,也稱為關聯度,在這一理論體系中事物的描述更為具體,這就可以得到更為精準的評價策略。
1.2 從優隸屬度計算 在模糊物元理論中,從優隸屬度是表示每個單項評價指標[Cm]對應的模糊量值隸屬于相應標準樣本評價指標的模糊量值的程度。越小越優型評價指標的從優隸屬度為:
農民創業政策環境構建是一個動態的復雜過程,構建過程中包含許多非量化因素,為此把影響農民創業政策中的各種因素定義為物元中的一個特征,并對物元特征(農民創業環境因素)分析賦予相對應的模糊量值,然后對各特征(因素)間進行關聯度分析,最后建立貼近實際的物元模型。
1.3 標準模糊物元和差平方模糊物元 通過公式(4)構建樣本[m]維標準模糊物元[R0m],由復合模糊物元[Rnm]各待評價指標從優隸屬度中的最大、最小值確定[R0m]中各項值,即:
1.4 熵權的確定 利用熵值法確定權重系數的優勢在于有效地規避了人為主觀因素所造成評價結果偏差,具有較強的客觀性。在信息理論中,熵值反映信息無序變化的程度,其值越大則系統無序程度越大,其值越小則系統無序程度越小,可用信息熵評價所獲系統信息的有序度及效用,即由評價指標值構成的判斷矩陣確定指標權重,使評價結果更符合實際要求。
確定權重過程為:
1.5 歐式貼近度與創業地區選擇評價 將歐式貼近度引入農民創業區域選擇評價體系,能夠反映待評指標與標準指標值相互接近程度,其值越大則兩者越接近;反之,其值越小則兩者相距越遠,可根據貼近度的大小對不同方案進行排序,得出最優方案。
2 農民創業地選擇評價
2.1 評價指標的構建 農民對創業區域選擇是一個動態的復雜的決策問題,建立評價指標體系時應遵循相關性、獨立性、可度量性和可實現性等原則。參考相關文獻,建立包括5個要素、9個評價指標的農民創業地評價指標體系,見表1。本文要素層的建立說明:經濟因素中指標層的構建是來源于各地區政府報告中數據;金融環境因素中指標層的構建是根據各地區針對創業金融扶持及稅收減免的政策文件得出;創業園區規劃中指標層的構建是通過走訪各地區創業者的評價得出;交通因素中指標層的構建是綜合公路里程、普通列車依靠趟次、高鐵依靠趟次等因素綜合得出;創業技能培訓中指標層的構建是根據各地區針對創業技能培訓的政策文件與產業創業園區相關性綜合得出。
評價體系構建過程中常常包含了許多非量化因素,模糊物元理論中將涉及農民創業區域選擇所的各種影響因素看作物元中的一個特征,針對某一特征賦予相對應的模糊量值,建立各因素關聯度并進行分析,得出更為貼近實際的物元模型。
2.2.2 計算標準模糊物元和差平方模糊物元 由從隸屬度物元[Rnm]可知各評價指標最優隸屬度均為1,按式(5)、(6)進行處理,得到平方差復合物元[RΔ]:
2.3 結果分析 根據歐式貼近度計算結果發現:對5個地區創業環境差異的排列為[Z5>Z3>Z4>Z1>Z2],即[Z5]地區對農民創業的吸引最好。
3 結語
農民創業地的選擇具有不確定性、主觀性。農民創業環境的評價體系中涉及眾多指標參數,并且這些指標參數間相關性不強,甚至呈現相關獨立性。本文將模糊理論引入農民創業環境選擇評價中,建立農民創業區域評價的熵權模糊物元理論模型,利用熵值法確定創業區域評價體系的重要性,有效地規避了憑借人為經驗來確定指標參數權重的不確定性,建立了更為客觀合理的權重體系。與其他評價方法相比較,熵權模糊物元模型為在一定程度上量化了在農民創業環境體系中難以定量的指標,為農民創業制度環境的評價方法提供了新量化的方法,為相關部門制度構建與供應提供了新的指導依據。
參考文獻
[1]黃曉勇,劉偉,李忠云,等.基于社會網絡的農民工返鄉創業研究[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6):66-72.
[2]羅明忠,陳江華.資源稟賦、外部環境與農民創業組織形式選擇[J].產經評論,2016(4):103-115.
[3]崔萌.對農民創業行為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基于揚州市5縣(市、區)495名創業者的問卷調查[J].金融縱橫,2010(4):21-25.
[4]朱明芬.農民創業行為影響因素分析_以浙江杭州為例[J].中國農村經濟,2010(3):25-34.
[5]石智雷,譚宇,吳海濤.返鄉農民工創業行為與創業意愿分析[J],中國農村觀察,2010(5):25-37,47.
[6]吳曉波,張超群,王瑩.社會網絡、創業效能感與創業意向的關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4(2):104-110.
[7]GAOJ,YANGF.Analysisoffactorsinfluencingfarmersidentificationofentrepreneurialopportunity[J].AsianAgriculturalResearch,2013,5(6):112-117.
[8]蔡文,楊春燕,林偉初.可拓工程方法[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