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上午,記者在山東瀛岱律師事務所的會議室見到了郭有。他剛開完一個會議,落座之后直入主題,“我們從哪兒開始聊?”
32歲的郭有正好站在85后的門檻上,他既保持著創業者所特有的思維節奏,同時也不乏與其年齡不符的沉穩與從容。
這種氣質可能與其知識結構與職業經歷有關。他是國家認證高級心理咨詢師、職業指導師、人力資源管理師、企業培訓師、理財規劃師。不單如此,他還是一個連續創業者,先后創立了五家公司。
創業六年,郭有的企業在叢林巨木聳立的企業群落中頑強成長。與之合作過的企業超過200家,五百強企業就有幾十家,其中不乏阿里巴巴、魯商集團、五征集團等國內及省內龍頭企業。
2007年,郭有從山東工商學院法律專業畢業,隨即被選調到煙臺市委宣傳部工作。這份當時人人稱羨的工作,他只做了兩三個月,“對我來說,體制內的工作狀態自由度不夠”。意識到這點,他迅速辭職,來到濟南,尋找一種“理想中的生活狀態”。那時,他只有22歲,心緒高昂,即便沒有明確的計劃,但他覺得:自己正在尋找未來。
為了“真正走向社會”,郭有首先進入了保險行業,開始從事針對高端客戶的理財規劃工作。他似乎具有一種明顯高于其他人的大局觀,更愿意從規則與體系的角度去研究一個行業。這樣的大局觀也在其此后的創業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第一年,郭有的營銷成績就令人望塵莫及。“一般的銷售員會以利益為導向去銷售產品,這也是行業內的普遍現象。但其實保險首先要求客戶對自己的風險有足夠的認知和了解,繼而解決客戶的當下需求。”
第二年,他主動轉型管理崗,做起了培訓師,開啟了“傳道授業解惑”之路。在他看來,銷售是需要天賦的,但更核心的是專業度,“沒有專業就沒有市場”。他把自己的從業經驗提煉成標準化的規則,在培訓的崗位上一做就是四年。2011年,他已經成為當時所在保險公司總公司的培訓處處長。在保險公司的這五年,他平均年薪一百多萬,已經超越了當年的大多數同學。
彼時,郭有開始察覺保險行業內的浮躁氛圍,“這份工作影響自己的價值觀”。這個時候,他又做出一個決定:辭職,自主創業。
不過最開始,他也并沒有確定創業的方向,在思索了一個月后,2011年下半年,他敲定了自己第一個創業項目。“創業首先要讓企業活下去,那就做自己最擅長的。”年底,他聯合創立優維和業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專攻企業培訓方向。
互聯網時代的成長經歷,讓郭有能夠以更加先鋒、精準的角度來看待市場的“痛點”。實際上,這也是整個85后群體所特有的一種創業思維。他們試圖用互聯網思維和模式來改造所有事情,同時,他們也具備著上一代創業者的“吃苦耐勞”精神。“All in,全力以赴,這是互聯網時代的‘吃苦耐勞。”
他曾經接到一個快遞公司的訂單,為了充分了解這個行業,他派團隊跟著攬投員工作了一個月。充分的調研讓他摸透了快遞業的每一個流程和細節,最終制定出了切實有效的培訓計劃。這為他搏來了長期合作的客戶,至今,快遞業每年為他的公司創造四五百萬的利潤。
短短幾個月后,公司的業務便迎來了一個穩定的增長期。
必須承認,互聯網時代降低了創業的門檻,同時,也讓整個市場變得浮躁而又輕易,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泡沫和雞血。有太多的創業者因此而迷失了方向,沉浸于一個不切實際的夢想之中。在這樣的氛圍中,郭有卻始終保持著清晰的目標與穩健的發展節奏,為市場提供一種更為專業的服務。2014年,他創立了銘智尚信人力資源管理有限公司,繼續專攻企業內訓市場。
在他看來,企業管理中,構建一套完善的內部機制,有利于企業提高管理效率,提高管理措施的針對性和適用性,降低管理成本,減少隨意性和個案處理的幾率,使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當時郭有在人力資源板塊提供的管理模型,至今仍居行業內領先地位。
2015年,他開始把目光轉向法律服務行業。開律師事務所的初衷是“想要做一件互聯網搞不定的事兒”,于是再次跨界,成立了山東瀛岱律師事務所。
真正開始做,他才發現互聯網已經開始滲透律師行業了。那么他索性將法律服務行業的常態重新進行界定,根據專業化標準,他組建了支付領域、保險專業、人力資源方面的律師團隊,設計了“法律+”系列法律服務產品,針對物流行業、汽車行業、物業管理行業、政府法律顧問等提供“法律+行業”的專業化綜合服務。
“三年之內法律服務不再付費”是他的初步目標。在他的謀劃中,這個運作模式將完全顛覆傳統的律師服務模式。“以法律產品為王,精準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優秀的產品會成為自動化銷售員;以平臺為王,以覆蓋全國乃至世界的律所網絡,構建‘商務合作+利益分享的開放性平臺。對客戶進行深度畫像,以其需求為服務核心得到了眾多客戶的青睞。”
如今,山東瀛岱律師事務所的持證律師已經達到一百人以上,而數據顯示,全國超過100名律師的律所不足100家。今年,律所還與阿里巴巴合作,承接了其北方大區的法律服務。“我的大部分精力現在放在律所上,計劃三年之內改變傳統的律師服務模式,倡導法律綜合性服務。”
在郭有看來,85后創業者往往處于一個尷尬的位置,“做得好會成為行業領導者,做不好則會‘萬劫不復”。所以,對于85的創業者,他認為:專注某一個行業,專注某一個領域,從行家到專家,完全可以創造傳奇,締造王國。
在這個過程中,孤獨是必然的,創業畢竟是少數人的事情。郭有說,創業的最大敵人是自己,唯有守住自己的職業操守,心無旁騖、全力以赴才能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