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海門市四甲中學 湯東東
正確處理考試,完整感受訓練平臺
江蘇省海門市四甲中學 湯東東
考試,是當下教育制度背景下不可缺失的一項基本教學形式,如何在應試教育的束縛下,提升考試的素質教育價值,值得教師深入實踐與研究。其實考試技能與技巧就是其中的一個環節,筆者就這一環節借助此文拋磚引玉。
考試;數學;高中;審題
考試,是當前教學中用來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有效途徑之一。對于剛上高中的學生來說,從初中到高中是一個全新的過程,學生們需要面對新的環境、新的同學、新的老師以及新的學習內容,他們通過緊張的中考考到了自己理想的高中,很多學生會產生放松的想法,但事實上,高中的學習任務比初中更加繁重,面對的考試也更多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正確處理考試,增進學生的學習感受,加強學生平時的知識訓練,是主要的教學任務。對于考試,我們應該如何正確處理呢?下面筆者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高中數學的考試內容絕大多數以習題的方式呈現,也就是說學生在考試的過程中需要將這些習題進行正確的解析,才能夠獲取分數。許多學生數學知識掌握得雖然很牢固,但是在考試時還是會出現諸多錯誤,導致其考試成績不理想。究其原因,很多學生對審題不夠重視,在看到題目后便匆匆開始答題,但實際上他們并沒有審清題目,也沒有把握題目中的條件和要求。那么教師在教導學生正確處理考試時,首先要做的就是引導學生重視審題和解題的關系,找準解題方向。
如題:設a,b,c分別是△ABC的三個內角A,B,C所對的邊,則a2=b(b+c)是A=2B的( )。(A)充要條件,(B)充分而不必要條件,(C)必要充分條件,(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條件。學生在解析這道題時,需要對題中所給出的數量關系進行詳細的分析,認真審題,找出題中的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設a,b,c分別是△ABC的三個內角A,B,C所對的邊,若a2=b(b+c),則sin2A= sinB(sinB+sinC),則(1-cos2A)/2=(1-cos2B)/2+sinBsinC,∴1/2(cos2B-cos2A)=sinBsinC,sin(B+A)sin(A-B)=sinBsinC,又sin(A+B)=sinC,∴sin(A-B)=sinB,∴A-B=B,A=2B,若△ABC中,A=2B,由上可知,每一步都可以逆推回去,得到a2=b(b+c),所以a2=b(b+c)是A=2B的充要條件。
無論在做哪一種類型的數學題時,教師都需要督促學生認真審題,仔細理解題目和要求的關系,找準解題方向,不能放過其中任何一個細節,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學生的考試成績與自己的學習水平成正比。
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學生在學習高中數學知識時,看起來已經熟練掌握,但是在考試時卻不能將整道題的分值全部拿下。這對學生的考試水平有著較大的影響,如何解決這一現狀,是教師和學生共同關注的問題。經過對學生考試的調查,發現很多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較弱,他們心中有詳細的解題思路,但是在回答問題時卻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使他們無法正確地表達自己心中所想,于是就拿不到一道題的整體分值。我們需要做的是重視會做與得分的關系,讓學生在考試中獲得更多的分。
如題:甲、乙兩人象棋水平相當,現兩人采用5局3勝制判定出優勝者,比賽中沒有出現平局,試確定:(1)甲以3∶2獲勝的概率;(2)甲恰在第4局獲勝的概率。在做這道題時,我們只需要考慮甲獲勝,這樣會簡單一些。因為甲在每局比賽中獲勝的概率都是1/2,所以在n局比賽中,甲獲k局勝利服從二項分布,其概率為:這里的是從n個不同元素里取k個元素的組合數。如此,(1)甲以3∶2獲勝,即前4局2∶2,其概率是第5局甲獲勝的概率仍然是所以甲以3∶2獲勝的概率為:(2)甲恰在第4局獲勝,則前3局為2∶1,按照上面分析,甲恰在第4局獲勝的概率為:
對于這道題來說,學生需要將自己會做的全部做出來,在解題時,要考慮到怎樣做能夠把整道題都做正確,運用學到的數學語言,詳細描述解析的每一個步驟。
眾所周知,考試是具有一定時效性的,對于一場高中數學考試來說,學生需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規定的考試題,這就需要學生能夠在一定的時間內做完試卷上的習題,此時許多學生認為在考試中做題應當追求快速,其實不然,作為教師要引導學生重視做題的準確性,提高學生的解題效率。當學生能夠準確做出一道題時,就可以省去檢驗的時間,從而為考試節省出大部分時間。因此要重視快速和準確的關系,在平時的學習訓練中我們可以追求速度,但是在綜合的考試中,我們更加要注重做題的準確性。
如題:求使不等式|x-4|+|x-3|<a有解的a的取值范圍。在看到這道題時,首先要做的還是仔細審題。經過審題可以發現,這道題可以用兩種方法求解,一種是討論法,另一種是用絕對值的幾何意義求解。針對此題,若用討論法,雖然能夠求解,但是過程比較煩瑣復雜,因此,為了提高考試做題的效率,我們選擇用絕對值的幾何意義來解。設數x,3,4在數軸上對應的點分別為P,A,B,如下圖,由絕對值的幾何定義,原不等式可以轉化為|PA+PB|<a,即P到A、B的距離之和小于a。因為|AB|=1,故數軸上任一點到A、B距離之和大于等于1,即|x-4|+|x-3|≥1,故當a>1時,|x-4|+|x-3|<a有解。

在做題時,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考試中最關鍵的要求是該得的分一分也不能丟,要選擇最有效率的方式解題,提高考試水平。
總之,對于正在上高中的學生而言,考試是他們認清自己學習水平的方式。在考試中取得好的成績,是教師、家長和學生的共同心愿。以上幾點是本人對高中數學考試的相關看法,希望可以幫助到各位教師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