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韞麗 張軍玲
?
·調查研究·
ICU護士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循證護理認知調查
彭韞麗 張軍玲
目的:調查我院ICU護士對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循證護理認知水平,探討影響其認知水平的可能因素,為制定針對性護理培訓計劃提供理論基礎。方法:采用“ICU護士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循證護理認知調查問卷”對我院ICU科室共21名護士進行調查,并對調查結果進行統計描述與數據分析。結果:調查問卷5個維度得分高低水平依次為吸痰護理、氣管套囊護理、呼吸機管道護理、腸內營養護理與口腔護理。單因素分析顯示,年齡>30歲的護理人員、護士長及ICU護齡>10年的護理人員認知水平較高,總體認知水平均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ICU護士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循證護理相關知識的認知仍存在一定的問題,尤其在呼吸機管道與口腔護理方面應重點培訓,并且認知水平可能與年齡、職稱、工作經驗有關,與學歷無關。
重癥監護室;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循證護理;認知水平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泛指無肺部感染的患者因在機械通氣48 h內感染某種病原體而導致的肺部感染;或有肺部感染在機械通氣后發生新的病情演變;或在拔管后48 h內出現的肺部感染的統稱[1-2]。在臨床重癥監護病房(ICU)頗為多見,并具有較高的病死率,故而該病的預防是現代ICU護理學中研究的重點[3-5]。為了解我院ICU護士對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循證護理認知水平,制定針對性護理培訓計劃提供理論基礎,現將我院21名護理人員作為目標人群進行調查,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采用方便抽樣的方法將我院ICU 21名護理人員作為調查人群,納入標準[6]:(1)經ICU培訓合格后目前正在ICU科室直接對患者提供護理服務的護理人員。(2)所有調查對象均知情同意。(3)調查期間均不得放棄與失訪。排除標準:(1)外院進修人員。(2)處于產假、哺乳期或病假人員。(3)實習生或尚未通過試用期的新進人員。
1.2 方法 由實驗人員向調查人群發放“ICU護士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循證護理認知調查問卷”,共包含9個問題,涉及吸痰護理、腸內營養護理、氣管套囊護理、呼吸機管道護理與口腔護理5個維度,以統一的指導用語說明該問卷的詳細填寫方法,受試對象不記名調查并獨立完成,問卷在填寫完畢后當場收回,并注意檢查,剔除無效問卷,經檢查后,發放21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21份,有效率100%。
1.3 統計學處理 Epidata3.1錄入數據,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的比較采用t檢驗或方差分析。檢驗水準α=0.05。
2.1 護理人員一般資料 21名護理人員中年齡20~25歲7名,26~30歲8名,30歲以上6名。N2以下護士4名,N2及以上護士5名,護士長6名,組長(N3)4名,帶教老師2名。ICU護齡分布<3年7名,3~5年6名6~10年14名,>10年4名。學歷:大專10名,本科11名。
2.2 護理人員VAP循證護理相關問題答題情況(表1)

表1 護理人員VAP循證護理相關問題答題情況(n=21)
2.3 21名護理人員VAP循證護理相關問題各維度得分(表2)

表2 21名護理人員VAP循證護理相關問題維度得分
2.4 護理人員VAP循證護理相關問題單因素分析(表3)

表3 護理人員VAP循證護理相關問題單因素分析(分,±s)
注:1)為F值,2)為t值
據最新流行病學資料顯示[7-8],VAP在臨床上的發病率高達47%以上,該病發生后可延長機械通氣時間,降低治療效果,增加患者經濟負擔,對疾病的搶救無利,提升院內感染率,并具有20%~72%的致死率,是目前臨床上公認的公共衛生學問題之一。有研究指出[9],實施有效的應對措施可顯著減少VAP的發生率與死亡率,如無創通氣、聲門下分泌物吸引、小腸喂養與抬高床頭等措施,這些操作均離不開ICU護理人員的日常操作,因而對ICU護理人員實行針對性、高效性的護理培訓尤為重要[10]。循證護理干預是基于有效證據而綜合評定與選擇的實際性護理操作,在ICU搶救與治療中應用廣泛,其相比較傳統臨床護理,不易受到人為因素的干擾,科學性更高[11-12],并在2007年美國重癥護理協會正式制定“VAP預防循證臨床實踐指南”,但循證醫學在我國醫療界仍處于起步階段,需要大量研究人員的不斷探討與實踐[13]。
為了解我院ICU護士對預防VAP的循證護理認知水平,制定針對性護理培訓計劃提供理論基礎,將我院21名護理人員作為目標人群進行調查,結果顯示,“能否為機械通氣患者行使吸痰處理”“呼吸機管道冷凝水應如何處理”與“氣管套管氣囊壓力保持在什么范圍”為答對率前三順位的問題;“更換呼吸機管道時機”答對率不足10%。5個維度得分高低水平依次為吸痰護理、氣管套囊護理、呼吸機管道護理、腸內營養護理與口腔護理。>30歲的護理人員、護士長及ICU護齡>10年的護理人員認知水平較高。可以看出,在呼吸機管道與口腔護理方面的問題,護理人員相對回答正確率較低,并且注重吸痰而忽略口腔護理。可能由于日常工作中更加注重吸痰,而對口腔護理的重要性并未引起相應的重視。此種差異可能與經驗性學習有關,而均衡5個領域的認知水平需要系統地學習而非經驗性的緩慢積累,需要專門在培訓中提高對每個領域的重視度。
本研究通過比較發現,大專文化的護理人員與本科文化的護理人員,認知水平沒有統計學差異,分析原因可能是因為近年來護理人員的學歷在不斷提高,新進護士擁有更高的學歷,然而實際工作經驗比不上帶教老師、護士長等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相對的,ICU護齡及工作時間更長的護理人員所處年代背景下,沒有較高的學歷。因此本研究發現學歷與工作經驗之間能夠進行相互補充,一旦施以有效的培訓,在培訓教材的選擇與編寫上可以無需考慮護理人員的學歷差異,而需要更多地考慮如何將理論與實際有機結合,即可照顧到不同年齡與工齡的護理人員。
綜上所述,ICU護士預防VAP的循證護理相關知識的認知仍存在一的問題,尤其在呼吸機管道與口腔護理方面應重點培訓,并且需要由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牽頭,由理論知識較為豐富的護理人員輔助,從理論和經驗的積累上對年齡層次較低、護理經驗較為欠缺的護理人員進行重點培訓,提高對呼吸機相關5個不同領域的理解程度,以期達到更為重視、從理論上疏通,從經驗上直觀理解的培訓效果。
[1] 李美娟.重癥監護室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危險因素分析與護理對策[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1):30-31.
[2] 蔡凱芳,王小梅,劉 俠,等.認知行為訓練對ICU護士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護理研究[J].河北醫藥,2014,36(14):2216-2218.
[3] 王 輝,韓 芳,李 茜.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危險因素及預防對策[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1):110-111,121.
[4] 曾翠琴 .預防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循證護理體會[J].中國農村衛生,2017(9): 64-65.
[5] 李麗萍 .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原因分析及集束化護理干預的效果評估[J].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7,14(2):41-43.
[6] 何禮賢.呼吸機相關性氣管支氣管炎的認知與啟示[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2,35(10):724-725.
[7] 范曉華,曹岳蓉.呼吸機相關性肺炎集束化護理方案預防的效果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5,25(18):4203-4205.
[8] 魏 軍,牛曉娜.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危險因素及預防護理的研究[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5,12(17):2621-2622.
[9] 黃 濤,王 娟,敖 薪.氣管導管改造和護理改良對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5,31(10):730-734.
[10]趙紅霞,軒 凱,周文靜,等.綜合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患者的護理干預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5,25(8):1775-1777.
[11]王 玲.集束化護理預防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效果觀察[J].西部醫學,2015,27(2):299-300.
[12]林 叢,嚴玲微,楊娜嫵.實施護理管理預防重癥監護室呼吸機相關性肺炎[J].上海預防醫學,2015,27(4):227-229.
[13]佘秋群,龍虎成,田 艷.ICU患者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循證護理的效果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5,25(4):854-856.
(本文編輯 陳景景)
Research on evidence-based nursing cognition of ICU nurses in preventing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PENG Yun-li, ZHANG Jun-ling
( Infection Diseases Hospital of Xuzhou City, Xuzhou 221004)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level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awareness of ICU nurses in prevention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and to explore potential factors influencing their cognitive level, thus providing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argeted nursing training program. Methods: A total of 21 nurses in the ICU department of the hospital were investigated by "Questionnaire on evidence-based nursing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for ICU nurses". The results were statistically describ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scores of the five dimensions of the questionnaire were suction nursing, tracheal cuff nursing, ventilator care, enteral nutrition nursing and oral care. 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nurses with the age over 30 years, nurse leader and nurses with ICU working time over 10 years had higher awareness level. The overall cognitive level had statistical differences(P<0.05). Conclusion: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evidence-based awareness of ICU nurses about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especially in the training of ventilator tube and oral care. The level of cognition may be related to age, title and work experience, regardless of academic qualifications.
Intensive care unit;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Evidence-based nursing; Cognitive level
221004 徐州市 徐州市傳染病醫院ICU
彭韞麗:女,本科,副主任護師,科護士長
2017-03-28)
10.3969/j.issn.1672-9676.2017.14.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