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艷
?
自我放松訓練對胃癌術后患者睡眠質量及疲乏狀態的影響
劉小艷
目的:探討自我放松訓練對胃癌術后患者睡眠質量及疲乏狀態的影響。方法: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根治術患者78例為研究對象,隨機等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采用術后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聯合自我放松訓練,比較兩組患者睡眠質量及疲乏狀態。結果:觀察組患者干預后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效率、睡眠障礙、催眠藥物、日間功能障礙等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干預后行為疲乏、情感疲乏、軀體疲乏、認知疲乏、總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自我放松訓練有助于改善胃癌根治術后患者的睡眠質量,抑制疲乏狀態,促進患者術后康復。
胃癌根治術;自我放松訓練;睡眠質量;疲乏狀態
我國是胃癌的高發國,患病率和死亡率約為全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1]。胃癌根治術輔以化療等綜合治療是目前臨床治療胃癌的最有效方法,但由于胃癌根治術術野廣,創傷大,術后感染、殘胃炎等并發癥多,恢復慢,住院時間較長,給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從而導致患者睡眠質量下降。胃癌本身的癌細胞毒性作用和胃癌根治術的創傷打擊所致的應激反應以及對術后恢復情況和預后的擔憂,都可使患者產生抑郁、沮喪和恐懼等不良情緒及主觀疲乏感,最終嚴重影響術后的康復[2]。自我放松訓練是一種放松心身狀態的方法,通過有意識控制生理、心理活動,改善喚醒水平,降低交感神經興奮性,達到心境寧靜、情緒緊張感消失的目的[3]。自我放松訓練應用于胃癌術后護理的文獻報道較少,本文采取隨機對照研究的方法,探討自我放松訓練對胃癌術后患者睡眠質量及疲乏狀態的影響,旨在為拓寬胃癌根治術后護理干預方式提供參考依據,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根治術患者78例為研究對象,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告知研究事項后隨機等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男26例,女13例;年齡36~75歲,平均( 54.82±6.34) 歲;腫瘤部位:胃竇23例,胃體10 例,賁門4例,胃底2例;病理分期:Ⅰ期7例,Ⅱ期9例,Ⅲ期17例,Ⅳ期6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7例,高中(含中專)12例,大專及以上10 例。對照組男24例,女15例;年齡35~76歲,平均( 53.49±6.46)歲;腫瘤部位:胃竇20例,胃體12例,賁門6例,胃底1例;病理分期:Ⅰ期8例,Ⅱ期10例,Ⅲ期15例,Ⅳ期6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9例,高中(含中專)12例,大專及以上8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腫瘤部位、病理分期、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入選者術前均經上消化道鋇餐檢查、胃鏡和病理組織學檢查確診為胃癌。(2)無心肝腎等臟器功能不全,有胃癌根治術適應證。(3)有一定的認知和理解能力,能較好地領悟及執行自我放松訓練方法。排除標準:(1)合并其他臟器惡性腫瘤者。(2)伴有語言交流、精神或認知障礙者。(3)依從性差者。
1.3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胃癌根治術后常規對癥護理,包括生命體征觀察,切口及引流管護理,術后飲食指導、排氣及消化道癥狀的對癥處理等。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自我放松訓練,具體措施如下:
1.3.1 人員培訓 組織胃腸外科護理人員參加培訓,學習自我放松訓練的方法。請相關專家及資深胃腸外科護理人員講課,強調自我放松訓練對胃癌根治術術后睡眠質量和疲乏狀態改善的重要意義,增強參與培訓的護理人員學會并掌握自我放松訓練的意識。培訓時間為2周,每周1~2次,每次60~90 min。培訓結束后進行考核,參與者考核合格后方開展本次研究。
1.3.2 自我放松訓練的實施 護理人員主動與患者交流,主動關心和照護患者,盡量滿足患者的住院需求,以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通過交流了解患者的文化程度,評估其術后的心理狀況,做好相應的心理疏導。向患者說明緊張、焦慮情緒不利于術后康復,從而引申出自我放松訓練的概念,并向患者反復講解自我放松的重要性,耐心講解并現場示范自我放松訓練的方法,具體如下:(1)漸進性肌肉放松訓練。指導患者放松身心,先是有意識地收縮頭、肩、頸、胸、腹、上肢、下肢肌肉(包括雙手和雙腳),持續時間約3~5 min;隨后漸次放松,讓患者體會全身放松的快感,時間1~2 min。通過多次、反復全身肌肉收縮和逐漸放松訓練,最后達到全身放松的目的。(2)冥想放松訓練。引導患者想象曾經有過的舒適體驗,包括舒適人文環境、生活環境以及在舒適環境中的心境,鼓勵患者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從而誘導患者回憶其舒適的快感,暫時忘掉胃癌根治術后產生的生理和心理不適癥狀。(3)音樂療法。根據患者愛好播放民族音樂、古典音樂、黃梅戲等不同類別的音樂,如《莫扎特搖籃曲》《月光曲》《二泉映月》《梁?!返?。進行音樂療法時應盡量避開治療時間,患者取舒適臥位,周圍環境保持安靜,注意調節音樂分貝大小,指導患者閉目養神,充分感受和想象音樂所帶來的畫面和意境,從而達到放松效果。音樂療法每日2次,每次30 min,一般選擇午間13:00~13:30,夜間20:30~21:00。(4)呼吸松弛訓練。指導患者呼吸,具體方法:患者臥位或坐位皆可,指導患者先慢慢地深吸一口氣,然后憋住氣約2 s,再緩慢將氣體呼出,并配合呼吸節奏給予“吸”“呼”“吸”“呼”的指導語。讓患者掌握呼吸松弛訓練的要點:鼻腔吸氣,腹腔呼氣;主動吸氣,被動呼氣;深吸氣,慢呼氣,每次訓練可連續呼吸20次。通過漸進性肌肉放松、冥想放松及音樂療法等,減輕術后身心應激的影響,促使患者進入睡眠狀態。自我放松訓練于患者術后第2天開始進行,除音樂療法外,其他方法每天14:00和21:00各訓練1次,每次30 min,連續訓練1周。
1.4 觀察指標
1.4.1 睡眠質量 兩組患者于干預前及干預1周后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進行睡眠質量評價,包括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效率、睡眠障礙、催眠藥物、日間功能障礙等7個因子共18個自評條目,每個因子采用0~3分4級評分法,總分0~21分,得分越高,睡眠質量越差[4]。量表經國內外學者檢驗,具有良好的內部一致性Cronbach’s α=0.745~0.912。
1.4.2 疲乏狀態 兩組患者于干預前及干預1周后采用修訂版Piper疲乏量表評估癌因性疲乏程度,包括行為疲乏、情感疲乏、軀體疲乏、認知疲乏4個維度共22個條目,各維度的總分除以條目數量即為維度得分,所有條目的平均分為總量表的得分。各條目和維度的得分范圍為0~10分,得分越高,表示疲乏程度越嚴重。以4 個維度的平均分進行評估,0分為無疲乏,1~3分為輕度疲乏,4~6分為中度疲乏,7~10分為重度疲乏[5]。量表經國內外學者檢驗,具有良好的內部一致性Cronbach’s α=0.756~0.9366。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重復測量設計的方差分析。檢驗水準α=0.05。
2.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各項PSQI評分比較(表1)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各項PSQI評分比較 (分,
注: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各項PSQI評分比較,組間、不同時間點、組間與不同時間點交互作用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各項疲乏狀態評分比較(表2)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各項疲乏狀態評分比較(分,±s)
注:干預前兩組患者各項疲乏狀態評分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患者各項疲乏狀態評分與干預前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對照組患者各項疲乏狀態評分明顯高于干預前(P<0.05),干預后觀察組患者各項疲乏狀態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胃癌是臨床上常見的消化系統惡性腫瘤,手術是治療胃癌的主要手段。手術的創傷打擊,以及得知罹患癌癥后的抑郁、沮喪和恐懼等不良情緒,都可能影響患者的睡眠質量,進而導致患者產生主觀疲乏感及癌因性疲乏,二者相互作用,嚴重影響術后康復[6]。因此胃癌根治術后的睡眠質量及疲乏狀態干預非常必要。
手術是一種創傷應激反應,可引起患者一系列生理、心理異常反應,表現為血糖升高、交感神經興奮、糖皮質醇分泌旺盛及焦慮、緊張、悲觀、恐懼等負性情緒等[7]。由于根治術范圍廣、切除組織多、創傷性大、術后臥床時間長,術后患者出現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和腸梗阻的概率大,切口疼痛可加重患者的負面心理,而對根治術后康復程度的擔憂、對胃癌疾病預后存在的恐懼和絕望感則進一步影響并加重患者的不良情緒[8]。胃癌根治術后患者容易有沉重的心理壓力,對治療負擔、疾病預后的擔憂、家屬的態度等因素常產生較大的心理壓力,不同程度地干擾了正常的睡眠[9]。術后日間活動量下降,日間睡眠時間增多導致夜晚入睡困難,使睡眠質量下降。自我放松訓練的目的是興奮副交感神經系統,從而達到并促使全心身的放松狀態。對胃癌根治術患者進行自我放松訓練,通過漸進性肌肉放松訓練、呼吸松弛訓練等使患者全身肌肉徹底放松,在訓練的過程中,還可以轉移患者對疾病的注意力,冥想等移情法還有助于減輕疾病及手術對患者身心應激的影響,降低焦慮、緊張情緒,從而達到身心放松、改善睡眠質量的目的。音樂療法可促使患者身心及精神狀態恢復平衡,有助于放松機體緊張水平,緩解患者不良情緒,進而起到鎮靜及催眠的作用[10]??导蜒傅萚11]通過對100例社區睡眠質量下降老年人的隨機對照研究認為,自我放松訓練能夠改善老年人睡眠質量,本文將其應用于胃癌根治術患者中,所得結論也支持這一觀點。
大量研究證實[12],胃癌術后患者普遍存在癌因性疲乏癥狀,該癥狀與腫瘤本身及有關治療手段密切相關,嚴重影響術后康復。癌因性疲乏是一種持續性、主觀性疲倦勞累體驗和感受,能導致病情加重,治療中斷。睡眠是最好的減壓方式,而睡眠質量的好壞又直接影響患者日間疲乏程度[13]。通過自我放松訓練,在全身肌肉放松和冥想、自我暗示中讓患者得到良好的睡眠,能使患者獲得良好的舒適體驗,從而減輕疲乏狀態[14]。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干預后各項疲乏狀態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與張營等[15]等文獻報道基本相似。
綜上所述,自我放松訓練有助于改善胃癌根治術后患者睡眠質量,抑制因手術所致疲乏狀態。本文研究局限性在于時間較短,觀察指標較少,有待于今后作進一步的研究。
[1] 蔣超南,張美芬,張俊娥,等.胃癌術后病人化療期間癌因性疲乏的調查分析[J].全科護理,2015,13(19): 1890-1892.
[2] Hori N,Kagawa S,Kikuchi S,et al.Multiple salvage radiotherapies for metachronous lymph node metastasis from gastric cancer contributed to long-term management of disease [J].Gan To Kagaku Ryoho,2017,44(2):166-167.
[3] 康佳迅,王 平,孫景賢,等.自我放松訓練對社區老年人睡眠質量和認知功能的效果[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5(2):454-456.
[4] 劉 欣,朱明泉,王清玲,等.面部糖皮質激素依賴性皮炎患者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焦慮自評量表和抑郁自評量表調查[J].中華皮膚科雜志,2012,45(6):438-439.
[5] 王思遠,高 敏,趙 岳.中文版慢性病治療功能評估-疲勞量表在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信效度評定[J].中華護理雜志,2014,49(5):613-617.
[6] 蔣超南,李振炎,袁秀紅,等.胃癌術后患者化療期間癌因性疲乏與其緩解方式的相關性分析[J].護理學報,2016,23(8):64-67.
[7] Yasuta S,Yamauchi J,Miyazaki K,et al.A case of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with extensive lymph node metastases treated by capecitabine plus cisplatin plus trastuzumab chemotherapy,followed by conversion surger [J].Gan To Kagaku Ryoho,2016,43(12):1923-1925.
[8] 樓紀萍,歐陽碧山.右美托咪定復合依托咪酯麻醉對于胃癌根治術患者術后疼痛與感染的影響[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5,15(10): 1392-1395.
[9] 李瀟湘,蔡宏偉.鹽酸羥考酮注射液對腹腔鏡下胃癌根治術老年患者全麻蘇醒的影響[J].醫學臨床研究,2015,32(3):588-589,590.
[10]高燕芬.認知行為干預聯合音樂療法對顱內腫瘤術后患者負性情緒及睡眠質量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25(18):2047-2049.
[11]康佳迅,王 平,孫景賢,等.自我放松訓練對社區老年人睡眠質量和認知功能的效果[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2):454-456.
[12]安采華,楊 琴,李 莉.胃癌術后患者癌因性疲乏與自我效能感的相關性研究[J].現代預防醫學,2016,43(13):2398-2401.
[13]肖 昕,伍紅英,張麗華.分級護理聯合自我管理對胃癌患者根治術后感染和癌因性疲乏的影響[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6,23(12):1497-1500.
[14]蔡青美,俞耀軍.舒適護理對胃癌根治術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師,2015,53(16):127-130.
[15]張 營,張 靜.有氧運動結合漸進性肌肉放松訓練對肺癌化療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響[J].現代臨床護理,2015,14(8):18-22.
(本文編輯 白晶晶)
224400 鹽城市 江蘇省鹽城市阜寧縣人民醫院外一科
劉小艷:女,本科,副主任護師,護士長
2017-03-29)
10.3969/j.issn.1672-9676.2017.14.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