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強
“租購同權”意味著租賃權益的增長。對于大城市租房者來說,這意味著租房的性價比在提高,這種性價比在經濟和社會價值兩方面都能得到體現。
廣州頒布的相關“工作方案通知”有不少亮點,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賦予符合條件的承租人子女就近入學等公共服務權益。符合條件的承租人是指:具有廣州市戶籍的適齡兒童少年、人才綠卡持有人子女等政策性照顧借讀生、符合市及所在區積分入學安排學位條件的來穗人員隨遷子女,其監護人在本市無自有產權住房,以監護人租賃房屋所在地作為唯一居住地且房屋租賃合同經登記備案的人員。
有一種觀點認為,這樣那樣的條件設置會縮小新政的惠及人群,因此對市場影響可能有限。以深圳、廈門等積分制入學城市為例,有戶籍的與沒有戶籍的兒童報讀同一所學校,兩者所轉化的積分不同,自有房產與租房家庭孩子的積分也不同。而這個積分是孩子能否讀上好學校的關鍵。
目前,廣州的“租購同權”具體操作實施細則尚未公布。但可以肯定,新政策的執行對于符合條件的租房者無疑是有利的。試點城市的教育系統,必然會研究出一套基于新政策下的新入學細則,新細則也必將會進一步增加租賃者的權益,從而推進國家所制定的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大方針。
其次,提高公積金提取額度,保障中低收入住房公積金繳存人的租賃居住權利,這一條對于租賃者也是普遍性利好。住房公積金月提取最高限額由原來的不超過上年度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倍的30%,提高至不超過上年度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倍的40%。對于中低收入者而言,租房的地區選擇性將更多,房屋條件也可以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