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婧

【摘要】目的:探討持續性健康教育在壓瘡恢復性治療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將70例壓瘡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n=34例),觀察組堅持通過每月來門診或家庭訪視等方式,由專職護士負責對其家屬及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其形式是發放宣傳冊,錄像帶及治療壓瘡所需要的用物,對嚴重病例幫扶指導與監督管理,建立家庭病床。對照組沒有進行任何形式的健康教育。結果:36例壓瘡患者進行持續健康教育后,壓瘡情況明顯好轉,有效率達到83.33%,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顯著性。結論:持續性健康教育在壓瘡恢復性治療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健康教育,持續性;專職護士;壓瘡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7--01
壓瘡身體局部組織長期受壓,血液循環受壓,血液循環受到阻礙,不能適當供給皮膚和皮下組織所需營養,以致局部組織失去正常機能而形成潰爛和組織壞死。壓瘡嚴重是可因繼發感染引起敗血癥而危及生命。常見于昏迷、癱瘓、極度消瘦、年老、體弱、營養不良、水腫等長期臥床經久不改變體位的病人。壓瘡是一種病程長,花費大,臨床上很難收到滿意的治療效果,所以在家中能否進行有效護理就成為預防治療壓瘡的關鍵。但由于患者及家屬缺乏對此病的認識和有效護理知識,使這些長期臥床的人群發生壓瘡的現象普遍存在。自2016年3月我院對轄區內管理的36例壓瘡患者,通過各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收到了令人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70例壓瘡患者,符合WHO規定的壓瘡診斷標準。按壓瘡分期標準,其中淤血紅潤期患者25例,潰瘍期患者13例;70例患者中男性46例,女性24例;最小年齡28歲,最大年齡80歲,平均年齡(53.2+/-19.4)歲;低文化(文盲、小學、初中)59例,中文化(高中及高中以上)11例;低收入者48例,中高收入者22例。將7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n=36例),兩組在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經濟收入及疾病分期中,經統計學處理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對照組36例原創者采用每月兩次的健康教育,有門診護士負責通過來門診、家庭訪視、電話咨詢的形式,對其幫扶教育與督導,嚴重者建立家庭病床對其進行上門治療。主要健康教育的內容是壓瘡的基礎性知識,包括壓瘡的產生原因,易發生的部位,預防與治療的方法,飲食與營養的重要性等。
1.2.1 壓瘡的三期預防與治療 健康教育的內容(1)淤血紅潤期患者的護理措施。1)增進受壓組織的血液循環。除了常規的勤翻身,勤整理,勤更換,避免局部組織受壓、潮濕、摩擦及排泄物、分泌物刺激外,我院特別注重按摩,通過組織培訓的方式,教會患者家屬整套按摩方法,發放本院自制的70%紅花酒配合使用。(配制方法:15g紅花加上濃度70%的酒精500毫升經泡一周即可)。2)增加皮膚耐受性,貼透明的天然的護皮膜。原料是新鮮雞蛋的雞蛋皮肉膜;方法是將皮膚沖洗消毒后,取新鮮的雞蛋皮肉膜均勻地貼在創面皮膚上,并無氣泡產生;主要作用是,可維持一種濕性環境,從溫度、濕度、pH值等方面可以提供最佳的愈合條件,并能防止神經末梢的死亡和外露,促進上皮細胞移行及膠原蛋白的合成,且雞蛋皮內膜居家都有,取之方便,它提供的酸性環境,不利于細菌的生長,縮短創面的愈合時間,緩解皮膚表面張力,抑制瘢痕的形成。(2)炎癥浸潤期的護理措施。1)加強皮膚消毒,防止感染。教會家屬及病人,每天用0.5%碘伏消毒液,自創面中央向四周消毒2次,然后涂上燒傷濕潤膏,這樣具有清熱、解毒、止痛、生肌的作用,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及促進周圍新鮮肉芽的生長。2)對于形成水泡的患者用棉簽蘸生理鹽水擦洗水泡及水泡周圍皮膚,再用無菌注射器從水皰周圍刺入,抽出泡液,也可以在水泡周圍扎幾個針眼,用棉簽趕出泡液,使泡液皮膚緊貼皮膚內皮,用0.5%碘伏液消毒后。再涂上濕潤燒傷膏。(3)潰瘍期護理措施。1)先用無菌生理鹽水徹底沖洗后,再用0.5%碘伏液消毒后傷口后,以達到有效滅菌。2)對潰瘍破潰的患者,除上述消毒皮膚外,用磺胺嘧啶銀溶液每天擦拭皮膚一次,直到創面結痂后,在改用濕潤燒傷膏,在改用濕潤燒傷膏外敷。(注:磺胺嘧啶銀是廣譜消炎抗菌藥,外用有較好的殺菌消炎效果,且銀離子有較好的穩定性,有助于創面傷口的收斂、干燥,促使潰瘍窗創面結痂,但是對磺胺類藥物過敏者禁用。)3)胰島素擦拭發。胰島素具有接觸水中、抗炎,促進新鮮肉芽生長,促進愈合的作用。方法:用生理鹽水20毫升加胰島素12u,加維生素C0.5g混合,嚴重者加入慶大霉素8萬v配制成溶液,每天蘸棉簽擦拭創面2次。
1.2.2 療效評價標準 1)愈合:局部紅、腫、熱、痛、麻木感消失;分泌物消失;局部組織干燥結痂,新生肉芽組織長出與皮膚平齊。2)好轉:局部癥狀消失;分泌物減少;潰瘍創面干燥結痂并逐漸脫落。3)無效:局部無變化;分泌物仍很多;無新生肉芽組織長出。
1.2.3 統計學處理。兩組計數資料用x的平方檢驗
2.結果見表1.
表一結果顯示,觀察組的療效明顯優于觀察組。x的平方=11.004,p<0.05差異有顯著性意義。
3.討論
3.1壓瘡形成的機理1)壓瘡其實就是壓迫性潰瘍或壓瘡,目前把壓瘡發生原因歸納為4種因素,即壓力、剪切力、摩擦及潮濕。其首要因素是壓力施加于骨的突起部位,當小動脈灌注壓在40-50mmHg,并持續較長時間后,就會引起組織損傷。但據Gossens報道,剪切力作用于皮膚深層,引起組織相對位移,切斷組織較大區域的血供,比垂直方向的壓力更具危害。超常壓力試驗也證明:當局部組織受壓超過微細動脈的壓力319-414pa/cm2時,軟組織中的毛細血管阻滯,引起組織缺氧則發生局部壞死,施壓時間過長,超過兩小時以上,受壓血管擴張,組織中的中性粒細胞或淋巴細胞濕潤,會發生組織不可逆的壞死。所以,勤翻身時預防壓瘡發生的根本。2)據臨床對372例患者所做的觀察,約有10例住院患者中就有1例患壓瘡,患病率與年齡呈正相關,40歲以上較40歲以下患病率高出6-7倍。
3.2健康教育在壓瘡恢復性治療中的作用。1)加強了以社區、家庭為單位的基礎性照顧。社區內80%的健康問題是通過各種形式的自我保健解決的,僅有205的病人出現在醫生的辦公室或醫院的診室里。在基層醫療中,重視社區、環境、行為等因素與健康問題的關系,把服務的范圍有狹小的臨床治療,擴大到站在在流行病學和社區的觀點上來提供照顧,這種基層醫療保健的模式即社區的基層照顧。健康教育是實現以社區、家庭為單位的基礎照顧的關鍵環節。2)提高了個人及家庭的自我保健意識及主觀能動性。通過持續的健康教育,讓病人及家屬認識了疾病的基本常識,掌握了壓瘡的防治方法及護理措施,以及合理膳食的重要性,使家屬能夠及時、細心周到的為患者提供全面的服務。這樣,消除了壓瘡形成的各種原因,為促使壓瘡的恢復創造了良好的環境,也提高了健康人群的自我保健能力。3)密切了感情交流,建立了良好的醫患關系。持續健康教育的前提是有效的感情交流,讓醫生、護士真正進入病人的世界,以病人的眼光看待其疾患。有效的感情交流便是進入病人世界的"入場券"。深層的感情交流心靈是相通的,需要雙方相互接受,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而且要求雙方互相表達同情、理解、關心和愛護。有效的感情交流便是持續健康教育能否順利實踐的基礎,它讓病人及家屬清楚地認識到,病人始終是被愛治愈的,而不是被藥物治愈的。給予病人愛,是每一位從事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職責之一。
綜上所述,壓瘡是一種病程長,愈合慢,受年齡、經濟、護理知識缺乏等許多客觀因素的影響,使局部組織長期受壓引起的并發癥。持續有效的健康教育與督導,可幫助患者及家屬增強自我保護的能力,對促進壓瘡的回復有重要的意義。隨著我國進入老齡化的社會,在居家養老中的壓瘡患病幾率有升高趨勢。因此,護理工作者掌握壓瘡防治的各種方法是十分必要與迫切的,通過健康教育對一些高危人群進行切實可行的壓瘡防治指導是十分重要的,以此減少居家護理過程中壓瘡的發生,也有利于患者提高生命質量。
參考文獻
[1]黃國強.濕潤燒傷膏在外傷性皮膚損傷中的作用.中外健康文摘,2008,5(3):327.
[2]吳海華.壓瘡防治新進展.傷害護理,2003,5(3):51-52
[3]崔焱,姜安麗,丁亞萍.基礎護理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60-162
[4]鐘才高.預防醫學(二).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17(3):285
[5]簡平.吹氧療法和聚維酮碘治療壓瘡的療效觀察.中華護理月刊,2005,81(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