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美英

[摘要] 目的 探索對糖尿病腎病血透患者足部的評估方法以及護理現狀。 方法 選取2016年2—12月在該院進行血液透析治療的糖尿病腎病患者60例,采用測量踝-臂指數和觸摸動脈脈搏對足部血管病變情況 進行評價,采用自擬的調查問卷收集患者是否接受過糖尿病關于足部護理健康指導和足部自我護理能力等相關信息并評價。 結果 43.33%的患者存在足部動脈搏動異常情況,僅48.33%的患者無足部血管病變,30.00%的患者接受過關于糖尿病的健康教育,但未形成系統的學習。 結論 糖尿病腎病血透患者不具備較好的足部護理行為,相關的知識普及和教育力度較弱,需要醫務工作者加強宣傳力度,加大教育普及,促進糖尿病腎病血透患者足部護理水平。
[關鍵詞] 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護理研究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4(a)-0001-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foot evaluation and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diabetic nephropathies hemodialysis. Methods 6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diabetic nephropathies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to Dec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nd the foot vascular lesion was evaluated by measuring the ankle brachial index and toughing the arterial pulse, and the related information of foot nursing health guidance and foot self-nursing ability was evaluated by the self-made questionnaire. Results The abnormal arterial pulsation of foot occurred to 43.33 percent of patients, only 48.33 percent of patients had no foot vascular disease, and 30.00 percent of patients received the diabetic health education but did not form the systematic learning. Conclusion The patients with diabetic nephropathies hemodialysis are not equipped with the better foot nursing behavior, and the related knowledge popularity and education force are weak, and the medical staff should enhance the publicity force, increase the education publicity and promote the foot nursing level of diabetic nephropathies hemodialysis.
[Key words] Diabetic nephropathies; Hemodialysis; Nursing research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飲食習慣和生活作息的不斷改變,慢性代謝性疾病發病率逐年升高,糖尿病與高血壓、高血脂的發病率均逐年提高,且發病年齡出現年輕化的趨勢[1]。糖尿病在臨床上存在多種并發癥,其中糖尿病足部病變發病率較高。臨床研究表明,糖尿病期間出現足部病變可明顯增高患者致殘率和致死率。糖尿病腎病終末期腎衰竭患者需要進行血透治療,此時病程已經較長,患者多伴有多種并發癥,患者好發糖尿病足[2]。為評估糖尿病腎病血透患者的足部病變情況,選取60例2016年2—12月在該院進行血液透析治療的糖尿病腎病患者對相關情況進行評估調查,結果顯示多數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足部病變,相關健康教育普及度較差,患者足部護理能力不高,護理質量較低,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2—12月在該院進行血液透析治療的糖尿病腎病患者60例,其中女性31例,男性29例,年齡34~77歲,平均年齡(62.8±9.4)歲。透析時間3~60個月,平均透析時間(32.5±10.1)個月,糖尿病病程3~27年,平均病程(15.4±9.6)年。全部患者經過該院倫理委員會同意進入研究隊列并知情同意。患者神智清楚,意識正常,可以正常進行語言交流,可以自主完成問卷調查。
1.2 方法
1.2.1 患者接受健康教育指導情況和護理行為 采用自擬的問卷調查收集全部患者進行足部護理行為相關資料。主要內容包括:是否接受過關于糖尿病相關知識教育、一般資料、生活方式、臨床體征、足部自我護理等。以國際通用的糖尿病自我護理行為調查問卷為基礎,選取其中關于糖尿病足自我護理的相關問題進行擴展制定問卷內容,主要包括1周內檢查足部和鞋的頻率、洗腳并晾干,完成1 d記為1分,1周為1個周期,滿分7分。調查問卷要求由患者本人進行填寫,研究過程中共發放問卷60份,回收問卷60份,回收率100%。
1.2.2 下肢血管檢查
①踝-臂指數(ABI):ABI指數定義為踝部動脈(足背動脈或者脛后動脈)收縮壓與肱動脈收縮壓的比值。正常:ABI評分1.0~1.3,包含1.0和1.3;輕度動脈病變:ABI評分0.8~1.0,包含0.8;中度動脈疾病:ABI評分0.5~0.8,包含0.5;嚴重動脈疾病:ABI評分小于0.5;血管鈣化:ABI評分大于1.3。
②下肢動脈搏動觸診:選取脛前動脈、脛后動脈和足背動脈,依據脈搏搏動強弱情況對可能的血管疾病進行評估。
1.3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檢驗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進行分析比較,用[n(%)]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足部護理健康指導情況分析
足部健康指導情況統計,其中定期復查貼40.00%,而只有30.00%,接受過糖尿病教育,詳細見表1。
2.2 患者足部護理情況分析
參加過糖尿病教育的患者足部護理總評分低于未參加過糖尿病教育的患者,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見表2。
2.3 糖尿病足情況評估
從數據中可以看出,AB2評分正常為48.33%,下肢動脈搏動正常為56.67%,詳細見表3。
3 討論
在臨床工作中,針對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患者,治療的重點主要是集中在對血壓、血糖的控制以及對腎臟功能的保護,對于糖尿病并發的足部病變關注度較低[3]。該研究中對患者外周血管的評估結果顯示僅有56.67%的患者下肢動脈搏動正常,甚至6.67%的患者出現了脈搏消失的情況。同時有51.67%的患者足部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管病變,遠高于既往研究中普通糖尿病患者的評估結果。
目前研究認為,糖尿病足的主要誘因包括反復的小傷口損傷和血糖控制不良,給予良好的足部護理可以顯著促進患者預后,明顯減少足部發生潰瘍的可能[4]。該研究中70.00%的患者未接受過糖尿病相關知識的健康教育,78.33%的患者未接受過糖尿病足的相關教育,表現出臨床工作中對相關教育重視程度不夠。同時,表2結果提示在接受了相關教授后進一步的跟蹤工作很不到位,患者并不能有效地改善足部護理質量。
綜上所述,糖尿病腎病血透患者不具備較好的足部護理行為,相關的知識普及和教育力度較弱,需要醫務工作者加強宣傳力度,加大教育普及,促進糖尿病腎病血透患者足部護理水平。
[參考文獻]
[1] 任宏淼.糖尿病腎病的護理體會[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6 (S1):456.
[2] 藺虹麗.護理干預對糖尿病腎病患者遵醫行為的影響[J].糖尿病新世界,2016(15):155-156.
[3] 任智慧.126例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的護理體會[J].中國療養醫學,2013,22(5):441-442.
[4] 張莉,安秀麗,梁麗娜.個性化護理干預對早期糖尿病腎病進展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4,28(6下旬版):2209-2211.
(收稿日期:2017-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