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對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的部署要求,三峽集團結對幫扶云南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深度貧困聚居區。2016年3月12日, 三峽集團就與云南省人民政府簽訂了《支持云南省人口較少民族精準脫貧攻堅合作協議》,協議決定在今后四年,由三峽集團投入資金,幫扶云南怒族、普米族和景頗族三個人口較少民族脫貧攻堅,立志攜手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
這件事云南省委、省政府格外上心,他們把三峽集團的幫扶作為打贏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脫貧攻堅的重要舉措,與三峽集團成立了幫扶協調領導小組,研究決策集團幫扶重大事項,確定幫扶范圍、目標任務、資金分配,制定工作機制,解決推進和督查中的突出問題。
云南省委、省政府和三峽集團領導多次深入幫扶民族聚居區分析致貧原因、研究幫扶措施。三峽集團注重發揮社會扶貧中的主力軍作用,開展以提升智力和增長志氣為主的幫扶行動。集團主要領導深入幫扶地區調研指導工作,并不斷拓展幫扶方式內容,指定三峽集團移民工作局牽頭抓好幫扶工作落實,安排1名干部到云南省扶貧辦掛職、3名聯絡員掛鉤幫扶州市跟蹤推進幫扶工作。從協議簽署的時間來算,一年多的時間,云南的三個人口較少民族脫貧攻堅已經不再是件難事。
數字說明了一切:2016年,三峽集團撥付幫扶資金5億元,全面啟動對3個人口較少民族的幫扶工作。目前,已累計整合資金投入17.6億元,其中三峽集團幫扶資金4.7億元,怒族、普米族、景頗族聚居區1.47萬貧困戶4.98萬貧困人口受益,2016年實現三個人口較少民族的15325名貧困人口脫貧,已建設農村學校6所,技能培訓4000余人次,勞動力培訓轉移2000余人次,資助貧困學生600人,安居房建設7500戶,培養致富帶頭人200人,建設特色旅游村寨27個,扶持農村專業合作社30個,培育特色經濟作物、林果3.6萬畝,發展商品畜1.6萬頭,硬化通村組道路760公里,提升安全飲水工程12個,實施小型農田水利45個,建設農村居家養老服務中心5個,社區服務站10個,標準化農村衛生室5所,推廣太陽能熱水器2400戶,建設農村廁所15個,鄉鎮垃圾、污水處理工程56個,村莊環境治理134個。
怒江灑滿三峽愛
云南怒江州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轄區內的少數民族尤其是“直過區”群眾雖然民族傳統文化絢爛豐富,但自我發展能力較弱,是云南脫貧攻堅的重點和難點地區。三峽集團的幫扶,給這里注入了新的活力。
由于特殊的地理環境、社會發育程度和生產力發展水平,怒江州的怒族、普米族仍然是云南省乃至全國最貧困的人口較少民族。全州4個縣均為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怒族、普米族聚居的15個鄉(鎮)56個村中還有12個貧困鄉(鎮)40個貧困村40670名貧困人口。
一直以來,怒江的貧困牽動著方方面面的心。習近平總書記在云南考察期間,還親切會見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干部群眾代表。
從中央到地方,社會各界對怒江的支持,力度空前。云南省委、省政府也加大扶持力度,在全國、全省率先創建了“整族幫扶”的“獨龍江模式”及“整州扶貧”的“怒江模式”。
近年來,在水電開發建設過程中,三峽集團深入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認真踐行“建好一座電站、帶動一方經濟、改善一片環境、造福一批移民”的方針,積極履行中央企業社會責任,積極參與精準扶貧、定點扶貧、對口支援、企地共建等社會公益活動。三峽集團與云南攜手攻克貧困,讓人口較少民族的百姓看到了脫貧希望。
“聚焦云南省3個人口較少民族精準脫貧工作。這既是我們的政治責任,也是云南省委、省政府交給三峽集團的光榮任務,體現了對三峽集團的支持與信任。”三峽集團總經理、黨組副書記王琳說,“云南扶貧攻堅任務艱巨,三峽集團挺身而出,責無旁貸,我們必須全力以赴,扎扎實實做好扶貧工作,攜手怒族、普米族和景頗族三個人口較少民族群眾共同奔小康。”
目標定下了,腳步也在加快。2016年4月19日,云南省委、省政府在西雙版納召開了“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脫貧攻堅推進會議,正式啟動了幫扶工作。5月29日,云南省扶貧辦與三峽集團在成都簽訂幫扶怒族、普米族和景頗族精準脫貧攻堅捐贈資金撥付協議,第一批幫扶資金已于6月初撥付到11個幫扶縣。
這11個縣,分布在云南麗江、德宏、怒江、迪慶4個州(市),共涵蓋怒族、普米族、景頗族聚居區的212個行政村2.9萬建檔立卡貧困戶10萬貧困人口。三峽集團因地制宜,因族施策,因戶施法,實施能力素質提升、勞務輸出、安居房建設、特色產業培育、基礎設施改善、生態保護等6大工程24個項目,實施精準幫扶,確保精準脫貧。三峽集團積極探索勞動力轉移培訓新模式,計劃在今后三年轉移就業300人。目前,第一批轉移就業怒江州怒族、普米族40人已經到崗,就業后人均年收入將達3.5萬元以上。2016年冬季,三峽集團團委開展暖冬行動捐贈衣物5500件。
此外,三峽集團推動云南形成5家企業集團對口幫扶8個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數民族43萬貧困人口脫貧的新格局,探索了“一個民族一個行動計劃、一個集團幫扶”的云南脫貧攻堅模式。
產業發展的三峽印象
作為專門從事水電開發的大型國有企業,三峽集團在幫助和扶持移民發展生產,提高水庫移民搬遷后的生活幸福感方面積累了很多的經驗。這些經驗,被三峽集團悉數復制到了云南。
三峽集團將支持云南省少數民族脫貧攻堅與自身改革發展戰略相結合,精心做好產業對接工作,實現幫扶資金效益的最大化。三峽集團有關部門多次前往云南省4個市州的怒族、景頗族、普米族脫貧攻堅現場,調研幫扶的云南省三個少數民族脫貧攻堅工作落實情況。與州市縣地方干部會商扶貧“造血”項目方案,重點研究了支持怒江州清潔能源綜合開發利用以及農村電網升級改造規劃工作有關安排,通過產業幫扶帶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助力地方脫貧攻堅針對幫扶的3個人口較少民族封閉落后、發展動力不足、生產生活基礎薄弱、增收渠道單一、生態脆弱等特殊致貧原因,三峽集團堅持扶貧先扶志、確保穩增收、扶貧保生態、強基促脫貧,充分發揮三峽集團在資金、技術、人才和品牌等方面的優勢,結合脫貧標準,積極開展教育幫扶、就業扶貧、旅游扶貧、產業扶貧、生態扶貧、基層黨建扶貧“雙推進”等有效模式和途徑。相繼探索了“合作社+農戶聯戶”“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合作社+大戶+貧困戶”等特色產業發展模式,完善貧困戶利益連接、動態管理、滾動發展機制。針對生態脆弱的少數民族聚居區,積極協助當地政府,組織干部入戶動員,采取配套旅游加工、勞動力轉移、產業基地等幫扶措施,實施生態易地扶貧搬遷。
教育扶貧扶起“智”和“志”
在幫扶過程中,三峽集團還格外重視教育扶貧,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三峽集團的愛心資助讓我有了學費,真是雪中送炭。如果把資助看作是一次又一次陽光照射的溫暖,那么正是這溫暖,把希望和曙光帶到了我們身旁。”2016年的8月19日,楚雄師范學院學生漢慶菊在拿到三峽集團的愛心資助款后激動地說。
當天,來自怒江州貢山縣的106名貧困大學生也像漢慶菊一樣,領到了助學金,圓了他們的大學夢。2016年以來,怒江州使用三峽集團捐贈資金127萬元開展貧困助學活動,助學對象為貢山縣內農村戶籍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大學生,一年以來累計資助全縣140名大學生,為阻止貧困的代際傳遞創造了新經驗。
此次愛心助學活動是三峽集團對口幫扶云南省怒族精準脫貧攻堅的具體措施之一。今后幾年,三峽集團還將把“扶貧先扶智”的理念進一步落到實處,通過支持三個少數民族學校基礎設施建設,組織少數民族娃娃開展暑期夏令營、開展大學生貧困助學等多種形式的活動,著力提升少數民族的教育設施水平和教學條件,開拓少數民族孩子們的視野,培養其熱愛祖國、奮發圖強的高尚道德情操。
抓好黨建促脫貧
為提高扶貧干部的黨性認識、業務能力,加強企地聯系、增進互動互信,開拓視野思路,增強云南省基層黨務干部的民族自豪感和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信心,三峽集團計劃在今后三年舉辦支持云南省少數民族脫貧攻堅基層黨務干部培訓班,第一期培訓班已于2016年6月上旬成功舉辦。
來自云南省的35名少數民族基層黨務干部走出大山、來到三峽工程所在地——宜昌參加黨務培訓活動,培訓班開闊了基層黨務干部的視野,增強了廣大學員的民族自豪感和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信心。本次培訓是企地協作推進精準扶貧幫扶工作的一次創新示范,是三峽集團幫扶行動貼近基層、貼近貧困群眾、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重要體現,也是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務實之舉,是具有鮮明特色的中央企業的黨建創新活動,成效顯著。
“這次培訓學到了不少理論知識和寶貴經驗,這是我今后工作的一劑良方,三峽集團投入巨資幫助川滇兩省脫貧、舉辦本次培訓班,深情厚誼難以回報,唯有用自己的行動,在脫貧攻堅工作中不忘初心,履職盡責”。來自迪慶州維西縣的學員張宗仁在臨別時說道。云南省麗江市玉龍縣九和鄉金普村黨總支副書記、村委會主任楊萬鋒在結業式上賦詩《特少民族感恩頌》:特少民族感黨恩,三峽響應黨精神。精準幫扶六工程,搬出大山志奔騰……。
(供稿單位:云南省扶貧辦、三峽集團移民工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