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代文學作品中有兩種比較受歡迎,一種是紀實文學,另一種是玄幻文學。這源于人們對事物的好奇,希望從別人的故事里映射出自己的人生,找到與作者和主人公之間的關系,也是啟發自己生活的一種途徑。本文將通過紀實文學與社會背景、作者間的關系進行研究,擬得出紀實文學與社會發展的關系。
關鍵詞:紀實文學;社會;現實;影響
作者簡介:楊璐,女,土家族,湖北恩施人,中南民族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東方美學。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23-0-01
一、紀實文學源于現實生活
紀實文學是一種迅速反映客觀真實的現實生活的新興文學樣式,任何一部文學作品都有它的一個寫作背景和內容的社會背景,它也被稱為“報告小說”,是報告文學化的小說,也是小說化的報告文學。
紀實文學需要作者對于生活的親身感悟,不論是寫自己的故事還是敘述他人的故事一定要掌握好故事主線和中心內容,其故事是有血有肉的,能夠與讀者產生共鳴,交代好時代背景,其故事并不雜亂,表述的過程牽動人的心弦,其內容都是真實故事的縮影與回放。它需要作者的真情流露,即使是帶有虛構成分,也是對現實生活的一種展現。
二、紀實文學與當代社會背景
我最近看鄭秀文寫的《值得》,里面用了很多意識流的寫作方法,她將自己的心情直接表達出來,讀起來有些天馬行空,但是貼近作者內心,通過文字與圖片能感受到作為明星行業背后的辛酸,這是揭露行業和作者內心的一種方式。
從《值得》[1]中我們不難看到今天的整個社會背景,城市生活最大特點就是快,明星行業就是不進則退,隨著年紀的增長和作品質量、媒體曝光率都會影響明星的事業。反觀今天大眾認為的明星生活確實不一樣的現象,普通大眾會認為明星是一個光鮮亮麗的行業,生活在鎂光燈下,隨便就能賺到很多錢。但是這里我看到了跟想象不一樣的境況,它直觀地揭露了那些不為人知的艱辛。
有些作品中并不能直接感受到時代背景,是需要間接分析或者對于作者進行理解。比如說在一些旅行日志這樣的文學中,作者記錄的是自己的經歷,一路上的所見所聞,我們看到的都是作者的主觀意圖,但是我們可以從作者出發點和初衷來分析出與社會的背景關系。現今我們在很有規律的生活,兒童時代上學,成年后拼搏事業照顧家庭,年老后安享晚年,而作為人最需要的自由卻被限制了,人們要為自己的生活負責,要重復別人走過的路。這些作品向我們展現了當今單一而枯燥的生活環境,作者意圖通過文字喚醒人們對現代物質生活的另一種看法,我們除了富足的生活還有自己內心的追求與渴望,對大自然的向往和對人性更深層次的探究。
三、電影改編對于紀實文學的必要性
文學的影響是有限的,于是很多作家用其他的方式來擴大影響,比如將作品改變成電影劇本:《可可西里》、《北京奧運與奧林匹克運動》都是文學作品的改編。也有一些作品比如《巴黎圣母院》、《鐵達尼號》等文學作品被改編后更符合人們的品位,經久不衰,影響著幾代人。
這些被改編作品更符合當下社會背景,更容易被接受,但并不是所有的文學作品改編都能成功,王安憶《長恨歌》的改編注定了失敗,其原因在于電影作品和紀實文學有不同的特點,文字表達更能夠讓人們掌握作者的思想路線和中心內容,電影卻跟文學是不同藝術表達,不可能有一模一樣的藝術效果,混亂的改編沒有結合現代人們的價值觀與審美觀反而是一種錯位的行為。
前面提到的紀實文學《可可可西里檔案》和電影版的《可可西里》有著很類似的時代背景——順應人對生態的保護,今天的氣候和生態環境變得非常惡劣,人們生活在地球由于過度的欲望追求已經破壞了地球和大自然的平衡。現在有更多的藝術家和公益家們呼吁保護我們的家園,也就是說保護可可西里符合今天人們的訴求,所以能夠成功改編。紀實文學與紀實電影所描述的區別并不大,故事結構也比較簡單,更容易讓讀者和觀眾的產生共鳴。
順應時代的作品必將會受到更多人的追求,而歷史的紀實文學卻是要給當代人以反思,比如《武則天》、《甄嬛傳》、《羋月傳》都是對紀實作品的再一次改編,這些宮斗信息是今天人與人權力斗爭的縮影,人們從電視中學會了明爭暗斗,也反映出當今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危機。
四、藝術源于生活卻高于生活
“藝術源于生活卻高于生活”我們耳熟能詳,第一個“生活”是現實的生活背景,第二個“生活”是現實生活中的事情。紀實文學作品也不例外,雖然絕大部分內容是由社會背景和主人公故事決定的,經過人們的加工,為了其他因素會進行改編,不會把每一個細節所展現出來。文學作品的高度在于作者要表達思想的高度。
今天很多貪污腐敗的官員、醫德敗壞的醫生、昧著良心創業的店主等等,我們在文學作品中不能夠直白表達出他們的種種行徑,不能夠把細節表達出來,需要我們進行武裝,為了保護受害者,為了把施害者的惡劣行為表達的更具體需要對事件進行選擇性寫作。用不同的寫作方式與讀者溝通,既要讓讀者有一口氣閱讀完的沖動,又要在每一個環境需要與讀者進行內心的溝通,傳播作者心中的真善美。
五、結語
紀實文學有著實際的現實意義,可以讓人們看清社會的現狀并通過文學作品了解不同社會背景下人們的狀態,很多我們不能理解或是沒有接觸的事情都能夠通過這些找到答案。紀實文學作者的思想是這個社會的一種價值觀,希望與讀者產生更多的共鳴來創造美好的生活,把生活美好與邪惡的部分展現給那些對生活充滿幻想的人們,是促進社會進步的一種力量,從不同方面展現社會背景的藝術作品。
注釋:
[1]香港影星鄭秀文2009年的自傳作品。
參考文獻:
[1]張軍,《電影文學評鑒》,山東人民出版社,2015年4月:56頁.
[2]厲子,《可可西里檔案》,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