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衛林
一村富,小幸福;村村富,大幸福。2014年,湖南省麻陽縣建檔立卡貧困村106個,貧困人口87559人,占全縣總人口數的21.6%,脫貧任務十分艱巨。縣委、縣政府牢記“三大歷史使命”,堅持向脫貧攻堅要戰果要民心,提出“連村聯創·抱團攻堅”以黨建促脫貧新思路,并率先在譚家寨鄉試點先行,取得明顯成效。
創新組織體系,組織聯建抱得緊、
連得實、能攻堅
農業產業化程度不高、產品銷售渠道窄、抵御市場風險能力差一直是制約縣域經濟發展的頑瘴痼疾。麻陽以黨的領導為核心,以產業發展為基礎,以組織抱團為紐帶,把支部建在扶貧產業上。聚指成拳、眾志成城、合力攻堅。
一是連村建“總支”。2012年,譚家寨鄉楠木橋村被評為“全國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縣委、縣政府決定發揮先進引領作用,指定譚家寨鄉黨委負責協調附近的竹子坳、吳公橋、黃茶等8個村共同組建聯合黨總支,組織9個村的支部書記到廣州佛山羅南村、重慶九龍坡區白市驛鎮海龍村等經濟強村學習組織建設經驗,解放思想,統一意識。黨總支組建后,鄉黨委書記兼任黨總支書記,全國勞動模范、楠木橋村黨支部書記譚澤勇任黨總支專職副書記,其他8個村支部書記任黨總支委員,各行政村建制、職責不變。
二是產業立“旗手”。根據行政村地域和富民產業分布情況,在組建黨總支的基礎上,成立20個抱團攻堅黨小組,確保產業基地都有黨的組織領導和致富能手,實現了“一產業一小組、一基地一旗幟”的組織建設和產業建設無縫對接。同時,在村與村、產業與產業之間推行“一周一評比、一月一考核、一季一通報”督戰機制,揚鞭奮蹄決戰脫貧攻堅。
三是攻堅選“能人”。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是決定性因素。為妥善解決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村干部慢作為不作為亂作為等問題,縣委在選人用人上,注重把政治素養高、致富能力強、群眾充分信賴的人才選進村“兩委”班子,先后調整聯結抱團9個村的2名村支部書記、3名村委會主任, 實現“軟弱村”“癱瘓村”向“紅旗村”“小康村”轉變,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彰顯。
多元產業發展,產業集群真致富、
不掉隊、能持續
產業發展是核心,脫貧致富是目的。縣委堅持市場導向,尊重市場規律,既注重資源整合又注重培育市場需要、后勁十足的特色產業群。
一是突出“核心產業園”建設。依托楠木橋大學生村官創業園,串聯9個村的扶貧產業種植專業合作社,注冊成立譚家寨鄉“寶庫嶺”扶貧產業園開發有限公司,集約土地2000畝,投入資金800萬元,打造集瓜果、花卉、藥材于一體的核心產業園。到2018年實現收益后,年利潤將達380萬元以上。
二是抓好“一村一產業”建設。堅持連點成線、連片成群、輻射全鄉,立足核心產業園建設,推進9個村扶貧產業全面開花,做到村村都有收入超過10萬元的支柱產業。其中,100畝霞飛中藥材基地、竹子坳村200畝藍莓基地、楠木橋村500畝葡萄基地、黃茶村200畝紅心獼猴桃基地、吳公橋村200畝黃桃基地等,年產值超過1000萬元。
三是走好旅游“新路子”。楠木橋等9個村雖然是偏僻的山區村,但卻有著青山綠水的自然資源。縣委、縣政府引導村黨支部拓寬思路,搶抓“一極兩帶”戰略機遇,積極投入“張吉懷精品生態文化旅游經濟帶”建設,探索走出“民族團結聯誼旅游”新路子,變綠水青山為“金山銀山”。與新疆吐魯番市高昌區艾丁湖鄉也木什村締結“姐妹村”,簽訂葡萄產業區域發展合作協議,并建立100畝“楠也聯誼”葡萄示范基地。目前,9個村共建成四星級休閑農莊2個,民俗文化表演大舞臺3個,累計旅游接待20萬余人次、創收800余萬元。
勇于改革擔當,改革奮進爭先鋒、
破難題、能脫貧
樹挪死,人挪活;僵化死,改革活。縣委堅持問題導向,致力于資金扶持、維護公平正義,想辦法、出點子、做文章。
一是率先開展扶貧小額信貸。金融是經濟發展的血液。圍繞“四跟四走”產業扶貧路子,著力破解產業發展資金瓶頸,精準推進扶貧資金到戶到人到產業,同時探索推行“一授二免三優惠四防控”扶貧小額信貸,保證貧困戶都能貸款創業,實現了扶貧“小資金”撬動金融“大資本”。2014年以來,全縣累計發放扶貧小額信貸2.1億元,其中為譚家寨鄉646戶貧困戶發放小額貸款資金2163萬元。
二是創新“互聯網+扶貧監督”。為了精準“拍蒼蠅”、嚴防“微腐敗”,麻陽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探索建立“互聯網+監督”平臺。特別是針對扶貧領域難點熱點問題,專門設立“扶貧信息”模塊,開辟了“互聯網+扶貧監督”新領域,為精準扶貧加裝“瞄準鏡”。為給“連村聯創·抱團攻堅”營造良好政治生態,率先在楠木橋村安裝2臺終端查詢機,保障群眾的知情權、監督權,實現“陽光扶貧”。自2016年1月“互聯網+監督”平臺運行以來,全縣清退不符合條件貧困人口3300人,包括聯結抱團9個村的103人。
三是“e+黨建”電商助脫貧。探索創建“e+黨建”模式,組織農業公司、合作社、家庭農場與農業大戶參與,在楠木橋村建立電子商務平臺,開通銷售網店。2014年,懷化市知名農產品電商、譚家寨籍黨員管長偉,利用自己的互聯網銷售渠道,與32戶貧困戶簽訂水果銷售協議,訂單銷售20萬斤,解決了滯銷難題,被群眾親切地稱為“發財管家”。2016年5月22日,組織舉辦2016懷化精準扶貧·媒體電商產業發展麻陽特色產品考察對接會”,阿里巴巴集團、淘寶、快樂購等近百家媒體電商云集參觀“連村聯創”核心扶貧產業園,網上簽約訂單3000余份,銷售金額上百萬元,讓農產品真正搭上“電商快車”。
近三年來,通過“連村聯創·抱團攻堅”黨建促脫貧,譚家寨鄉9個村人均收入增收3000多元,貧困人口從6400人減少到2383人,穩定脫貧4017人。
(作者系湖南省麻陽苗族自治縣縣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