闕政
“豎琴讓我懂得更關(guān)注音樂的細節(jié),它具有獨特音色和強大的表現(xiàn)力,不僅可以表達氣勢磅礴,還能表現(xiàn)細膩婉約。我很注重這種廣闊的音域,尤其喜歡用它彈奏柔和的音樂。”凱瑟琳·西奧奇說。

炎炎夏季,動輒40度的氣溫在挑戰(zhàn)著申城100多年來的紀錄。就在如此燥熱的仲夏之夜,“走進大劇院——漢唐文化國際音樂年”攜手美國國際豎琴大賽金獎得主及漢唐文化獎得主,漢唐文化青年藝術(shù)家凱瑟琳·西奧奇(Katherine Siochi),在中國開啟了她的豎琴獨奏巡演,“仲夏夜的詩篇——豎琴獨奏音樂會”如同涼風過境,一洗苦夏的燥熱。
為什么獨愛豎琴
其實,豎琴的演奏、普及,以及教育,在中國都還處于起步階段。而“漢唐文化國際音樂年”自從2013年第一屆開始,就大力推廣豎琴,安排豎琴專場音樂會,為中國的豎琴演奏發(fā)展搭建了有效的平臺。
2014年,時任法國巴黎國家歌劇院首席豎琴演奏家埃馬紐埃爾·塞松,曾受邀首次前來上海舉辦獨奏音樂會。2014年至2016年,法國莉莉·拉斯金國際豎琴大賽冠軍柯琳·佳捷、以色列國際豎琴大賽冠軍陳妤穎,都先后成為漢唐文化青年藝術(shù)家,并成功在中國多座城市舉辦獨奏音樂會。
而今年7月29日至8月3日,凱瑟琳·西奧奇將先后在上海、寧波、西安進行豎琴獨奏巡演,在這一過程中,廣大的中國觀眾將有機會接觸更多世界樂壇的新聲,欣賞到豎琴的別樣魅力和演奏家的精湛技巧,讓古典音樂的動聽旋律流淌更遠。
凱瑟琳·西奧奇9歲的時候就開始彈豎琴?!拔耶敃r已經(jīng)學了一段時間的鋼琴,但是想換一種樂器學習。我媽媽恰好從她的一個朋友那里了解到當?shù)匾粋€有名的豎琴老師。我被豎琴吸引了,因為它和鋼琴有類似的地方,但不同的是,豎琴在管弦樂演出中演奏得更多?!?/p>
因為學豎琴之前就有鋼琴基礎(chǔ),所以剛開始學的時候,她的進步很快。“但當時我的樂理知識超過了我的彈奏技能。我可以完整地識譜,也可以在豎琴上彈奏曲子,但這并不代表我的技能足以讓我把控這首曲子。我彈出來的音色不那么干凈,而且也可能傷到自己的手。彈了幾年之后,我又回過頭去彈一些比較簡單的曲子,用這樣的方法提升我的演奏技巧。” 凱瑟琳·西奧奇說,“我在2011年進入茱莉亞音樂學院學習,但在其他彈豎琴的同學面前,我的自信開始動搖。他們彈得比我好,我感到很自卑。我開始懷疑自己,甚至覺得自己不該被學校錄取。還好我利用這個挑戰(zhàn)激勵自己,更加努力練習,認真學習同學的演奏技巧,把他們掌握的東西用到我自己的演奏中來。在茱莉亞學院的求學是我成為豎琴演奏者的一段很重要的經(jīng)歷?!?/p>
為什么獨愛豎琴?凱瑟琳·西奧奇回答說:“因為豎琴讓我懂得更關(guān)注音樂的細節(jié),豎琴具有獨特音色和強大的表現(xiàn)力,不僅可以表達氣勢磅礴,還能表現(xiàn)細膩婉約。我很注重這種廣闊的音域,尤其喜歡用它彈奏柔和的音樂。豎琴具有極大的表現(xiàn)潛力,可以拉近與觀眾的距離,使我們共同體驗音樂的魅力。豎琴也讓我有了一個表達途徑,用優(yōu)美的方式表達我內(nèi)心最柔軟最本真的想法?!?/p>
美國國際豎琴大賽于1989年成立,每三年舉辦一屆,如今已是世界三大頂級豎琴大賽之一。賽事宗旨是希望通過豎琴演奏、教育和當代音樂訓練,幫助優(yōu)秀的豎琴演奏家攀登豎琴藝術(shù)的高峰。而凱瑟琳·西奧奇是這場世界級的大賽創(chuàng)辦以來,第一位獲此殊榮的美國豎琴手。
在此之后,她又獲得了“漢唐文化獎”,并有機會在中國舉辦獨奏巡演音樂會。“那是我人生中最激動的時刻。包括漢唐文化獎在內(nèi)的賽事和機構(gòu)為我頒發(fā)如此重大的獎項和榮譽,我倍感榮幸。這真是太令人興奮了!能有機會參加國際演出,我感到十分驚喜。至今我一直在美國演出,從來沒有在別的國家演奏豎琴,能有機會在如此廣泛的地區(qū)表演真是美夢成真。”此次巡演,漢唐文化特意選取了上海、寧波、西安,這幾個體現(xiàn)中國不同地域傳統(tǒng)文化且歷史悠久的城市,讓凱瑟琳在把豎琴音樂帶給中國觀眾之余,也親身體驗原汁原味的中國文化。
挑戰(zhàn)難度巔峰的一場演出
而在體驗中國文化的同時,凱瑟琳·西奧奇也將演繹不同時代多種風格的曲目,將豎琴之美帶給中國的觀眾。
據(jù)悉,“仲夏夜的詩篇——豎琴獨奏音樂會”的開場曲目選用了法國著名豎琴作曲家昂立耶特·赫妮耶的《幻想敘事曲》,生動再現(xiàn)美國作家埃德加·愛倫·坡的短篇小說《泄密的心》,用音符呈現(xiàn)惡與善的矛盾。
本場音樂會還選取了多位印象派大師們的著作,包括德彪西的三首作品:《敘事曲》《歐石楠》《浪漫圓舞曲》,以及拉威爾《鵝媽媽組曲》中的《瓷娃娃的女王》。以豎琴清麗而縹緲的音色,展現(xiàn)印象派獨有的藝術(shù)特色。
改編作品也將在音樂會上大放異彩。兩首肖邦改編作品《降b小調(diào)夜曲》《練習曲“風弦琴”》,呈現(xiàn)肖邦的浪漫與自由,改編自我國傳統(tǒng)民樂作品《春江花月夜》的豎琴作品,則展現(xiàn)豎琴獨特的演奏效果。卡洛斯·薩爾澤多的《閃耀》將作為音樂會的壓軸曲目亮相,這部作品以其高難度的演奏難度著稱,甚至需要演奏者使用指甲奏出不同音色以及大量泛音,也因此被豎琴演奏者視為難以逾越的高峰。
而本場音樂會的亮點之一,還有原創(chuàng)曲目《升華》——它不僅是第五屆美國國際豎琴作曲大賽的冠軍作品,作曲者也正是演奏者凱瑟琳·西奧奇的哥哥杰里邁亞·西奧奇(Jeremiah Siochi)。
“我哥哥在創(chuàng)作《升華》時,腦子里有一個明確的念頭,就是要推翻豎琴音樂的程式。樂曲摒棄了典型的和聲伴奏、滑音式演奏以及其他豎琴演奏中常見的概念,創(chuàng)造出一種節(jié)奏感和緊張感。作品采用13拍的節(jié)奏范式,在開場的第一個13拍中,僅出現(xiàn)指節(jié)敲擊聲板的聲音,這個節(jié)奏不斷重復,但逐步被樂句取代,最終完全過渡到琴弦彈奏。樂曲在中段呈現(xiàn)出流暢而熱情洋溢的旋律,而不再出現(xiàn)敲擊聲。隨后出現(xiàn)一段尤為優(yōu)美的旋律,音樂變得抒情安寧,與隨后出現(xiàn)的急促節(jié)奏形成對比。樂曲漸入尾聲時,富有節(jié)奏感的旋律愈加明顯,敲擊聲再次出現(xiàn),最終以強勁有力的旋律收尾。整首樂曲的和聲和節(jié)奏都明顯借鑒了爵士元素。”凱瑟琳·西奧奇解釋說,“曲名‘升華是一個心理學術(shù)語,指某些不被接受的想法最終得到社會的認可。就這首曲目而言,‘不被接受的想法是指在豎琴聲板上進行一連串的敲擊。但杰里邁亞將這種想法在演奏中逐步呈現(xiàn),最終使樂曲回歸到人們熟悉的豎琴音樂。練習時最困難的一件事就是敲擊聲板。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每當我練習這首曲子時,我的指關(guān)節(jié)就非常酸痛,彈完曲子后手就變得紅腫。還好我現(xiàn)在完全適應(yīng)了這種敲擊,這種不適再也沒有發(fā)生。一件有意思的事是,在這首曲目結(jié)尾的地方,我要用一個硬幣撥弄鋼弦,使它發(fā)出獨特的聲音。有次在演奏這首曲子時,我忘了帶上這枚硬幣,所以只能跑下臺找一枚硬幣回來再繼續(xù)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