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敏

摘 要:本文以《紅樓夢》為語料,查找出62例單音節(jié)動詞“教”,對其進行語法和語義分析,根據“教”的語義類型,分別對其進行語法研究,探討不同義項下“教”的語法特征。
關鍵詞:《紅樓夢》;教;語義;語法
[中圖分類號]:H1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23-0-02
不同的動詞帶相同種類的賓語,相同的動詞在不同的語境下卻可以進入不同的句型句式,甚至同一動詞有時可帶賓語有時不帶賓語,這一奇妙現象引起了不少研究者的興趣。最近剛好在讀《紅樓夢》這部語言風格以白話為主,夾雜著文言和韻文成分的經典著作,筆者試圖從《紅樓夢》中以“教”字為例來一探究竟。
通過閱讀發(fā)現,“教”可帶兼語也可帶雙賓語,或者后接一個復雜的句式。通過手動查找可知,“教”字在《紅樓夢》前八十回中共出現143次,其中雙音節(jié)動詞“教育”、“教訓”等和名詞“教習”、“教”等出現81次,單音節(jié)動詞“教”出現62次。本文將把這62例作為研究的重點,根據不同的義項,來判斷“教”這一動詞的語法功能。
一、《紅樓夢》中動詞“教”的語義分析
《說文解字》曰:“教,上所施下所效也”,本義為動詞,釋為訓導孩子作算術,引申為導致、叫、使、讓,現代漢語大詞典中,動詞“教”有三個義項,①把知識或技能傳授給人;②教育,教導;③吩咐,使,讓。無論是《說文解字》還是現代漢語大詞典對“教”的解釋都以動詞為主。研讀這62個“教”字例句,我們將采用現代漢語大詞典的義項分類,其中義項①有26例,義項②有2例,義項③有34例。
二、《紅樓夢》中動詞“教”的語法分析
通過其語義分析可知,“教”字語義豐富,用法亦不同。下面將從語義分類出發(fā),分析同一義項下“教”的語法特征。
1.含“把知識或技能傳授給人”意的“教”
此義項下,“教”后可接雙賓語、名詞性賓語、謂詞性賓語或構成兼語句式。如:
(1)狗兒笑道: “不妨,我教你老人家一個法子:你竟帶了外孫子板兒,先去找陪房周瑞,若見了他,就有些意思了。這周瑞先時曾和我父親交過一件事,我們極好的。” (第六回)
此例中,“教”后面分別帶了兩個賓語,即主語+“教”+賓語1+賓語2,其中,賓語1一般指人,賓語2一般指物,“我教你老人家一個法子”中,“你老人家”是賓語1,“一個法子”是賓語2,主語把賓語2告訴賓語1,使賓語1獲得信息,“教”在此類例句中屬于典型的通報信息類雙賓動詞,在文本中共出現8次。除去典型的雙賓語外,“教”還有一種特殊的用法,如:
(2)一語未了,忽見湘云走來,手里拿著一張當票,口內笑道:“這是個帳篇子?”黛玉瞧了,也不認得。地下婆子們都笑道:“這可是一件奇貨,這個乖可不是白教人的。”(第五十七回)
此例句“這個乖可不是白教人的”意為“這件事可不是白教你的”,這個句式是常用句型“教你個乖”的變形,相當于“不是白教你個乖”,將“這個乖”賓語前置,強調了“這個乖”的獨特性,突出地下婆子們的得意與湘云的無知,從而構成鮮明的對比。
“教”+名詞性賓語,此時,“教”為典型的名賓動詞。在《紅樓夢》中共出現了6次,如:
(3)鳳姐兒也笑說:“好祖宗,教給我罷。(第四十回)
“教”+VP這一句式,僅在《紅樓夢》中出現1次。如:
(4)那時薛姨媽另遷于東北上一所幽靜房舍居住,將梨香院早已騰挪出來,另行修理了,就令教習在此教演女戲。(第十八回)
由“教”構成的兼語句式,在《紅樓夢》中共有6例,如:
(5)吃畢藥,只見窗外竹影映入紗來,滿屋內陰陰翠潤,幾簟生涼。黛玉無可釋悶,便隔著紗窗調逗鸚哥作戲,又將素日所喜的詩詞也教與他念。(第三十五回)
(6)遂教美女習騎射。秾歌艷舞不成歡,列陣挽戈為自得。(第七十八回)
例(5)(6)“教”(+介詞)+N+VP,“教與他念”中的“他”既作“教”的賓語,又作動詞“念”的主語,是個兼語,“教美女習騎射”中“美女”是“教”的賓語同時也是謂詞性短語“習騎射”的主語,“美女”也是兼語,因而 “教”是個兼語動詞。
“教”的特殊用法,共有四例。如:
(7)只見王夫人翻身起來,照金釧兒臉上就打了個嘴巴子,指著罵道:“下作小娼婦,好好的爺們,都叫你教壞了。”寶玉見王夫人起來,早一溜煙去了。(第三十回)
(8)你不聽我的話,反叫這些人教的歪心邪意,狐媚子霸道的。自己不尊重,要往下流走,安著壞心,還只管怨人家偏心。(第二十回)
(9)因喝命:“快敬酒賠罪。”兩個孌童都是演就的局套,忙都跪下奉酒,說:“我們這行人,師父教的不論遠近厚薄,只看一時有錢有勢就親敬,便是活佛神仙,一時沒了錢勢了,也不許去理他。(第七十五回)
(10)黛玉笑道:“既要作詩,你就拜我作師。我雖不通,大略也還教得起你。” (第四十八回)
前三例看似是“教”直接加補語,實則是將名詞性賓語前置為一個獨立成分,構成一種沒有“被”字或“把”字標準的被動句式或“把”字句式,還原句型相當于“好好的爺們都被你教壞了”、“你不聽我的話,反被這些人教的歪心邪意”、“師傅把我們這行人教得不論遠近厚薄”,被動意由原文中的“叫”字所體現,當“叫”與“教”同時出現在一個句子當中時,則必須把“教”的對象前置,構成被動語態(tài)。例(10)中,“教+得起+你”是能性述補結構“V得/不起+O”的一個個案,表示"動作發(fā)出者在主觀上是否具備實現(或承受)某種動作的能力或條件"的語法意義,此例句中,“教”這一動作發(fā)出者為黛玉,“教”的對象為此句中的賓語 “你(香菱)”,主觀而言,黛玉具備足夠的能力來教香菱學詩,因而是肯定性的能性述補結構。在句法組配方面,動詞V的動作“教”和具體的賓語O“你”能夠組合成“教你”這一動賓結構,所以,動詞的動作性與賓語的具體性對V與O進入該結構的語義搭配具有重要影響。
2.含“教育、教導”意的“教”
此義項的“教”在《紅樓夢》中僅出現2例。如:
(11)別門不知,只說這寧,榮二宅,是最教子有方的.(第二回)
(12)當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養(yǎng)身,云飯后務待飯粒咽盡,過一時再吃茶,方不傷脾胃.今黛玉見了這里許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隨的,少不得一一改過來,因而接了茶。(第三回)
此“教”一是出現在四字成語中,一是出現在復句中,看似二者結構相差甚遠,實則相似,概括其核心為“教+子/女+謂詞性成分”,其中,“教”的對象是“子/女”,是晚輩,“教”的動作的發(fā)出者是長輩,符合教育這一語義的實質特征。
3.含“吩咐、使、讓、叫、致使”意的“教”
此義項的“教”有28例后接兼語句式,3例出現在文言語體中,還有3例后接一個謂詞性成分,表被動意。如:
(13)聽見尤氏問他有知道好大夫的話,連忙答道:“我們這么聽著,實在也沒見人說有個好大夫。如今聽起大奶奶這個來,定不得還是喜呢。嫂子倒別教人混治。倘或認錯了,這可是了不得的。”(第十回)
(14)寶玉著了急,向前攔住說道:“好妹妹,千萬饒我這一遭,原是我說錯了。若有心欺負你,明兒我掉在池子里,教個癩頭黿吞了去,變個大王八,等你明兒做了‘一品夫人病老歸西的時候,我往你墳上替你馱一輩子的碑去。”(第二十三回)
(15)馮紫英笑道:“從那一遭把仇都尉的兒子打傷了,我就記了再不慪氣,如何又揮拳?這個臉上,是前日打圍,在鐵網山教兔鶻捎一翅膀。” (第二十六回)
以上三例均符合“教”+N+V句式,由“教”引出主動者,表示被動意義,與前文中含“把知識或技能傳授給人”意里面的被動意不同,前者被動由“叫”體現,而這三例中直接由“教”體現。
(16)不知風雨幾時休,已教淚灑窗紗濕。(第四十五回)
(17)洞賓呵,您得了人可便早些兒回話,若遲呵,錯教人留恨碧桃花。(第六十三回)
(18)聽寶玉說道:“女兒悲,青春已大守空閨。女兒愁,悔教夫婿覓封侯。女兒喜,對鏡晨妝顏色美。女兒樂,秋千架上春衫薄。”(第二十八回)
以上三例的“教”明顯用于文言語體,例(16)擬《春江花月夜》的格式,與原文對仗工整,富有韻律,體現了文本語言處于文言和白話的過渡時期的特點。
此義項下余下的28例,符合“教”+NP+VP句式, “教”與VP之間有前因后果的邏輯關系,又因“教”具有“使令、致使”意,我們把它歸為使令類兼語動詞。如:
(19)剛到了院中,只見寶玉進門來了,笑道:“好妹妹,你昨兒可告我了不曾?教我懸了一夜心。”(第二十七回)
(20)于是大家商議妥帖,平兒帶了他兩個并芳官往前邊來,至上夜房中叫了五兒,將茯苓霜一節(jié)也悄悄的教他說系芳官所贈,五兒感謝不盡。(第六十一回)
例(19)中,“教”僅表示“致使”的含義,沒有實在的動作意義,是主語對兼語產生的抽象的影響,我們把這一類稱致使類兼語動詞,在文本中共出現24例。例(20)中的“教”,除了表示“致使”的含義外,還有實在的動作意義,是非致使類兼語動詞,在文本中共出現4例。從句法研究上來看,“教”+NP+VP這一句式中,NP絕大多數是人稱代詞,少部分稱謂詞,還有一例省略的情況。VP結構多樣,可以是動賓,可以是狀中,也可以是并列和中補,或者僅僅是單純的名詞或形容詞,但統(tǒng)計來看,以動賓結構占主導地位。
本文根據“教”不同的義項對其后接成分作了句法分析,可知:“教”既可以是名、謂賓動詞也可以是雙賓動詞和兼語動詞,還可用于特殊句式,達到“被”字句或“把”字句的效果,在文本中所用次數如下表:
綜合其義項統(tǒng)計,“教”在《紅樓夢》中用作兼語動詞的次數達到35次,使用頻率超過50%,由“教”構成的兼語句式是高頻使用句式。
參考文獻:
[1]范曉.三個平面的語法觀[M].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6.
[2]邢欣.現代漢語兼語式[M].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4.
[3]陳建明.論兼語式和一些有關句子分析法的問題[J].中國語文,1960(03).
[4]程琪龍.致使概念語義結構的認知研究[J].現代外語,2001(02).
[5]成鎮(zhèn)權.再談“兼語式”[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7(06).
[6]李敏.現代漢語雙賓式的再認識[J].語言教學與研究 ,2007(06).
[7]李敏.雙賓動詞的詞匯語義和雙賓句式的語義互動[J].世界漢語教學,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