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煜
社工參與涉青少年家事案件的調解,以保護青少年權益,建設多元化的糾紛解決體制,這是共青團上海市委與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攜手的創制。
上海的初三女生小T沒有想到,就在自己馬上要面臨中考時,母親會到法院起訴要與父親離婚。她內心希望父母不要分開,但在強勢的母親和平時很少溝通的父親面前,她不知道可以做些什么。在她迷茫之時,青少年事務社工找到她,與她溝通,在細致了解她家庭情況的基礎上,指導她為父母關系的緩和做出自己的努力。最終,在這場家庭糾紛中,小T的權益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護。
社工參與涉青少年家事案件的調解,以保護青少年權益,建設多元化的糾紛解決體制,這是共青團上海市委與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攜手的創制。
給孩子賦能
第一時間從上海市靜安區法院少年庭接到小T父母離婚案件的材料時,莫菲看到這份訴狀寫得非常簡單:小T的母親吳某認為與丈夫夏某6年沒有溝通,感情破裂,請求法院判決離婚,主張女兒的撫養權歸自己。
作為靜安區青少年事務社工的莫菲,在法院觀察到吳某非常強勢地主張要離婚,一直在指責夏某;而夏某木訥少言,但認為自己并沒有什么錯,不愿意離婚。在調解中雙方都希望能得到孩子的撫養權。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導意見,離婚案件審理中,關于子女撫養權的歸屬要征求10周歲以上的子女本身的意見。當莫菲和小T單獨聊天時,小T雖然數落父親的種種不好,但也感受到了父親對自己的愛——平時少言寡語的父親在每個月只有600元生活費的條件下,還節省下200元給她作零花錢;父親生病期間沒有得到很好的照顧,但還是每天接送她上學,在接送中電動車被盜了,為了及時接送到她,還向鄰居借錢買了新車。小T表示其實不想讓父母離婚。
最終,在莫菲和同事進一步的心理疏導和溝通下,母親吳某作出了撤訴的決定。而小T也在事后順利地通過了中考。
為當事人賦能,是社工參與家事案件調解很重要的職責。社工的角度認為,當事人尤其是未成年人并非“無能者”,調解工作要促進其自身功能的發揮,加速家庭缺失環節的愈合。“我們要幫助孩子用自己的心和眼睛去看待父母,去感受與父母之間的感情。孩子有了一定的話語權,這在家事糾紛案件的解決過程中會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莫菲對《新民周刊》說。
結案后,盡管在法院的家事調解工作告一段落,莫菲依然與小T及其家人保持著聯系,并通過回訪的形式,了解到小T父母的爭吵少了,雖然彼此還有一些生活中的矛盾存在,但是家人已經能夠在一起吃飯、生活,家庭變得穩定了。她說,社工秉承自己的專業和服務,將繼續關注這個家庭,也將關心未成年人的成長和發展。
抹平社會縫隙
如同小T的案例展示的,社工參與青少年家事案件的庭前調解,讓法院的判決與社工的調解“剛柔并濟”,上海是近年來在全國最早進行試點的地區之一。
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少年庭相關負責人介紹:近些年,家事案件數量逐年上升、類型趨于復雜多樣、矛盾化解難度加大,青少年事務社工參與涉未成年人家事案件的調解,是構建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建設和諧家庭和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重要舉措。
為此,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和共青團上海市委經過充分協商,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要求,于2016年上海市重點青少年群體工作推進會上簽訂了合作備忘錄。社工參與調解的案件范圍主要是涉及未成年人的離婚糾紛、撫養糾紛、監護權糾紛、探望權糾紛、親子關系糾紛、收養關系糾紛、繼承糾紛等。
一年中,此項試點在靜安和普陀兩區法院進行。靜安區的試點注重事前調解,在法官的指導下全年共參與家事案件調解工作196件,促進80后、90后離婚當事人和解撤訴以及調解成功率達到55.4%,積極總結家事調解工作經驗、完成優秀案例7例。普陀區的青少年事務社工共參與獨立調解9例,成功8例;提供社會調查報告10例,參與開庭2次、作為探望監督人3例。
在今年的7月21日,上述兩家單位又簽訂了《關于進一步規范和完善青少年事務社工參與涉未成年人家事案件糾紛解決機制的合作協議》,全面推動社工參與家事案件調解、家事調查、心理輔導和回訪觀護,參與法院從2個擴展到9個
上海市青少年服務和權益保護辦公室副主任許貝寧表示,社工作為代表社會立場的第三方力量介入青少年家事案件的調解,有助于優化青少年成長環境。在工作中,社工秉持著“青少年利益最大化”的原則,將自身定位為“社會觀護員”。
以“維護青少年利益最大化”為例,在普陀區的一個案例中,有一個兩歲孩子的家庭訴訟離婚,作為原告的女方除了主張對孩子的撫養權外,提出了一系列的經濟補償要求;但男方除了答應離婚外,其他的完全不愿接受。參與調解的普陀青少年事務社工張國蓉成功地讓雙方把焦點從賭氣、經濟要求轉移到“婚姻關系結束后,如何做對孩子更好”上來,最終雙方雖然依然離婚,但在孩子的撫養費和探視權上達成了對孩子有益的調解協議。
“這是司法體制改革與維護青少年權益的一次很好的契合。”華東政法大學婚姻家事法與婦女權益保護法研究中心主任李霞教授表示,社工參與青少年家事案件的調解,這樣的做法應該更快速推廣,以做到與國際接軌。她表示,社工是具有較強的專業能力的人士,如在心理學、婚姻家庭、特殊護理等領域都有專長,政府可以更多考慮購買他們的專業服務,激勵更多人參與其中。
對此,上海市綜治委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專項組組長、共青團上海市委書記王宇表示,市綜治辦牽頭出臺政策,正在進一步完善青少年事務社工職業晉階和酬薪體系。計劃到2020年,上海各區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專項組按照社工數量與重點青少年群體總數不低于1:100的比例,有步驟、分階段地完成青少年事務社工配備。
李霞還表示,在輔助司法領域,社工還有很多其他可以參與的拓展空間,例如反家暴、老年人維權、女童保護等。“社工的力量就像水泥、潤滑劑,抹平社會這棟建筑的縫隙和邊邊角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