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萍

[摘要] 目的 分析妊娠期糖尿病的臨床治療與妊娠結局的關系。方法 收取該院12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收取時間在2016年1月—2017年2月,并將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a組、b組、c組3組,a組患者實施單純飲食治療,b組患者實施飲食控制聯合胰島素治療,c組患者不實施任何治療,將3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助理后的各項指標進行對比。結果 a組、b組、c組3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重度窒息、圍生兒死亡、巨大兒發生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c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剖宮產率、產后大出血、羊水過多、妊娠高血壓疾病發生率高于a組、b組患者(P<0.05)。結論 通過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實施合理的治療,有效控制患者血糖,能顯著改善患者妊娠結局,降低各種并發癥,值得進一步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 妊娠期糖尿病;臨床治療;妊娠結局
[中圖分類號] R5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4(a)-0056-02
妊娠期糖尿病主要是指在妊娠期間首次發生的糖尿病,近年來,該種疾病發生率不斷增加,多數患者無顯著癥狀,在空腹時血糖均為正常情況,易導致延誤治療以及漏診情況發生[1-2]。因此,該院對妊娠期糖尿病的臨床治療與妊娠結局的關系進行分析選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12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取該院12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收取時間在2016年1月—2017年2月,并將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a組、b組、c組3組。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符合妊娠期糖尿病診斷標準,②所有患者均為女性。排除標準:①不接受治療患者,②伴有精神疾病患者。a組患者;年齡在20~30歲之間,患者平均年齡為(25.01±1.23)歲。b組患者;年齡在21~30歲之間,患者平均年齡為(2.45±1.07)歲。c組患者;年齡在22~31歲之間,患者平均年齡為(2.05±1.17)歲。上述a組、b組、c組3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各項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能夠實施對比。
1.2 方法
1.2.1 診斷標準以及篩查方式 口服50 g葡萄糖后、1 h血糖≥7.8 mmol/L為陽性,口服75 g葡萄糖進行糖耐量試驗,患者服用后或者空腹3、2、1 h的血糖值分別為8.0、9.2、10.5、5.6 mmol/L,上述指標有2項以上達到時,均可診斷為妊娠期糖尿病[3]。
1.2.2 治療方式 a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實施單純飲食治療(應保障患者的必需飲食,維持血糖水平正常,根據患者血糖、孕周、標準體重計算患者總熱量,其中蛋白質約為25%、糖類約為45%、脂肪約為35%,實行少量多餐制度,每周復查患者的空腹血糖值,將患者空腹血糖值理想標準設定為3.4~5.5 mmol/L之間)。b組患者實施飲食控制方式和a組相同,再采用胰島素治療(在患者早餐、中餐、晚餐前給予患者皮下注射普通胰島素,最開始給予患者注射小劑量,根據患者血糖水平對胰島素用量進行調整,待患者血糖水平得到控制后,給予患者采用中效胰島素,進行皮下注射)。c組患者不實施任何治療。
1.2.3 檢測方式 血糖監測:在患者治療5 d后對患者空腹、三餐后血糖進行復查,若患者血糖控制情況較為理想,應將其復查時間改為1次/周,直至患者分娩,對采用胰島素進行治療的患者,應監測患者水平調整患者胰島素用量,預防低血糖情況發生[4]。
監測胎兒成熟度:對于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若患者伴有妊娠合并癥情況,應提前終止患者妊娠,對患者實施羊水震蕩試驗,了解患者胎肺成熟度后,對于未成熟患者,應將10 mg地塞米松注入羊膜腔內,促進患者胎肺成熟[5]。
胎兒宮內安危監測:在患者孕32周后囑咐患者每日自行測量胎動,在孕34周后應每周對患者進行胎心監護,在必要情況,每隔2周對患者進行B超檢查,監測患者體內胎兒情況[6]。
1.3 觀察指標
將a組、b組、c組3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療后的低血糖、重度窒息、圍生兒死亡、巨大兒發生率進行對比。將a組、b組、c組3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療后的剖宮產率、產后大出血、羊水過多、妊娠高血壓疾病發生率進行對比。
1.4 統計方法
該次研究均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分析和處理數據,a組、b組、c組3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療后的各項指標進行相關統計處理,研究中計數資料使用[n(%)]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各項指標
a組、b組、c組3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重度窒息、圍生兒死亡、巨大兒發生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2.2 對比各項指標
C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剖宮產率、產后大出血、羊水過多、妊娠高血壓疾病發生率高于a組、b組患者(P<0.05),如表2所示。
3 討論
研究顯示,多數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早期無明顯癥狀,易發生漏診情況,若未對患者實施有效的治療方式,易引起多種產科并發癥。50 g糖篩查簡單易行,服糖后1 h血糖≥7.8 mmol/L后再實施OGTT試驗,能避免患者受到不必要的痛苦,易于接受。待患者確診為糖尿病之后,再對患者血糖水平進行控制,通過對患者實施不同的治療均能取得不同的效果。
該院將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為a、b、c 3組進行治療,根據研究顯示,采用飲食控制聯合胰島素治療的患者,其圍生兒結局以及各種并發癥發生率均優于其他兩組患者,其主要因素為:通過對患者血糖進行控制,待患者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后,能顯著避免剖宮產率、產后大出血、羊水過多、妊娠高血壓疾病發生率、低血糖、重度窒息、圍生兒死亡、巨大兒發生率等情況發生,由此證明,血糖控制能顯著改善妊娠結局[7-8]。
經研究表明,a組、b組、c組3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重度窒息、圍生兒死亡、巨大兒發生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C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剖宮產率、產后大出血、羊水過多、妊娠高血壓疾病發生率高于a組、b組患者(P<0.05)。
綜上所述,通過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實施合理的治療,有效控制患者血糖,能顯著改善患者妊娠結局,降低各種并發癥,值得進一步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關秀娟.妊娠期糖尿病臨床治療及其對妊娠結局的關系研究[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5(9):19-20.
[2] 謝胡飛.妊娠期糖尿病的臨床治療與妊娠結局的關系分析[J].醫藥前沿,2015,2(7):109-110.
[3] 呂志輝,周巧蓮,楊卓加,等.妊娠期糖尿病合并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對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國綜合臨床,2015,31(7):653-655.
[4] 董琳.淺析妊娠期糖尿病的臨床治療與妊娠結局的關系[J].大家健康,2017,11(1中旬版):188-189.
[5] 周曉秋.綜合治療妊娠期糖尿病對妊娠結局的影響[J].醫藥前沿,2014,5(32):77-78.
[6] 冉曉釵.妊娠期糖尿病對妊娠結局的影響作用分析[J].醫學信息,2014,4(36):80.
[7] 路慧玲,王宗云,張艷,等.嚴格血糖控制對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妊娠結局的影響[J].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 15(6):135-137.
[8] Chen KH,Chen LR,Lee YH,et al.The Role of Preterm Placental Calcification in High-Risk Pregnancy as a Predictor of Poor Uteroplacental Blood Flow and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J].Ultrasound in Medicine and Biology,2012, 38(6):1011-1018.
(收稿日期:2017-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