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玲

[摘要] 目的 探討老年糖尿病患者骨折手術前后的護理方案。 方法 收集該院糖尿病老年患者,分為:研究組(接受糖尿病骨折綜合護理)和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對比兩組護理前后空腹血糖水平;兩組術后切口愈合時間、住院時間;兩組首次下床時間、首次步態訓練時間、首次負重時間。結果 研究組和對照組護理前空腹血糖水平分別為(7.02±0.57)、(7.06±0.59)mmoL,比較差異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和對照組護理后空腹血糖水平分別為(5.64±0.43)、(6.18±0.48)mmoL,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術后切口愈合時間、住院時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首次下床時間、首次步態訓練時間、首次負重時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通過給予老年糖尿病骨折患者合理有效的圍手術期護理方案,可以平穩控制血糖,縮短術后的切口愈合時間。
[關鍵詞] 老年;糖尿病;骨折;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4(a)-0162-02
糖尿病是由遺傳和環境引起的一組代謝異常綜合征。糖尿病發展中還會造成眾多并發癥,如糖尿病足、視網膜病變、外周神經損害等。老年糖尿病患者骨折疏松,骨質軟化,在外力作用下非常容易誘發骨折[1]。有學者[2]指出糖尿病為骨折手術的危險因素之一,高水平血糖濃度下會影響傷口愈合、造成機體抵抗力下降,發生感染,影響骨折療效。因此該文擬收集2013年2月—2017年1月該院糖尿病老年患者,分析圍手術合理的護理方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3年2月—2017年1月該院糖尿病老年患者,分為:研究組(接受糖尿病骨折綜合護理)和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研究組平均年齡(73.4±6.7)歲、男24例,女26例,對照組平均年齡(74.1±7.2)歲、男25例、女25例,兩組性別,年齡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入選標準
①有明確外傷史,糖尿病病史大于6個月。②無糖尿病并發癥。③惡性腫瘤或精神病患者及有相關癥狀者。
1.3 糖尿病骨折綜合護理
1.3.1 心理護理 ①骨折發生,患者多伴有焦慮、緊張情緒。護士要了解患者思想,交流對骨折發生的看法、圍手術期糖尿病的用藥方案、預后的康復方法。讓患者了解骨折醫生的技術特點,病情可能的發展方向,交流中做到全面徹底。②護士在護理活動中,語言要避免戳中患者痛處,做到尊重患者,進自己最大能力幫助患者生活上的困難之處。③家屬的探望、心理鼓勵是患者順利進行康復起到重要保障。④給患者安排單人間,要保證患者夜晚有充足休息。
1.3.2 藥物護理 糖尿病骨折患者入院后血糖波動劇烈,對于血糖控制不佳者,及時采取胰島素注射治療,同時告知患者注意胰島素的使用方法、注射部位及相關并發癥的觀察及處理。對于口服藥物者,要告訴患者規律用藥,避免遺漏服用。
1.3.3 術前常規護理 糖尿病患者術前需要對骨折部位進行備皮,糖尿病老年患者外周神經末梢反應遲鈍,皮膚松弛、干燥,備皮時要動作輕柔,避免劃傷皮膚。同時對潛在感染病灶、皮損處加強護理,預防術后感染。
1.3.4 飲食護理 骨折術后對身體消耗巨大,選擇科學合理的飲食對促進患者康復尤為重要。但是糖尿病患者飲食中有一定忌口,限制糖的攝入量,飲食中要注意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脂肪。每日主食選擇大米、小米、玉米、燕麥等。蔬菜選擇西紅柿、菜花、黃瓜、菠菜等。水果選擇番茄、火龍果、蘋果、獼猴桃、草莓、苦瓜,起到類似胰島素作用[3]。
1.3.5 術后并發癥預防 測定血糖、尿糖、酮體等,防止酮癥酸中毒、高滲昏迷等并發癥的發生。每4~6 h檢測血糖1次。
1.3.6 術后康復護理 高手術后鼓勵患者早期下床活動,對于上肢骨折者,可以鼓勵患者進行慢跑、廣場舞等活動,對于下肢骨折者,鼓勵患者床上進行上肢功能鍛煉,加強心肺功能,每次鍛煉時間控制在30~45 min。②指導患者早期床上運動,方法為雙下肢踝關節主動背伸、跖屈、內外翻運動。護士幫助患者進行下肢肌肉輕柔按摩。③手術后下肢腫脹時,護士要仔細觀察夾板、石膏是否過緊。警惕骨筋膜室綜合征發生。④患者康復到一定程度,可以在護士幫助下行患肢離地訓練,逐步過渡到進行扶床行走訓練,進行不負重的練習,在轉移為行負重練習、半蹲起練習等。
1.4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護理前后空腹血糖水平;兩組術后切口愈合時間、住院時間;兩組首次下床時間、首次步態訓練時間、首次負重時間。
1.5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用(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研究組和對照組護理前后空腹血糖水平
研究組和對照組護理前空腹血糖水平分別為(7.02±0.57)、(7.06±0.59)mmoL,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和對照組護理后空腹血糖水平分別為(5.64±0.43)、(6.18±0.48)mmoL,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術后切口愈合時間、住院時間
兩組術后切口愈合時間、住院時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兩組首次下床時間、首次步態訓練時間、首次負重時間
兩組首次下床時間、首次步態訓練時間、首次負重時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該次研究中對研究組采取綜合護理,護理方案從術前心理、藥物出發,通過安撫患者緊張情緒,了解糖尿病圍手術用藥特點,使得患者術前血糖得到平穩控制[4]。同研究證實研究組和對照組護理后空腹血糖水平分別為(5.64±0.43)、(6.18±0.48)mmoL,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