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奎
摘 要:國有企業中,思想政治工作是整個國有企業的靈魂所在,近年來,互聯網的發展,對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產生著影響,使我們的思想政治工作也逐漸通過互聯網得到了更加深入的推進,互聯網在給我們生活帶來方便的同時,也更好地提高了企業的管理效率。
關鍵詞:互聯網;企業;思想政治工作
1 互聯網
(一)互聯網的發展現狀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發布《第3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12月底,中國網民規模達到7.31億,大幅度超過了英國、德國和法國的人口之和。縱向比較,網民數已是1997年10月第一次調查時的619倍。互聯網的普及率達28.9%,超過21.9%的全球平均水平。網絡作為上個世紀末興起的一種新型的交流媒介,對我們的現代生活產生了十分重大的影響,這種影響不僅僅表現在通信、電子商務等領域,而且在政府管理當中也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網絡對政府公共管理發揮作用的各個方式中,網絡公共輿論對政府公共管理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試圖從網絡公共輿論的特點出發,對網絡公共輿論對政府公共管理的影響加以探討。
(二)互聯網的特點
思想政治工作是經濟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線,在構建和諧企業中,思想政治工作要發揮重要作用。
通過網絡語言或者其他方式對思想政治工作發表意見,與其他形式的思想政治工作相比,具有以下幾個要素,例如,存在涉及人們共同利益的問題或者事件;許多人對這個問題或者事件發表了意見;在這些意見當中,必有一種共同傾向性的意見;這種意見會產生直接或者間接的社會影響等。
但是與其他公共輿論形式相比,互聯網在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中又具有不同的特點。這主要表現在它的及時性、互動性、放大效應等幾個方面。
首先表現在其及時性上,由于網絡傳播的便利性和公開性,網民們只需要打開電腦聯網,即可簡便地將信息傳遞上去,所以網絡在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中常常在某些問題或者事件剛剛暴露出來的時候即迅速形成,并迅速得到傳播和呼應,往往給人以措手不及的感覺。第二個特點表現在互動性,在網絡公共輿論的傳播過程中,公民可以通過BBS、新聞跟帖、網上簽名、網上論壇、專題討論、網絡等各種方式進行互動,交互性的特點不但表現在網民之間互相影響、互相傳遞信息,同時還表現在受到企業職工關注的主體和網民之間也可以產生有利或者不利的相互影響。最后,第三個特點表現在網絡輿論的放大效應上,在網絡傳播的過程中規模十分廣泛,使得無數網民參與到知曉公共事件的表達當中來。
2 發揮網絡在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一)發揮互聯網引導輿論和激勵鼓勵的作用
通過互聯網倡導企業職工構建和諧社會。企業最基本的和諧是干部職工政治上、思想上的和諧,這種和諧突出地表現為全體人員有共同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有共同的價值觀和精神追求,進而把人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來,匯成巨大的精神合力。而要做到這些,思想政治工作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把正確的導向作為第一使命,促進干部職工觀念創新。一些企業之所以存在不和諧的現象,其根源來自傳統觀念的誤導,或者一些問題處理不及時、不公正,導致思想上想不通,行動上難統一,使一些矛盾和問題升級或擴大化,釀成企業不安定因素。因此,我們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客觀地、準確地摸清和掌握企業干部職工所關心、所期盼、所焦慮、所困惑的問題,認真分析其原因。
創新思想觀念,解開思想疙瘩。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關心和激勵職工,開展網上思想政治工作,激發職工的工作熱情,增強職工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為構建和諧企業提供思想保證。
(二)發揮互聯網解疑釋惑、理順情緒的作用
通過網絡與員工對話,進行視頻采訪,了解民意。企業和諧的基礎是職工個體的和諧,而每個職工自身和諧的關鍵又在于心理和諧。當前,企業改革處于攻堅階段,發展處于關鍵時期,企業改革改制、結構調整、人員分流、職工下崗等,事關每個職工的切身利益,勢必會影響企業職工,產生煩燥、焦慮、沖動、低沉甚至抵觸情緒。這些疑慮和消極情緒化解不開,必然會影響企業生產經營。我們要通過網絡把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疏導的著力點放在干部職工關心的熱點問題上,善于從苗頭上發現潛在的思想問題,從漸變過程中預測到突發的可能性,切實幫助職工解除心靈深處的困惑和疑慮,以更加積極的姿態,更加健康的心理參與企業改革改制,自覺地投身到企業生產經營各項工作中去。
(三)發揮互聯網化解矛盾、協調關系的作用
和諧企業應是既富有活力,又保持穩定的企業;是既包括各方面的不同利益,又能把各種復雜利益關系處理恰當的企業。當前,企業改革改制已成為社會又一熱點、難點,職工的思想觀念、心理矛盾作為社會現象是客觀存在的,在這種情況下,必然引起企業內部利益格局的變化,各種矛盾呈現多樣性的特點,如果處理不及時就影響企業的穩定。人與人最長的距離是冷漠,心與心最短的距離是關愛。思想政治工作要抓住當前發展的大好機遇,通過民主的、說服教育的、相互溝通的方式,幫助職工化解矛盾,協調各種關系,把問題和矛盾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要為在企業改革改制中分流出來,無一技之長的職工謀出路;為特困家庭送溫暖,尤其要關心最需要幫助的職工和”弱勢群體”家庭,確保他們的基本生活,解決職工的后顧之憂。
(四)加強黨的建設,為構建和諧企業提供組織保證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企業是企業黨組織面臨的一項緊迫而又艱巨的任務。要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進程中,把黨組織建設成為構建和諧企業的戰斗堡壘,在網絡上宣傳黨員先鋒模范,大力加強黨的組織、思想和作風建設,讓每一位職工都受到感染。當前,全黨正在開展以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主要內容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要通過這次學習教育活動,達到提高黨員的思想認識,通過網絡調動廣大黨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激發廣大黨員的強烈的責任感和榮譽感,時時處處事事以自己的模范行動帶領和影響周圍的職工,積極投身企業改革和生產經營的實踐活動,充分體現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和時代精神,促進“人企共同發展”,為構建和諧企業,順利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提供組織保證。
3 結論
通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網絡作為一種特殊的形式運用到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中,以其自身所具有的及時性、交互性和放大效應對企業思想政治的整個過程都發生著重要的影響,這種影響不但使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更加方便推進,而且受到企業職工的認可。在過程當中不再以傳統輿論的方式那樣對待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而是要巧妙借力,利用網絡有利的一面,以更好地改進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管理。
參考文獻
[1]依托“互聯網+”構建高效思想政治教育新平臺[J]. 常雪. 新課程研究(中旬刊). 2015(06)
[2]新媒體在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有效性研究[J]. 方明才. 經營管理者. 2015(22)
[3]論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的融合[D]. 于淼.北京交通大學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