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靜 胡美風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互聯網已成為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ヂ摼W在改變企業的經營和管理活動的同時,也在影響著教育教學方式。如果高職院校仍然沿用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將不可避免地被市場所淘汰。因此,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必須進行變革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
關鍵詞:會計人才;互聯網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已應用于社會及生活的各個方面。在2015年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互聯網+”行動計劃?;ヂ摼W的存在導致人與人之間的聯絡更加便捷,汲取信息的速度越來越快,獲取知識的范圍越來越廣。互聯網的這些優點可以使我們更加快捷地散播知識,回饋問題,并有更多的渠道解決問題,從而使社會的生產力得以提升。在這場變革當中,企業對會計人才的需求為了適應互聯網的發展也隨之發生變化。面對這種變化高職院校如何改變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成為我們需要探討的問題。
一、目前我國會計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
1.會計人才培養模式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
伴隨教育改革,各地高職院校都在不斷探索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的方式方法,但由于經費和教學設備等一些條件所限,高職院校對會計人才的培養方式和手段不能使學生在畢業時達到企業的心理預期。企業現在需要的是具有較高的專業知識又具備嫻熟信息技術的綜合型人才。現在高職院校都已具備培養較高專業知識學生的能力,但對于信息技術的培養卻多較淺顯、不盡人意。
2.現有的教學模式限制學生工作能力的培養
雖然大多數院校有微課,還試圖利用翻轉課堂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但教學還是以學生記住書本上的專業知識為主要目的,忽視了如何教會學生運用這些知識。再者教室與實際工作環境畢竟存在差異,學生必然缺乏對工作的直觀了解和認識,當學生把記憶當作掌握知識的主要途徑時,思維就會發生閉塞,這勢必影響將來學生對會計知識的理解和靈活應用,更無從談起學生主動應用會計知識解決工作中實際經濟難題。
3.現有實踐教學不能達到預期目標
高職院校的實踐教學主要采用兩種方式解決,一是建立校外實習基地;二是建立校內模擬實訓室,按照會計模擬實訓教材,在實訓室里指導學生進行實習。從目前來看,這兩種方式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對在校外實習的學生難以監督。一個企業的財務科并不大,最多同時容納2-4名學生實習,所以校外實習的學生會找很多單位,教師對學生的監督就有些力不從心。再者企業自身的會計人員由于有自己的工作要完成,則也不能或沒有時間對前來實習學生進行全程指導和監督。另外,如果在校內模擬實訓室中進行實習,所發資料與實際工作內容又有差別,甚至有些是教師直接根據課堂所授內容編造出的一些業務,至使模擬實訓缺乏真實感,使學生進入企業后還是感覺無從下手。
4.會計教學軟件和硬件不足
由于經費問題,高職院校現有的會計教學軟件版本較陳舊,教師自己也不會進行軟件開發,所以學校使用的信息系統比較落后,整個系統更新緩慢。同時硬件不足,不能保證學生足夠的上機操作時間。在上機操作過程中,學生只能將會計分錄登錄到計算機當中,完成計算機自動生成報表等操作,但是再深入地對這些信息進行收集、傳遞、分析和使用就沒有時間涉及了,學生畢業后還是只能作一個簡單的數字錄入員。
5.師資力量比較缺乏
目前兼具會計專業知識和互聯網知識的復合型教師還比較缺乏。精通互聯網知識的不一定了解會計,會計專業的教師又缺少互聯網的知識,更談不上將互聯網與會計知識結合進行軟件開發工作。大多數教師是通過自學了解計算機網絡的,本身對計算機網絡也一知半解,有些先進的會計軟件教師自己也沒有用過,更談何教學生使用這些先進的軟件。
總之,由于我國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大多還停留在原有的方式方法上,因此,將互聯網引進會計人才培養模式當中去是高職院校當務之急的任務。
二、現有會計人才培養模式的變革途徑
1.側重會計人才信息技術的培養
通過對2016年我市人才交流會的調查,可知招聘企業對會計人員能力要求為: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良好的溝通和團隊合作能力、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掌握會計、財稅、管理、營銷等相關知識;具備會計電算操作能力,能單獨進行賬務處理,如編制財務報表,進行納稅申報;能夠參與企業管理,面向對象解決會計層面的實際問題。根據企業的需求,將以往人才培養中重視不夠的會計信息化能力納入人才培養目標之中。
2.改善會計專業課程體系
現有的課程體系偏重于會計的專業知識,如財務會計、企業財務報告編制與分析、成本核算與分析、出納崗位實務等,涉及互聯網的知識很少,學??梢栽谡n程體系中增設一些關于互聯網的使用和數據處理軟件等課程,來提高會計專業的學生對計算機、網絡的運用能力,鍛煉并豐富學生的互聯網思維。在“互聯網+”時代,作為人才培養模式核心內容的課程體系應與互聯網相結合,做出相應調整與轉變。
3.加強對老師的培訓
目前大多數教師只是單純地使用互聯網查詢相關的專業知識,并不能將互聯網與教學關聯起來。因此,高職院校應經常對教師進行先進教學軟件的培訓,提高其使用先進教學工具的能力;其次,高職院校可從企業聘請優秀的財務人員為教師進行常用財務軟件的使用培訓,為教師提供實戰經驗;最后,應鼓勵教師時常去企業進行實戰歷練,讓教師了解企業真實的會計信息系統及財務的運行流程。
4.編制互聯網+會計的新型教材
現有會計方面的教材不能體現互聯網的優勢,教師應當盡力將教材與互聯網相結合編制新型教材。如利用二維碼,通過掃描書中的二維碼使學生可以得到課程的相關課件、案例、注解和測試題。提高教材的信息化時代的特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互聯網時代下,希望通過這些變革可以使得教師通過網絡向學生傳授大量的知識,彌補課時的不足。教師和學生通過網絡緊密聯系起來,即“教師一網絡一學生”。師生由此可以實現雙向交流和多向交流,實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