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延春

摘要:機車信號設備維護是高等職業教育軌道交通控制類專業群專業核心課程《列車運行控制系統》的一個教學和學習模塊,為學生未來從事機車信號設備維修、施工、設備器材檢修和制造等崗位工作提供相關知識和訓練相關技能。開發能夠仿真崗位工作的實訓演練臺,科學合理的構建教與學模塊,能夠降低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難度,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崗位技能和職業綜合素質。
關鍵詞:對接崗位;機車信號設備維護;項目設計
教學項目的設計基于工作過程導向,遵循模塊化的教學思想,以“課程對接崗位”為核心,圍繞機車信號實訓演練臺,綜合考慮教學對象、教學觀念、教學原則、教學內容組合、教學方法運用、教學過程控制、學習考核方式、課程教學評價標準、教學材開發等因素,進行了系統性設計。
一、以職業崗位活動調研為前提進行職業能力需求分析
在職業活動調研的基礎上,剖析、確認機車信號工崗位所需的職業能力。依據國家職業標準《信號工》,遵循其職業發展規律,從初級到高級信號工,分析其職業守則,剖析機車信號工的職業功能、工作內容、相關知識和技能要求。確認了機車信號工的職業能力需求,即具備從事崗位工作的基本職業道德、團隊協作能力和高度的責任心;具備從事該項工作的工作防護和事故預防常識和技能,并能嚴格執行工作程序、工作規范、工作技術標準和安全操作規程;具備JT系列機車信號設備和LKJ設備的特點、組成、基本工作原理的相關知識;具備測試檢修設備、故障處理和施工作業的工作技能。
職業能力需求分析在職業調研活動基礎上進行,這是就業導向的要求,能夠使教授、學習與職業實際緊密結合起來。
二、能力需求分析為導向確定明確、具體、可檢驗的教學目標
項目教學目標包括技能目標和知識目標兩大要素。在設計課程目標時,按照“必需、夠用”原則來甄別、選擇和組合,并且目標是容易被檢驗的。以此為原則,設計了機車信號設備維護模塊的知識、能力教學目標,該職業主要工作內容為測試檢修設備、故障處理和施工作業,每一項工作內容都有其明確、具體、可檢驗的知識、技能目標。以測試設備為例,見表1所示。
三、以課程目標、崗位工作過程和認知規律為依據,組合教學模塊,設定教學內容
圍繞課程目標,按照機車信號工的工作過程,按照初級工、中級工到高級工的職業成長規律,以160km/h以下既有線列車運行控制系統養護維修主要設備為學習載體,設計了機車信號設備維護的四個教學任務,分別為機車信號工工作防護與事故預防,JT系列機車信號設備維護和列車監控裝置(LKJ)設備維護和機車信號現場體驗。每個教學任務中遵循從測試分析、故障處理到施工作業由簡單到復雜的認知過程。
四、以能力訓練項目作為課程目標和教學內容的載體
職業能力訓練項目是連接職業能力目標和課程教學內容的橋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教學做”一體化的方式,將教學內容目標轉化為職業能力目標。在機車信號的四個教學任務中,每個任務均設計了能力訓練項目。如JT系列機車信號設備維護任務中,設計了測試與分析機車信號設備特性、整治機車信號設備與質量鑒定、機車信號設備常見故障處理與分析和機車信號設備安裝與調試等子任務作為能力訓練項目。
在教學過程中,設計的能力訓練項目采用六步教學法,構建仿真的工作環境,模擬現場班組作業的管理模式,按照現場的作業過程,規范學生的操作程序,潛移默化的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
五、以真實的職業活動實例作訓練素材,實現項目教學的職業仿真性
在教學過程中,引入符合職業活動實際的情境,利用真實的工具、材料、圖紙等完成一個具體的工作任務,能夠促使課程教學與職業實際緊密對接,實現學習內容與工作內容的相互滲透,讓學生學習的同時學會工作。
如引入機車信號設備的安裝、調試與驗收項目。項目按照任務導向,按照實際的工作過程,完成圖表識讀、安裝整機設備、調試設備、更換不合格設備、安裝環線測試設備和驗收整機設備整個工作過程。在完成過程中,利用模擬演練實訓臺為平臺,真正實現“教學練”三者的融合。
六、以學習過程中訓練項目完成情況及主觀性表現考核為課程考核的主要方式
機車信號設備維護學習項目知識體系系統性強,涉及到車、機、工、電等各個方面的知識,工作的實踐性強,需要知標準規范、懂原理常識、會測試檢修,故每個訓練項目的考核,應做到實踐與理論相結合,如測試、分析機車信號整機機械和電氣特性,即要測試學生對機車信號的認知水平,標準規范的掌握情況,又要檢查學生儀器儀表的使用情況、對設備進行正確測試的能力。
同時對于故障處理,利用案例教學法,注重結果與過程相結合,即注重學生訓練項目完成結果的正確性,又要檢查學生發現故障、排除故障過程中的主觀性表現,考核學習過程的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