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桂芳
摘 要:隨著現代化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的應用對很多學校的教學幫助也十分明顯,利用多媒體教學對小學數學進行輔助,能有效地使數學的教學課堂更直觀更有效,還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幫助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理解和知識點的記憶,從而推動高效課堂的進程和學生自主思維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多媒體;策略
現代化社會中,小學數學學科的新課改不斷加深。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要求從學生掌握的知識點和學生的生活經驗入手,通過多媒體特有的聲像合一,建設出一個生動有趣的課堂,從而使學生對小學數學教學充滿興趣和自主學習的動力。
一、多媒體教學提升學生的喜好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提高了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才能進一步加深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思考的能力,才能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小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處于一個萌芽期,通過合理地運用多媒體對學生進行教學,就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課堂興趣,多媒體教學主要由聲、圖像、動畫等組成,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課堂注意力。運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能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讓學生對小學數學產生求知欲。從而化被動為主動,營造出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例如在講小學數學“角的初步認識”一課中,傳統的數學教學就是教學者通過身邊的物體讓學生了解什么是角,但由于課堂上物體的局限性,不能充分地為學生展現出更多更生動的“角”,教學者可以通過多媒體的應用,在多媒體中展示出:電腦桌、冰箱、大圓桌。然后讓學生思考這里面的物體哪些地方有“角”,哪些沒有“角”,通過課堂的講解和探究,找到答案。讓學生在課堂中學習了知識,還能回家進行比對。更好地讓學生記住了所學知識。
二、多媒體教學幫助解決知識難點和知識重點
多媒體引入小學數學課堂學習中,讓課本內容更直觀更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并通過圖片的引導,讓小學數學的知識難點用更簡單的方式表現出來。讓學生在動畫中輕松地掌握知識的重點,從而使得課堂教學內容的難點和重點有效地被化解。例如在講小學數學“多邊形的面積”中,多邊形包括了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等簡單的規律圖形,但是包含了一些不規則的圖形,這時候就應該把不規則的多邊形分成幾個規則圖形進行計算。教學者在運用多媒體教學的時候,首先為學生展示出一個不規則的多邊形,讓學生先自主探究和思考,看怎樣分解其多邊形圖形,然后利用多媒體的主觀性、形象性,把不規則多邊形分解成幾個規則多邊形,從而進行計算。這樣的教學模式就能讓課堂教學重點得到輕松的解決,還能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和自主學習中掌握知識,提升了小學數學教學課堂的學習效率,給課堂打造出良好的學習環境。
三、多媒體教學解決枯燥的學習和抽象的概念
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還沒有得到發展,所以在小學數學抽象的知識點教學中,學生就很難理解和領悟課本內容的理論。學生對數學學習感到枯燥無味,給學習數學知識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學者通常都是按照教案進行教學,沒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氣氛,使得學生沒有學習興趣,教學效率大大地降低。而利用多媒體進行小學數學教學,合理利用多媒體的特征,充分用形、色、聲、動畫等進行直觀的教育,用最直觀的方式把課堂內容的抽象概念和抽象知識呈現出來,讓學生能理解到內容的本質和所具有的內涵。讓教學者講最少的課,學生學到最多的知識,大大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例如在講小學數學“大數的認識——一億有多大?”一課中,小學生處于思維發育階段,對“一億”這個數量單位只有一個字面的認識,對“一億”具體有多大這個抽象的問題很難理解,所以教學者在運用多媒體技術講解這節課的時候,可以首先展示幾張珠穆朗瑪峰的圖片,讓學生通過圖片了解到山峰的雄偉壯觀,表述出珠穆朗瑪峰高8844米。再通過多媒體展示出“一億”這個數量單位,并在下面舉例說明,例如將“一億”張A4紙重疊就有約10000米,比第一山峰的高度還要高。通過這樣的多媒體課堂教學,讓學生能對這個抽象的知識點有一定的概念,讓學生了解“一億”這個單位所具有的內涵,讓學生對知識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根據上面的講述,現代化信息技術多媒體的引入,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很大的幫助,為學生學習營造出一個良好的氛圍,讓學生能很好地參與課堂教學,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引導性地讓學生能自主思考問題,為今后的數學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為高效課堂教學提供契機。
參考文獻:
[1]劉碧英.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優化小學數學教學課堂[J].赤子,2013(7):122.
[2]趙靜,張霞,王文舉.基于多媒體技術的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優化研究[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11):132-133.
編輯 任 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