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陶然
(寧波大紅鷹學院社科部,浙江 寧波 315175)
[摘 要] 近些年來,MOOC教學模式以全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受到了教育界的重視,大學課堂的翻轉課堂改革也為教學改革開辟了新的研究視角。本校運用東西部高校共享課程的優質資源,探索《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的翻轉課堂教學改革,從教學組織、環節、教學環境、方法、學業成績評價等方面進行比較分析,提出具有本校特色的“1+2+3+n”式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關 鍵 詞]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09-0014-02
2015年是高校思想政治課“05方案”實施十周年,十年來,我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在多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但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面對全球化與信息化時代成長起來的“95 后”大學生,傳統的教學方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更加明顯,思政課的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顯得更為迫切。
一、高校思政課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改革的重要性
隨著美國可汗學院的興起以及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MOOC的發展,翻轉課堂教學開始風靡中國。當下,MOOC教學模式以全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受到教育界的重視,大學課堂的翻轉課堂改革也為教學改革開辟了新的研究視角。東西部高校課程共享聯盟通過智慧樹平臺推出了全新的混合式教學資源,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個性化學習,提高教與學的效率。
(一)改善傳統課堂的教學環境與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知識內化
翻轉課堂中,師生的角色定位與傳統課堂不同。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傳授者與課堂的管理者,而是學習的指導者與課堂的引導者。在翻轉課堂中,教師指引學生進行知識內化,在課堂上解決學生的疑難問題,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團隊開展研討、提問、展示、評價,這樣的學習模式可以較好地激發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更好地實現知識的內化,并培養學生的多方面能力。
(二)教師可以因材施教,學生實現個性化學習
傳統的思想政治理論課一般都是大班教學,很難做到因材施教,對于理解能力弱的學生也不可能都進行課外輔導。而翻轉課堂一般都是小班教學,課堂上主要進行討論、提問、展示等形式的交流學習,每個學生都有與老師和同學討論的機會。同時,借助智慧樹網絡平臺,學生可以隨時隨地觀看教學視頻,對自己感興趣的章節內容可以循環播放,也可就自己的疑惑通過網絡討論區進行發帖討論,或通過微信平臺與視頻課主講教師或其他學校的學生進行及時的交流與互動。學生手握“遙控器”,成為學習的主宰,不受傳統課堂的時空約束,更好地根據自己的需求體驗個性化學習。
(三)提高教與學的效率,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等多種綜合能力
就我校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翻轉課堂而言,我們使用智慧樹平臺的優質教學資源(21位主講教師團隊),避免了傳統教學中教學內容局限、師資水平有限、教師重復講授的短板問題,學生通過網絡平臺自主在課外完成知識的學習,擴大了學生在知識建構過程中的自由空間,并借助網絡作業、測試來加以檢測,最后在課堂通過討論、提問、展示等活動進行知識內化,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協作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1+2+3+n”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
本課程實施“翻轉課堂”試點改革的課程資源類型是基于MOOC的教學資源,我校使用東西部高校課程共享聯盟(智慧樹平臺)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共享課程,并結合具有自己學校特點的教學模式。與傳統課堂教學相比,我們在以下幾方面進行具體改革:
(一)對傳統的課堂教學組織和環節進行改革
傳統教學中,由教師在課堂進行知識講授,知識內化則由學生在課外通過練習獨自完成,而翻轉課堂中,知識傳授環節由學生在課前利用智慧樹共享課程資源進行自主學習,知識內化環節通過教師的指導、學生的協作共同在課堂討論完成(在線學時:40學時(課外)+見面課:8學時),從而使原來的灌輸式課堂變成了生產式課堂和創造式課堂。
東西部高校課程共享聯盟為我們的翻轉課堂提供了一個開放的平臺,也改革了傳統的教學環節,如網上閱讀、進階式測試、論壇討論、小組討論等。教學模式的轉變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方式,也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
(二)對傳統的課堂教學環境和方法進行改革
MOOC模式下,依靠數字環境,教師的教研環境與學生的學習環境由積極的互動共同構成了良性循環的學習生態系統。翻轉課堂依靠網絡自主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同時配合課堂學習討論,促進知識內化,并加以講座、沙龍形式的直播見面課,使學生深入了解課程的前沿理論及熱點內容。這種基于網絡的以學生為中心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體驗式學習、討論式的混合式教學法,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思辨能力、表達能力、創造能力、協作能力等。
(三)對傳統的學業成績評價方式進行改革
本課程的傳統學業成績評價標準一般分成平時成績和期末考核,而智慧樹共享課程的評價由在線學習(40%)+見面課(30%)+期末考核(30%)組成,體現了MOOC與傳統評價方式的結合,將知識學習部分的內容由計算機進行考核,將知識內化部分由本校教師負責評價,多元化的評價主體和形成性的評價模式使課程評價更加科學、客觀且高效。
(四)構建有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的翻轉課堂,提出“1+2+3+n”教學模式
本課程在運用智慧樹共享課程教學模式的基礎上,結合“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提出了基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1+2+3+n”翻轉課堂教學模式(1次實踐,2次討論,3~4次直播,n次視頻)。根據我校學生的特點,我們安排了一次實踐活動展示課,讓學生在課外自主完成一次主題實踐活動,并在見面課中展示實踐成果。這樣的體驗式教學法,不僅讓學生在實踐體驗中更好地感悟課程主題,實現知識內化,也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實踐應用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創造創新能力。同時,我們將2次討論課的2個研討主題細化為36個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的小主題,希望學生能結合自身實際進行討論分析,使我們的討論能對學生的人生起到實際有用的指導意義,以此更好地實現我們的課程目標。
三、基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具體舉措
(一)課前準備階段
首先,教師應在見面課前將課程的教學計劃、教學模式、課程要求、課程團隊、學時分配、考核方式等明確地告知學生,學生也可以通過智慧樹網站及時了解學習任務和時間安排,并引導學生合理安排線上學習和見面課學習的時間分配,采用最便捷的方式,來提高自身的學習效率。其次,教師應指導學生完成課程網上注冊報到,并將學生自由組合成6人左右的學習小組,實行課外學習組長負責制,組長主要負責課外研討的任務分配和組織研討。同時教師還要為學習小組的課外實踐和學習研討進行積極引導,從選題、思路、人員分工、創作、后期制作等環節進行課前指導。
(二)課中學習階段
1.線上學習
智慧樹的視頻主題緊扣教材章節內容,使線上學習更加有章可循,條理清晰。每個視頻的時間在10~25分鐘,并在視頻中設置有彈跳題來督促和檢測學生的視頻學習。在每一章節完成視頻學習后會有章節測試對學生的學習進行階段性評價,評價結果也會反饋給教師。學生可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將疑問或體會分享到班級論壇中,其他學生及教師可參與討論或答疑。教師在此階段應時時關注每個學生的學習進度,對進度落后及測試成績偏低的學生提高關注和引導,與此同時也要時時關注班級論壇的帖子,對學生的疑問及時給予回復。
在“1+2+3+n”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n”指的是可以觀看n次視頻課。學生可以不受時空的限制,無限次地根據自己的需求觀看視頻課,提高學習效率,解決了傳統教學模式中的學時、大班授課的短板。智慧樹技術平臺對每個視頻設置1~3個彈題,督促學生認真觀看視頻,并將學習進度納入成績評價體系中。
2.見面課學習
具體實施方案中,“1”指的是開展一次實踐展示課。我們鼓勵學生在課外自主完成一次課程主題實踐活動(拍攝一個主題視頻或制作一本電子刊物),并安排一次見面課進行成果展示。在課堂展示中,教師應設置合理的評價方式,以學生評價與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客觀評價學生的實踐成果,并對優秀的團隊和作品給予獎勵。
“2”指的開展2次校內討論課。為提高討論課的參與度,我們在每組討論環節設置了展示、提問、討論、評價四個環節,并對學生的課堂展示進行多元化評價,從評價主體而言,由教師、組長、學生分別從三個視角進行評價,從評價客體而言,分別對個人、團隊的表現進行綜合評價。教師擔任討論課的主持角色,通過開場、主持、引導、評價等環節參與到討論中,使整個討論高效有序地進行。
“3”指的是3~4次直播互動課。直播課是由共享課程統一安排的全國直播視頻課,穿插在整個學期中,此課是“超級大課程”的福利課,深受學生的喜愛。直播課一般采用講座、沙龍、訪談等形式,并結合現場提問、微信提問、網絡提問等多種互動形式。在直播課環節,教師應根據每次開課時間,合理安排好觀看直播的形式、地點,并在開課前介紹直播主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互動話題。
(三)課后評價階段
共享課程對學生視頻學習的檢測和評價及時且多樣化,在觀看視頻安排中有彈跳題進行檢測,每一章節有單元測試題進行評價,期末安排可選擇的大作業進行綜合考試,并采用客觀題、選擇性的主觀題、討論題等多樣形式進行多角度的評價。針對網絡測試題,教師應密切關注學生的如進度、成績、申請重做等信息,并通過多種途徑解決學生作業上的問題和困惑。
為了更好地提升“1+2+3+n”見面課的質量,課程組教師根據本校特色編寫了《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學習指導教程(翻轉課堂版),將實踐課、討論課、直播課的要求、作業、評價進行具體介紹。學生通過討論、展示后,記錄下自己的收獲和體會,往往會產生新的認知,教師也可以通過這些記錄來評價課程的教學成效。
參考文獻:
[1]劉震,曹澤熙.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上的實踐與思考[J].現代教育技術,2013(8):18.
[2]孫華.MOOCs背景下“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學改革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4(2):48.
[3]嚴蓓蓓.MOOC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運用[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4(4):59.
[4]毛姣艷.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優勢與應用挑戰[J].時代教育,2014(4):197.
[5]張其亮,王愛春.基于“翻轉課堂”的新型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4(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