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嬋
(鄭州成功財經學院,河南 鞏義 451200)
[摘 要] 隨著“十三五”建設拉開序幕,國家將加大金融行業的改革力度,金融改革離不開金融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因此也離不開金融學課程的教學改革。根據自身教學經驗,從課程內容、課程教學方法以及課程考核制度三方面提出自己的改革建議,并對改革的效果加以總結。
[關 鍵 詞] 金融學;教學改革;方法與效果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09-0066-01
金融學是我國高等院校財經類專業核心課程之一,是學習并掌握金融知識的入門課程。學生通過對該課程的學習,可初步了解金融領域的基本知識,把握金融運作內在的規律,認識經濟生活中存在的金融問題。本文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從課程內容、教學方法和考核制度三方面談談自己對金融學教學改革的看法。
一、金融學課程教學內容的改革
(一)教學內容與時俱進
隨著我國乃至全球經濟金融形勢的發展變化,金融學的教學內容也要不斷更新,要與金融實際接軌,體現時代性。
從學生的需求來看,他們希望能學到更貼近時代的金融知識。教師在講解貨幣形態、貨幣制度、信用工具、金融市場、金融機構等內容時,要引入當下最新的金融實際,對教材內容加以補充。例如,當下最新的貨幣形態和支付方式、最新的金融產品、金融市場政策動態、金融時事等。這就要求任課教師時時關注國內外金融動態,為自己的教學注入新鮮養分。
(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金融學是實用性很強的一門學科。在教學過程中,只進行理論講授是遠遠不夠的,更應該注重強化實踐教學環節,提高學生的理論運用能力。最常用的方法是案例教學法和模擬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既能加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又能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在每一章節都可以加入課前案例引導、課中案例解釋和課后案例分析。例如講解“外匯儲備”這一部分時,可引入“東南亞金融危機”這一案例,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外匯儲備的作用,激發學生的興趣。但案例教學也并非越多越好,選擇案例要適度、適用,目的性要明確,在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開闊學生的眼界。
模擬教學法旨在提高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使學生具備基本的操作能力。例如上機模擬股票交易、期貨交易等,在不需要實際資金的前提下,使學生了解股市、期市,在模擬中學習和實踐金融理論。
二、金融學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革
(一)板書、多媒體、網絡平臺等相結合
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極大地豐富了教學方法和手段,拓展了教學空間。目前,高校教師最常用的教學工具是PPT課件,但在金融學的教學過程中,也要注意結合其他教學手段。例如,在“信用工具”中有關貼現價格和貼現利率的計算,要結合板書習題的詳解才能使學生真正熟練掌握。另外,在“金融市場”這一章節,可借助網絡視頻及軟件演示證券市場的實時交易情況,加深學生的印象,幫助學生理解相關知識點。
(二)增加課堂互動,提高學生參與度
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不可只沉浸在授課內容當中,要時刻關注學生的聽講狀態,適時地與學生互動。例如,增加提問環節,學生分組討論,由每組推舉代表解答,教師對每組進行評價打分。這樣的互動環節可以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提升課堂氛圍。
另外教師也可選取教材中的合適章節作為學生自學和自講的內容。例如,在講授“幾種典型的信用工具”“金融機構”時,教師可提前一周布置給學生,并許以平時成績加分等獎勵,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布置自講內容時鼓勵學生運用PPT課件等,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增加學生自講環節的流暢度和豐富度。通過自講環節,使學生體會到學習的趣味性,增加學習的積極性。
三、金融學課程考核制度的完善
從2015學年度起,鄭州成功財經學院采用的考核制度從原來的平時成績20%+期末成績80%變更為平時成績30%+期末成績70%,加強了平時成績的評定,減少了學生輕過程、重結果的學習思想,以免學生在期末考試前死記硬背以圖過關。
另外筆者認為,平時成績除了考勤和平時作業完成情況兩部分分數外,還應加入課堂答題、自講環節加分以及上機實踐成績這兩部分的分數,四部分綜合考評,使平時成績的定更合理、公平、公正。
四、金融學課程教學改革效果
通過筆者參加工作以來對金融學課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考核制度等的不斷探索和改革,教學效果明顯提高,具體表現在:學生到課率增加,課堂聽講狀況良好;上機實踐中學生能夠很好地運用軟件進行基本的金融工具買賣交易,學習興趣高漲;學生自講環節生動精彩,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期末考試平均成績大幅提高。
總之,隨著當前金融領域的不斷改革,如何提高學生對金融學知識的掌握程度、提高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實踐運用能力、以期滿足金融市場對人才的實際需求是一個值得不斷探究的課題,因此就要求我們加快推進金融學教學改革進程,為金融領域輸送更多優秀的金融人才。
參考文獻:
[1]皮春成.淺析高校金融學課程教學改革[J].教學實踐研究,2014(27).
[2]袁凱.反思金融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5(2):430-431.
[3]康立.《貨幣金融學》課程考試方法改革探索[J].金融教育研究,2012(5).
[4]陳麗榮.論中國金融學面臨的挑戰與發展前景[J].財經界(學術版),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