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燕鋒
(杭州汽車高級技工學校,浙江 杭州 310011)
[摘 要] 從人才培養目標結構角度出發,對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下的課程結構體系建設要點進行詳細分析和闡述,希望為我國高等職業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合理化建議,并且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 鍵 詞] 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課程結構體系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09-0070-01
人才培養目標基本結構,按照系統化科學理念得以構成,其要素眾多,人才培養目標內涵需要準確規定,從而實施的教學方案才能與之吻合。終身教育是高職教育的主要目標,應該遵循具體教學規律,堅持以人為本教學原則,在此前提下去進行深度的外部資源挖掘,通過此種形式完成優質人才培養,因為在高職教學中,課程本體具備基礎性特點和操作性特點以及專業性特點,只有從實際角度出發,在確立人培養目標前提下及進行課程體系構建,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發展,助力學生未來就業。
一、人才培養目標的結構分析
布魯斯教育目標分類中,很早之前就將學習目標進行了分類,主要涵蓋了認知領域內容和動作技能領域內容以及情感領域內容,上述三種內容對于高職人才培養目標而言,借鑒性意義明顯。在專業學習目標結構上,要具備職業態度目標和職業知識目標以及職業技能目標。
在階段性目標結構上,有畢業初期目標和發展性目標,因為從實際角度而言,現代高職教育是一種開放型教育模式,確定培養目標,其需要對學生終身發展需求進行綜合考慮,不能只是滿足畢業就業的局限。從就業導向角度加以分析的話,那么就是說不能僅僅將其理解為達到畢業一次性就業的目標設定,正確思想就是以職業為導向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滿足畢業后崗位基本需求。在學生生涯發展過程中的各個階段內,人才培養目標各不相同,所以應在教育過程中為不同目標實現奠定堅實的實踐基礎。
層次性目標涵蓋了職業目標和課程目標以及教學目標,專業化的人次培養目標是對課程目標和教學目標二者的深度研究和概括,上述兩類要素是人才培養目標的微觀表現和深度落實,所以只有將人才目標進行循序漸進、由點及面地劃分,在此基礎上形成樹狀結構,那么才具備教育科學性,目標培養也較為合理。
二、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下的課程結構體系建設要點
(一)立足根本,課程升級
高職教育工作執行過程中,學生是高職教育主體,與此同時,也是教學質量提升的關鍵性所在,所以需要合理把控學生心理變化規律。還有就是充分了解學生職業生涯基本規劃章程和信息,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設計出科學性、創新性的課程。
課程優化升級方面,應該在立足于高職學生學習狀況基礎之上,逐步進行課程結構體系設計和構建,因為此類基礎課程十分重要,主要分為政治課程、外語課程和法律課程以及數學課程和經濟管理課程等,不僅如此,還有上述課程內在教學準則,這些都需要找尋合理的操作切入時機,把握好關鍵點,逐步進行高等教育方位轉變,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課程優化與課程升級。
(二)就業促進,課程優化
從行業辦學的角度進行分析,專業課程在設置操作和專業課程優化操作,兩者均需要充分考慮行業發展需求和產業發展需求,要在此階段內不斷地進行專業調整和優化更新等,目的就是為了及時、有效地做到人才培養方向調整,有力彰顯出學校辦學特色,凸顯出區域特征以及實際訴求。
若從崗位設置角度分析,那么重點就在于和新課程設置操作,也同樣需要考慮各方需求和崗位變化現狀,應該將實踐和理論相互結合起來,不斷進行情景教學方案、理論教學方案、案例教學方案的融入和整合,之后在此基礎上穩步提升教學有效性和教學針對性。根據崗位工藝情況和工作流程信息以及發展情境等進行優質的課程教學結構體系創設和調整,達成真正意義上的體現式教學,做到學用一致。
(三)技能提升,適時轉變
高職教育特點的存在,證明了教學具有職業性特點,要從一線崗位上進行問題思考,對高職校內學生專業技能予以強化,大力加強一線崗位設置的對應教育,注重學生群體的自主實踐能力提升。技能培養和實踐能力提升就是目標,所以在進行課程結構體系構建時,要與專業性考試相互聯系起來,教學設計和教學內容安排上,都要與崗位實際所需、行業企業實際所需的技能操作證書相互聯系,隨之認真地進行教學活動安排和訓練模式安排以及考核安排。技能操作以技能培訓為主,使課內學習和課外訓練相互融合,使得教、學、練三者統一為一個整體,穩步提升高職學生群體的技能及水平,使課程結構體系構建效率和質量不斷攀升。
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當前社會的大眾群體都對職業教育的發展重視起來,因為高職人才培養關乎祖國的未來。需知,人才培養目標是現下高職人才培養過程中的主要問題之一,與此同時也是高職教改階段的核心問題。但是高職教育結構體系較為薄弱和單一,人才培養目標方面未能作出準確恒定,仍舊存在諸如內涵不清問題和定位不準確問題以及描述模糊問題等,并且評價乏力問題更為突出。所以需要進行人才培養目標確定,之后在此基礎上進行課程結構體系完美構建,更好地促進學生發展和高職教育事業的進步。
參考文獻:
[1]汪麗.從制度分析視角談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6(23).
[2]孫平.高等職業院校“文理交融”教育的建構[J].現代教育論叢,2016(6).
[3]楊彥如,呂倩娜.高職院校融合發展探析:以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為例[J].職業,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