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升琴
(延安大學歷史系,陜西 延安 716000)
[摘 要]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同時對學校教育工作也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例如,新媒體環境下,為高校教育活動帶來機遇,也帶來挑戰,因此,教師在教學工作中,要正視新媒體的作用,充分發揮新媒體的價值。所以,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為例,探討在新媒體環境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方法。
[關 鍵 詞] 新媒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09-0077-01
傳統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單一且陳舊,降低了教育工作的實效性。在新媒體環境下,高校要正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足之處,充分發揮新媒體的積極作用,最終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的提高。
一、新媒體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利處
首先,新媒體的出現,使信息的傳播速度加快,不再受時間以及地域的限制,高校利用其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能有效地豐富教育平臺,開闊學生的眼界。其次,在使用新媒體的過程中,有利于資源共享,從而促進雙方的信息實時交流。因此,高校利用新媒體能拓寬教學信息的傳輸渠道,利用多種方式將教學信息傳輸給學生,這有利于彌補傳統教學的缺陷。同時,在新媒體環境下,學生可以隨時地關注國家以及國際大事,關注時政熱點,這進一步提升了教育的實效性。最后,在新媒體環境下,人們利用社交軟件就能隨時地與人交流。在這種情況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可以利用這些新媒體軟件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
二、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一)借助網絡化教學內容
在傳統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手段比較單一。通常采用課堂教學的方式,這不利于提高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的興趣,最終達不到提升學生思想政治素養的教學目的。而在新媒體環境下,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教學選擇性,使思想政治教育途徑更加多樣化。一方面,高??梢岳镁W絡平臺建立自身的官方網站,在官方網站上將思想政治能力傳到網站上,最終達到宣傳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另一方面,高校還可以建立一些微信公眾平臺、開通微博等,利用這些社交性軟件增加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這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更加靈活多樣,完全符合現代化發展的需要。同時,在教育內容方面,高校也可以相應的進行調整,將思想政治教材作為教學主要內容,同時利用報刊與網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這有利于提升教學內容的實效性,同時在網絡上刊登社會熱點問題,提供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最終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二)做好網站管理工作
就當前而言,互聯網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已經成為學生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這種情況下,高校要重視網絡的作用,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網絡中,起到教育的作用。首先,高校要了解網絡媒體的運作方式,提升網絡技術以及計算機的實際應用水平,為建立網絡教育基地奠定堅實的基礎。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應該與學生的校園生活相聯系,不能與實際生活脫軌。結合學生的喜好,提升學生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關注度。最后,高校要不斷完善網站服務內容,不僅要凸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同時網站內容還需要具備趣味性與知識性。高校要做好網站管理,及時更換網站信息以及社會熱點話題,最終達到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三)利用網絡,加強與學生的交流
在教育過程中,高校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F代學生要求彰顯自身的個性,實現自身價值。因此,學生容易受到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形成思想偏差。所以,高校工作者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要改善與學生相處的方式,尋找新的教育空間,最終補償傳統教育中的缺陷。在新媒體環境下,社交軟件廣泛地應用到學生生活中,成為學生交流的助手,因此,高校教師應該充分發揮微信、QQ以及微博等社會功能,加強與學生的聯系。通過推送公眾號,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傳送到學生的手機里。通過講故事、歷史分析以及熱點分析滲透思想政治理念。與此同時,師生還可以在微信上展開互動,幫助學生解決一些生活中遇到的難題。
三、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新媒體迅速興起并被廣泛普及,這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提供了有效途徑。在新媒體發展環境下,高校要充分發揮新媒體的有效價值,克服其弊端。借助網絡化教學內容,做好網站管理工作,利用網絡加強與學生間的交流,在新媒體環境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最終促進思想教育工作的質量與效果提升。
參考文獻:
[1]張菁燕.新媒體對大學生政治社會化的影響及對策[J].中國青年研究,2015,56(1):15-26.
[2]馮剛.新媒體技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J].德育,2016,13(5):8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