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銀平


(長沙環境保護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0)
[摘 要] 以物流管理專業的實訓為例,提出并分析了物流實訓室在軟環境建設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接著從五個方面來探討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旨在為高職院校在物流管理專業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和管理方面提供一些借鑒。
[關 鍵 詞] 崗位需求;物流管理專業;校內實訓基地;軟環境建設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09-0164-02
一、引言
為了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很多高校開辦了物流管理專業并建立了實訓基地,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為企業輸送了大批物流管理方面的人才。但也存在以下一些問題,如在建設實訓室之前沒有做好充足的調研工作,建成之后管理不善,利用率不高,造成資源浪費、實用性不強;與社會需求脫節;在建設實訓室時,過多重視硬件方面而忽視了軟環境的建設和管理。
本文以物流管理專業的實訓為例,探討如何在軟環境方面來建設校內實訓基地,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配備專業實訓教師、配套專業教材和實訓課程、開發以就業為導向的實訓項目以及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二、物流實訓室建設軟環境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實訓室建設之前調研工作不夠深入
在建實訓室之前,高校一般會做一些調研工作,如參觀兄弟院校;考察企業,咨詢相關專家;做一些市場調研,摸清就業需求動向等。雖然做了很多的建前準備工作,但還不夠深入。一是沒有真正了解物流相關企業發展的最新動態和企業對物流管理相關人才的崗位需求;二是沒有完全根據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設置來配備所需的教學設備和軟件。
(二)實訓教師實操教學能力不強
在進行實訓活動時,很多專業教師對設備的操作流程并不熟悉,甚至只是簡單的介紹和認識階段。實訓室配備的管理人員也只是負責開、關門,在物流管理的實操方面知之甚少。
1.實訓教師大都是專業教師,理論知識比較熟悉,但沒有參加系統的實操培訓,實踐教學水平不高。專業教師在給學生上實訓課時,訓練單項技能的比較多,如叉車駕駛、打包機打包貨物、打印價格標簽等。系統的作業流程比較少,綜合能力的實訓幾乎沒有。究其原因,專業教師的實操教學水平欠缺,指導學生實踐的能力有限。
2.實訓教師的實訓項目開發能力很弱,不能根據物流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設計合理有效的實訓項目,導致學生所學的實操能力跟不上物流相關企業的發展,畢業之后不能滿足企業的崗位需求。
(三)實訓室建成后利用率不高
實訓室建成之后,因為管理不到位,很多設施設備都成了擺設,利用率很低。專業教師在開學時制訂的課程授課計劃里都會有實訓安排,但大都是集中在某一周進行。平時實訓的時間很少,因此設備閑置時間比較多,學生實訓機會少,動手能力比較差。
(四)實訓時缺乏企業參與,與企業發展完全脫節
很多高校在建設實訓室方面雖然考察了相關物流企業,但由于深度和廣度不夠,導致實訓室的管理和發展跟不上企業的發展要求。
1.高校在實訓室建設時由于場地和資金投入有限,導致只能發揮其模擬部分企業物流管理,跟不上企業的實際運作步伐。
2.實訓室建成投入使用后,由于時代與經濟的發展,很多設備和軟件已經落伍,沒有得到及時和充分的補充。
三、物流實訓室軟環境建設方面的問題解決方案
(一)加強實訓室管理,提高利用率
實訓室配備的管理人員應是物流管理專業對口的人才,不但能做好實訓室日常的管理與維護工作,而且能協助專業教師進行實操教學。上課之前,做好實訓室的準備工作,如保證設備正常通電、物流管理相關軟件得到及時更新、做好實訓教學記錄和日常維護記錄等。上課期間,能配合好專業實訓教師的教學活動,指導學生遵守各項操作制度,保證設備運行的安全。下課之后,對實訓室做好整理和衛生工作,對于出現異常的設備聯系供應商進行及時處理。
構建實訓室管理制度,推行實訓室管理責任制。內容如表:
(二)加強校企合作,實行校企共建和共管
在建設實訓室方面充分考慮企業的建議與意見,想辦法讓企業參與實訓室的建設。如在選擇實訓設備、布局功能區域、設計操作流程、實訓室管理模式等方面力爭做到與真實的企業相似。
在平時的實訓教學中,可以邀請企業專家來給學生上課,進行實戰案例講解、介紹物流管理方面的最新發展動態以及企業的工作崗位要求。同時,可以采取工學結合的方式,如上學期在學校學習相關理論知識和模擬操作實訓項目,下學期去物流企業實習鍛煉。這樣,既鞏固了所學知識,又培養了學生學以致用的動手能力。
(三)以崗位需求為導向,開發配套教材,設計實訓項目
物流管理專業教學團隊在制訂人才培養方案時,應以企業的崗位需求為導向,著力培養學生的專業實操技能,為物流企業輸送合格的人才,使學生能夠適應企業的發展要求。教學團隊應包括專業教師、企業專家以及實驗員。專業教師結合自己所教的課程,在制訂實訓教學計劃和開發相應的實訓教材前,必須對企業進行實地調研,真正了解企業對物流人才的需求,把企業專家的意見和建議考慮進去。
教學團隊制訂實訓模塊時可以依據以下三種方式:(1)根據企業的職業崗位要求,如物流采購、運輸操作、倉儲配送、客戶服務、信息處理、貨運代理、產品營銷、項目助理、外貿跟單等;(2)管理模塊,如倉儲配送管理、報關報檢管理、供應鏈管理等;(3)實操技能程度,如單項技能、作業流程、綜合能力、拓展能力等。
在設計實訓項目時,專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特點,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從淺入深,從點到面,從單一到綜合,有系統、有計劃地逐步提升學生的專業實操技能。在第一、二學期,應以訓練學生的單項技能為主,要求學生熟悉并且能獨立完成每個環節的操作過程,為后面的作業流程訓練打好基礎。第三學期以組為單位,把學生分成小團隊,共同來完成作業流程訓練,如采購、入庫、盤點、出庫等。在設計作業流程時,應按照物流企業的真實情況,讓學生熟悉操作流程,并能發揮團隊協作精神,以使學生實習就業后能勝任企業的基層操作崗位。第四學期以訓練學生的綜合能力為主。因此,專業教師應聯合企業專家和實驗員開發設計綜合能力訓練項目,以滿足學生畢業后就業于物流企業的崗位需求。如在庫存控制項目中,每個學生小組成員進行任務分工且做好相關的準備,根據生產計劃和采購周期安排采購,每次進貨都記錄下來,利用信息化手段進行盤庫,判斷庫存量適時進貨,同時對供貨商進行管理,保證貨物能按質按量得到及時供應。此項目能夠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現場問題的分析與處理能力、管理與信息化操作系統能力等職業素質。
(四)以技能大賽為契機,提升專業教師的實訓教學能力和學生的實操能力
國家對職業院校的教育重視程度與日俱增,對職業技能大賽的投入也在增加。因此,高職院校對技能大賽也越來越重視,加大了對實訓室的建設和管理投入。技能大賽的成績是反映高職院校專業辦學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專業教師在準備技能大賽的各項工作時,可以聯合校企合作單位,共同商討怎樣培養和提高參賽學生的設計和操作能力。同時還可以與企業共同舉辦校內技能大賽,如倉儲實操技能大賽、速遞業務技能大賽、采購與運輸技能大賽,聘請企業專家對參賽學生進行評分并提出改善意見。以這些校內技能大賽為基礎,一方面可以提升專業教師的實訓教學和指導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選拔一批理論知識扎實、動手能力較強的學生參加省級比賽。對在省級和國家級獲獎的學生,學校應給予指導教師和學生相應鼓勵,既可以調動專業教師帶學生比賽的信心和決心,又有助于激發其他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五)加大實訓室軟環境方面的投入,要求專業教師不定期參加企業社會實踐
實訓室軟環境方面包括實訓項目的設計、配套課程與教材的開發以及“雙師型”實訓教師的培養。加強軟環境建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1)加強校企合作,以企業真實案例為背景,不斷豐富和拓展實訓項目。(2)豐富實訓課程安排,讓學生既可以在校內實訓基地進行實訓技能訓練,又可以在校外如物流企業進行模擬操作。(3)公開招聘理論知識豐富、動手能力較強的“雙師型”專業教師,并要求他們每年利用寒暑假在企業進行鍛煉,切實提高教師的實訓教學水平,從而提高校內實訓室的利用率。
總之,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對物流人才的需要,高職院校對物流管理專業學生的培養力度也在不斷增大。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物流實訓室的建設和管理。如何以崗位需求為導向,在日常的實訓室管理與維護以及實訓項目的創新設計上下工夫,更好地為物流企業輸送人才,還需我們進一步探索和研究。
參考文獻:
[1]汪沁,鄭寧,王超.基于市場需求的物流仿真實驗室建設探討[J].中國市場,2012(28).
[2]黃晶.骨干校物流綜合實訓室管理制度構建與實訓項目開發[J].中國物流與采購,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