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偉
(貴州城市職業學院,貴州 貴陽 550025)
[摘 要] 通過對貴州城市職業學院學生赴廣東惠州比亞迪電子有限公司的學生專業頂崗實習的現狀進行剖析,故提出了保障和提高專業學生頂崗實習質量的幾點建議。
[關 鍵 詞] 高職院校;頂崗實習;過程管理
[中圖分類號] G71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09-0192-01
頂崗實習是指高職院校按照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和教學計劃的安排,通過校企合作、產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組織與安排學生到企業等用人單位的生產服務一線,以體驗真實的工作情景,參與實際崗位的生產服務為主要內容的實習。同時,頂崗實習也是高職專業實踐教學體系中不可缺少的必要環節,在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過實習強化專業技能,使學生更好更快地適應現場工作環境、崗位要求,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縮短畢業后獨立上崗的時間,實現校企學生三方共贏。
就以貴州城市職業學院學生頂崗實習為例,其面對實習地點分散、現場生產任務繁忙、安全責任重大和駐廠指導教師短缺等現狀,產生了校企“雙主體”監管職責不明、過程管理缺失等突出問題,嚴重影響和制約了正常實習的進程,實習質量難以保證。具體問題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貴州城市職業學院頂崗實習的行程
2011年11月3日上午9點學院招生就業處古芳麗老師給所有帶隊老師及駐廠老師召開一次就業實習體驗的注意事項的會議,并對去惠州比亞迪的行程安排做了細致的分工,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安全到達工廠。此次赴惠州比亞迪學生頂崗實習體驗總人數為380多人。后11月4日下午5點就到達惠州比亞迪園區,帶隊隊長古老師與廠方取得聯系,比亞迪第九事業部人力資源部的張澤東科長很熱情地接待了我們,同時也解決了學生的吃飯住宿問題,然后就學生之后的就業實習進行了安排。我院學生于11月5日由廠方安排辦理學生的入職體檢、企業文化和安全教育培訓等事項,11月6日下午廠方安排參觀車間,11月7日早上8點整學生正式開始頂崗實習。
二、頂崗實習過程中,校企雙方的學生管理監管缺失
校企雙方對學生頂崗實習中的“雙主體”責任認識不夠,存在互相推諉的現象。一方面,校方認為學生在企業頂崗,學生管理應由企業人力資源部負主體管理責任;另一方面,企業認為學生雖然在企業頂崗實習,但并不是企業正式員工,學生實習管理仍然屬于學校,學校對學生的實習過程進行主要監管。這樣難免會在實習期形成對頂崗實習學生監管的“真空區”,導致學生頂崗實習管理產生嚴重漏洞。
三、企業對頂崗實習不夠重視,關鍵崗位頂崗學生通過企業內部競聘勝任
這次去參加頂崗實習的學生專業分別為:會計與審計、財務管理、市場營銷、工商企業管理和工商行政管理等,對于學生專業而言,由于崗位的特殊性和責任,企業接收學校的學生不會安排在一些主關鍵崗位上,如財務、企業管理、行政管理等崗位。大多數學生日常實習由企業統一安排在流水線做SMT(產品表面組裝)的操作工。在生產一線實習滿2個月后,可以參加企業內部競聘,通過競聘到財務管理、生產車間現場管理和人事行政部門工作。當學生到企業的關鍵崗位實習初期,剛開始停留在觀摩和“打下手”的角色中,沒有真正觸及崗位的核心技能的實際操作,也就是沒有做到真正的頂崗,從而使實習效果大打折扣,但是學生并沒有因此放棄,通過努力最終勝任崗位。
四、頂崗實習崗位專業不對口問題突顯
我校專業對應崗位有會計、人事行政管理、企業管理等。雖然制定了專業教學頂崗實習大綱,但由于企業生產性質和生產任務的原因,頂崗實習在時間、內容及要求上不可能與實習大綱完全吻合,相當一部分數量的學生整個實習期被安排到了組裝操作員、倉管員、質檢員、安全檢查員、物料員、后勤等非專業部門崗位上,充當臨時打雜人員。這些崗位技術含量相對較低且與其所學專業毫無聯系,致使這部分學生的頂崗實習與所學專業完全脫節,沒有達到預期的實習目的,不利于學生鞏固專業理論知識和提升專業技能。
五、頂崗實習監管指導機制不健全,管理方法手段有待于進一步創新
貴州城市職業學院學生的專業頂崗實習,由于惠州比亞迪廠區分布大,學生分布在很多車間,駐廠指導教師的住宿與學生住宿相隔3公里,師生異地指導交流困難的問題凸顯。
綜上所述,如何進一步規范和強化高職院校專業頂崗實習的管理,關乎專業實踐教學和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關鍵。針對以上問題,首先,我們應該完善和健全校企監管職責,強化校企共同育人,服務學生全面發展。其次,確保實習計劃順利完成,雙方共同做好頂崗實習組織管理工作。除此之外,還應創新師生異地交流指導模式、加強實習指導師資隊伍建設,切實提高頂崗實習質量和學生的職業能力、就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全面提高高職院校專業人才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王惠新.高等職業學校學生頂崗實習問題成因及對策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0.
[2]徐芳敏.高職學生實習管理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