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方軍
(常熟市濱江職業技術學校,江蘇 常熟 215500))
[摘 要] 數控教學培養的是一批能夠真正在社會崗位當中參與工作的素質型人才,具備相應的職業技能,同時還能夠承擔職業道德的建設任務。實訓教學本質上就是學生直接到具體崗位中參與和學習的一個過程,同時也是提高學生職業精神的有效途徑。因此,為了更好地提高數控教學質量,詳細分析數控實訓中培養學生職業精神的有效措施。
[關 鍵 詞] 數控實訓;職業精神;培養措施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09-0167-01
現代社會教學革新不斷深入,要求教育各界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讓學生在德、智、體、美各方面全面發展,以符合現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這是各大院校和教育場所不斷追求的目標。實訓教學是職業院校教育中非常重要且關鍵的一個教育部分,學生的專業技能訓練是在實訓中開展的,學生在實訓過程中不僅需要學習相應的技能和技巧,同時還需要在具體的工作崗位中實習,這也間接地引出了職業精神方面的教育。因此,探討數控實訓中培養學生職業精神的措施具有顯著意義。
一、職業精神的培養意義
職業精神是指職業內在的規范和要求,是在職業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綜合品質,包含職業道德、職業技能、職業行為、職業作風和職業意識等方面。職業教育由于其特殊的性質,所以在教育實踐中需要注重學生職業精神的形成。職業學校的學生在社會的定位是高技能專業性人才,但在實際中,不僅要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素養,還要培養非專業的素養。專業素養主要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創新探索能力,非專業素養指的是思想道德文化方面的涵養。提高職業學生的職業精神對于其以后在社會中的發展和自身能力的提高有重要的意義。
二、數控實訓中培養學生職業精神的有效措施
(一)明確理想,提升學生專業學習信心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理想,這也是奮斗的主要目標。在數控實訓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理想前途教育也是職業精神培養的一個有效措施。當前的職業學校當中,學生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自卑心態,個人理想較為模糊,個人職業規劃不明確,缺乏對專業知識的學習熱情。對此,在數控實訓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盡可能地幫助學生規劃未來,可以在實訓課剛開始時用一堂課的時間幫助學生建立人生目標以及道德理想,并以學生所建立的目標和理想在后續的實訓課堂中約束學生的行為,從而逐漸培養學生的職業精神。
(二)強化職業責任意識,推動實訓目標得以完成
市場經濟的環境要求及時強化職業學校學生的責任意識以及使命感。有了職業責任意識,才能夠主動地承擔更多的工作并做到善始善終,工作當中出現了問題也不會害怕承擔。因此,在數據實訓的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顯得格外重要。但是,就當前的數控實訓教學而言,仍然存在以下一些負面現象:(1)教學設計實訓課題滯后,大多數學生都能夠主動參與課題的學習,相互協作,完成一系列的工作,從而達到實訓的基本目標。但是,總有少數學生會站在一旁“發呆”,課題的完成好壞與他們好似并無關系。(2)每一天的實訓任務完成之后大多數學生能夠做到認真值日,會主動對機床進行相應的維護以及保養,但是有少數學生出于懶散心態會偷偷溜走,這也是職業精神的一種不良體現。從上述兩種現象可以發現,在實訓的過程中,大多數學生是具備良好的職業習慣的,但是對于個別責任感欠缺的學生而言,在職業精神方面存在著明顯的缺陷。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尤其是對一些對專業不感興趣的學生,需要經常采用談話的方式進行開導。在實訓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專門“點名”這一些學生,從而提高所有學生的整體責任意識,培養職業精神。
(三)強化勞動理念,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
當前職業院校中的學生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在家庭中備受關注,甚至是嬌生慣養,許多學生都會存在怕臟、累、苦的問題,不愿意勞動。對此,就需要對學生給予適當的勞動教育,促使學生認識到勞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發學生的動手操作興趣。在實訓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地創新教學方式以及教學內容,在必要時可以采取一些競爭比賽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借助學生的好勝心,提高學生參與實訓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培養學生的勞動精神,形成職業精神。
綜上所述,數控實訓的教學過程中職業精神的有效培養是提高學生操作能力以及養成職業素質的有效途徑,教師需要充分借助實訓教學,并針對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以職業道德、職業意識以及技術應用、崗位能力等作為教育目標,讓學生真正在崗位實訓的過程中形成相應的職業精神,促使學生在畢業之后能夠更好地適應崗位的實際需求。
參考文獻:
[1]王鵬.數控實習中職業技能和就業能力的培養[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版),2016,33(2):119.
[2]阮文濤.關于中職數控專業學生技能實訓中教學有效性的探究與改善策略[J].新課程(下),2016,31(3):158.
[3]吉仕豐.淺談在數控車實訓課堂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6,23(10):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