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嬌
摘要:目的:研究循證護理應用在膽囊結石腹腔鏡術后疼痛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3年2月~2015年6月我院100例膽囊結石腹腔鏡術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與對照兩組,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進行循證護理,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術后3天、4天以及5天的V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疼痛持續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結論:循證護理應用在膽囊結石腹腔鏡術后疼痛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顯著,值得廣泛推廣。
關鍵詞:循證護理;膽囊結石;腹腔鏡;術后疼痛
現階段,臨床上通常會采用腹腔鏡手術對膽囊結石患者進行治療,但是術后患者疼痛發生率較高,這不僅對患者的治療效果造成了嚴重影響,而且會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患者的身心壓力[1]。所以亟需尋找一種科學合理的方式對患者進行護理,以此來減輕其疼痛[2]。本研究主要探討循證護理應用在膽囊結石腹腔鏡術后疼痛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100例膽囊結石腹腔鏡術患者來源于2013年2月~2015年6月來我院進行治療的患者中。隨機以1:1分為2組。觀察組:50例,男35例,女15例,平均年齡(43.21±5.26)歲。對照組:50例,男36例,女14例,平均年齡(43.05±5.12)歲。2組性別、年齡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護理模式進行護理,主要是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并且嚴格遵照醫囑對其進行對癥護理。
觀察組進行循證護理,具體為:(1)根據患者病情尋找問題以及原因。選擇進行過專門循證護理知識系統培訓的人員,對患者的疼痛情況進行評估。完成疼痛程度評估之后,要剖析患者出現疼痛的原因,通過仔細觀察以及耐心詢問的方式來了解患者疼痛的具體位置以及持續的時間,最終總結出膽囊結石腹腔鏡治療術后疼痛出現的原因以及相關的護理問題。(2)檢索查證。充分利用萬方數據庫、維普數據庫以及中國知網等,針對總結出來的護理問題進行文獻檢索與資料查詢,對收集到的資料采用科學的方法進行評價。(3)采用合理的論據對臨床實踐進行指導。針對評價之后反映出來的問題,制定出科學合理的護理措施,具體為:針對術后切口疼痛這一問題,醫護人員要向患者詳細介紹手術的相關知識,并且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科學合理的心理疏導,將其負性情緒及時緩解,以此來有效緩解患者的切口疼痛程度。其次,還要對患者進行呼吸道護理,囑咐患者注意做好保暖措施,謹防其出現咳嗽以及上呼吸道感染現象,最大程度上減輕其對手術切口的刺激。針對術后其它部位疼痛這一問題,醫護人員要適當延長患者術后吸氧的時間,以此來將患者術后肩部疼痛程度減輕。其次,醫護人員在手術過程中對患者進行氣管插管麻醉時,要確保動作的輕柔,最大程度上避免刺激患者的咽喉,減輕其術后咽喉部位的疼痛。為了能夠減少患者四肢酸痛與軀干酸痛感,可以將其吸氧時間適當延長,或者通過按摩的方式來減少肌肉中乳酸的過度堆積。除此之外,術后要及早指導患者下床進行適當活動,以此來減輕或者消除其疼痛感。
1.3 觀察指標
對觀察與對照兩組患者術后1天、2天、3天、4天以及5天的VAS評分、疼痛持續時間進行對比。
1.4 統計方法
將數據進行錄入,然后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庫的建立,計數資料進行方差齊性檢查之后,進行卡方檢驗;計量資料則采用( ±s)進行表示。
2.結果
2.1觀察與對照兩組VAS評分對比
通過對比分析可知,觀察組與對照兩組患者術后1天、2天的VAS評分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VAS評分,觀察組患者術后3天、4天以及5天的V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具體見表1。
2.2觀察與對照兩組疼痛持續時間對比
觀察組患者的疼痛持續時間為(3.20±0.12)天,顯著短于對照組的(5.89±1.89)天(P<0.05)。
3.討論
臨床上,循證護理屬于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能夠充分滿足醫學發展以及護理的需求[3]。這種護理模式根據患者的臨床特征,對其進行科學、有效的護理,并且在對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會根據其臨床變化,對護理計劃進行及時調整,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減少護理資源的浪費,并且還能夠將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提高,能夠促使患者更好很快康復[4]。膽囊結石腹腔鏡術是現階段治療膽囊結石的一種重要手術方式,但是術后患者會在不同程度上出現疼痛感,這會對其康復進程造成嚴重影響[5]。在本研究中,對觀察組患者進行了循證護理,根據每個患者的實際情況為其制定了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并且獲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術后3天、4天以及5天的V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疼痛持續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知,循證護理應用在膽囊結石腹腔鏡術后疼痛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顯著,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楊慧,曹怡,王燕等.二維斑點追蹤成像與組織多普勒成像技術評價矽肺患者右心室收縮功能的早期變化[J].東南大學學報(醫學版),2016,35(4):555-559.
[2]于頤光,王瑞,潘志鋒等.不同期別矽肺患者誘導痰中細胞因子的變化[J].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志,2015,33(5):332-336.
[3]毛文君,聶曉偉,夏維等.肺移植治療Ⅲ期矽肺術后生存的影響因素[J].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志,2016,34(9):659-664.
[4]陳功泉.組織多普勒成像技術診斷矽肺肺心病患者右心室肥大的研究[J].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志,2014,32(12):931-933.
[5]蘇程程,向國安,馬永強等.ATP清除劑三磷酸腺苷雙磷酸酶對實驗性矽肺的干預作用[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16,32(5):792-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