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元
摘要:目的 對比兩種口腔護理方式具體的效果。方法 選擇我院2016年2月份至10月份收治的60例昏迷患者,采用隨機形式進行,共有兩組,每組患者有30例,命名為觀察組,對照組。觀察組使用牙齦炎沖劑開展口腔護理,對照組使用生理鹽水開展口腔護理。觀察兩組患者口腔護理的時候出現口臭的狀況,以及口腔炎出現幾率存在的具體差異。結果 觀察組患者口腔護理的成果要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對患者進行口腔護理,使用牙齦炎沖洗劑效果要好,降低患者出現口臭以及炎癥幾率。
關鍵詞:生理鹽水;牙齦炎沖洗劑;口腔護理;效果觀察
醫院在接收昏迷患者的時候,需要對其開展較高程度的口腔護理。因為這些患者在救治的過程中不能實現自足吞咽,就會讓自身的咀嚼功能實現削弱,口腔原有的凈化能力會因為患者出現昏迷問題而出現下降現象。同時,口腔是病原物進人體的主要器官,每天都會受到病原侵害。為讓患者實現較高清潔度的口腔護理,必須要選擇合理和先進護理方式,提升患者口腔護理的滿意度。本文選取我院2016年2月份至10月份收治的60例昏迷患者,對其進行隨機,平均形式的分組比較。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文主要研究的患者是來自我院2016年2月份至10月份收治的60例昏迷患者。其中,含有男性患者,為28例,有女性患者32例,最低年齡為6歲,最高年齡為77歲,年齡具體平均值為(40.67±6.29)歲。對60例患者開展有效分組,此次分組采用隨機形式進行,共有兩組每組患者有30例,命名為觀察組,對照組。觀察組有15例男患者,15例女患者,年齡為6—75歲,平均年齡為(39.02±7.36)歲。對照組男患者有13例,有女患者17例,年齡為7—77歲,年齡具體平均為(38.93±7.04)歲。兩組患者所有資料不呈現統計學發展意義,(P>0.05)。
1.2方法
對兩組患者進行口輕護理的時候,均是由科室護士共同進行。護士將護理工作所需要的物品實現科學準備,在開展護理行為之前,需要對患者家屬進行口腔護理工作開展呈現意義的講解,讓家屬支持此次工作開展。
對照組:開展常規形式的護理,按照一定的步驟開展具體的護理工作。首先,將棉球浸在生理鹽水中[1]。然后用夾子將其夾出,然后對患者的嘴唇,牙齒以及舌面開展依次的清理。每天按照相同的步驟開展兩次護理。最后觀察護理的成效。
觀察組:開展常規護理工作的基礎上,增加棉球數量,一般為7—8個。將棉球浸在沖洗劑中。首先,用生理鹽水對患者的嘴唇開展濕潤工作[2]。然后用浸在沖洗劑中的棉球對患者的牙齒外側開展清洗工作。最后利用夾子將浸在沖洗劑中的棉球對牙齒周邊的內側進行清洗工作,然后對舌面開展依次的清理。
1.3評價標準
本次研究設定的科學評價指標為患者治療之后的口腔康復程度,以及患者并發癥出現的狀況。通過這兩個標準對此次護理開展質量標準的評定工作,實現較為科學的評價工作。
2 結果
在本次研究的過程中主要使用SPSS17.0統計軟件對所得出的結果進行分析,得出以下結論:經過護理治療,兩組患者均獲得一定護理治愈。但這兩組的護理質量不同,最終的護理效果也不相同。兩組患者均為30例,觀察組出現口臭患者例數為1例,占3.33%;出現炎癥患者例數為5例,占6.67%。對照組出現口臭患者例數為10例,占33.33%;出現炎癥患者例數為2例,占16.67%。可以看出,在接受護理之后,觀察組護理質量要優于對照組。觀察組出現口臭和炎癥狀況,要好于對照組,能夠讓患者得到較高的口腔護理。
3 討論
昏迷患者在接受醫院治療過程,需要對其開展口腔護理,讓患者實=實現較為清潔的口腔部位的護理。口腔是病原物進人體的主要器官,每天都會受到病原侵害[3]。同時,基于患者存在的護理問題,在救治的過程中不能實現自足吞咽,就會讓自身的咀嚼功能實現削弱,口腔原有的凈化能力會因為患者出現昏迷問題而出現下降現象。此外對這些患者開展臨床工作的時候,需要對其進行吸痰以及插管等工作,這樣就會讓患者的機體能力實現一定的下降,讓患者更加容易出現口腔感染問題。這樣就會讓患者出現較為嚴重的口腔病癥,影響患者實現較為清潔的口腔環境。所以,要對患者進行較高質量口腔護理,提升患者口腔護理具體開展的程度。
為讓患者實現較高清潔度的口腔護理,必須要選擇合理和先進護理方式,提升患者口腔護理的滿意度。醫院在接收昏迷患者的時候,需要對其開展較高程度的口腔護理。為此,本文開展此項研究,對該問題實現有效的研究。本次研究選擇我院2016年2月份至10月份收治的60例昏迷患者,采用隨機形式進行,共有兩組,每組患者有30例,命名為觀察組,對照組。觀察組使用牙齦炎沖劑開展口腔護理,對照組使用生理鹽水開展口腔護理,分析兩組護理的成效。對兩組患者進行口輕護理的時候,均是由科室護士共同進行。在此基礎上,對兩組患者使用不用形式的護理,分析兩組護理之后的效果。護理比較發現,兩組的護理質量不同[4]。最終的護理效果也不相同。兩組患者均為30例,觀察組出現口臭患者例數為1例,占3.33%;出現炎癥患者例數為5例,占6.67%。對照組出現口臭患者例數為10例,占33.33%;出現炎癥患者例數為2例,占16.67%。可以看出,在接受護理之后,觀察組護理質量要優于對照組。也就是說,在對患者開展口腔護理時,使用沖洗液的效果要高于生理鹽水此項護理。為此,在日后開展護理工作行為中,可以使用牙齦炎沖洗劑對昏迷患者開展護理,提升整體護理工作開展的成效。
參考文獻:
[1]王璐璐.生理鹽水與牙齦炎沖洗劑在口腔頜面外傷患者口腔護理中的效果對比[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5,(01):88-89.
[2]劉建寧,柯賢俊.洗必泰漱口液及口腔護理在牙齦炎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4,(12):162-164.
[3]蔣麗紅,譚偉麗.牙齦炎沖洗劑與生理鹽水口腔護理對比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158-159.
[4]張蘭葉.生理鹽水與牙齦炎沖洗劑在口腔護理中的效果比較[J].求醫問藥(下半月),2013,(01):337-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