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士玲
摘要:目的:探討護理配合在嚴重創傷患者急診救治中的應用效果,為今后的治療與護理工作提供指導。方法:選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療的嚴重創傷患者共88例作為研究對象,采取回顧性分析的方法,總結在對患者急診救治過程中的護理配合方法,探討救治效果。結果:經過積極的治療與護理,88例患者中,成功脫險患者85例,死亡患者共3例,死亡原因包括送治較晚、傷情過重等,搶救成功率為96.59%;治療結束后,通過與患者家屬的積極溝通交流,53例患者家屬對本次護理治療表示滿意,33例患者家屬對本次護理治療表示基本滿意,2例患者家屬對本次護理治療表示不滿意,總體護理滿意度為97.93%。結論:在治療嚴重創傷患者的過程中,采取針對性的護理配合方法,能夠有效提高搶救成功率,減少并發生的發生,提高患者家屬的滿意度,具有較好的應用效果,值得進一步加強臨床推廣與應用。
關鍵詞:嚴重創傷;護理配合;急診救治
嚴重創傷多是由于外力造成患者骨骼、組織或器官受到嚴重傷害,是急診科室經常遇到的病癥,患者受到嚴重創傷后,會表現出不同程度的骨折、器官損傷、機體功能衰竭等癥狀,若沒有得到及時的護理與治療,極易引發呼吸困難、休克等并發癥,嚴重時還會造成患者死亡[1]。相關研究資料表明,在對嚴重創傷患者急診救治的過程中,采取積極的護理配合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搶救成功率,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本文正是基于這一目的,選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嚴重創傷患者共88例,探討了護理配合的實際應用效果,現做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療的嚴重創傷患者共88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47例,女性患者41例,年齡17-66歲,平均年齡35.9±2.8歲。致傷因素包括:車禍36例,外物擠壓18例,高空墜落17例,砸傷11例,刺傷6例。創傷部位包括四肢創傷36例,腹部創傷21例,胸部創傷20例,顱腦創傷11例。所有患者均在受創后20min-4h到醫院接受救治,經初步診斷,88例患者中復合型創傷共39例,單臟器創傷33例,多發性創傷16例。對所有患者采取回顧性分析的方法,總結在對患者急診救治過程中的護理配合方法,探討救治效果
1.2 方法 對嚴重創傷患者的護理配合,主要包括入院前護理、急診室護理與手術護理三個方面[2]。
在入院前護理方面,護理人員在到達現場后,首先對患者進行身體檢查,評估患者的身體狀況,必要時可以采取心胸復蘇、吸氧、開放氣道等針對性護理措施,然后對患者創口進行處理,采取輸液、輸血等措施防止患者傷口感染,對于出血較多患者,應建立靜脈通道,緩解患者病情。在搬運患者的過程中,應對患者體位進行固定,同時利用急救車上的設備對患者進行監護。
在急診室護理方面,患者進入急診室后,護理人員需要在第一時間檢查并記錄患者的身體機能狀況、心跳狀況和受創程度,同時監測患者的血壓、脈搏和心跳狀況,評估患者是否出現休克、呼吸道是否暢通。與此同時,為了防止患者出現低血容量性休克,護理人員應幫助患者迅速建立2條以上靜脈通道,留存患者血液標本,以便后續的配血與救治。此外,由于嚴重創傷患者病情發展快、變化急,因此護理人員不僅要實時監測患者心率、體溫、血壓、呼吸等機能的變化,還需要評估病情的變化方向,采取針對性的護理措施。
在手術護理方面,護理人員需要提前準備好手術所需的材料,同時加強各科室的協調,確保救治過程的連續性,為患者提供有效的保障。
1.3 評價標準 總結88例患者的救治效果,采用100分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對患者家屬進行調查,將結果分為滿意(90分以上)、基本滿意(70分-90分),不滿意(70分以下),總體滿意度為滿意率與基本滿意率之和[3]。
2 結果
經過積極的治療與護理,88例患者中,成功脫險患者85例,死亡患者共3例,死亡原因包括送治較晚、傷情過重等,搶救成功率為96.59%;治療結束后,通過與患者家屬的積極溝通交流,53例患者家屬對本次護理治療表示滿意,33例患者家屬對本次護理治療表示基本滿意,2例患者家屬對本次護理治療表示不滿意,總體護理滿意度為97.93%。
3 討論
嚴重創傷與其他病癥相比,具有病情發展迅速、變化快等特點,因此對于嚴重創傷患者而言,及時有效的急診護理是保證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手段,通過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可以有效縮短搶救時間,提高患者生存率,同時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隨著醫療改革的不斷深化,針對性的護理配合已經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在急診救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常規的護理措施之外,針對性的護理配合還要求護理人員具有較強的預見性,能夠對患者的病情進行提前預估,同時及時采取相關的急救措施,這對護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和技能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護理人員充分發揮自身的能動性,對患者進行搶救[4]。最后,嚴重創傷大多是由突發事件造成的,患者及家屬通常會對病情產生恐懼和焦慮,這需要護理人員注重與患者的溝通交流,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同時加強與患者家屬的聯系,取得患者家屬的理解與配合,從而提高救治效果。
通過本次研究發現,在治療嚴重創傷患者的過程中,采取針對性的護理配合方法,能夠有效提高搶救成功率,減少并發生的發生,提高患者家屬的滿意度,具有較好的應用效果,值得進一步加強臨床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吳春華. 60例嚴重創傷患者急診救治中的護理配合分析[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90):298-299.
[2]鄭少紅. 嚴重創傷患者急診救治護理中應用院前創傷評分的臨床意義[J]. 中國醫學創新,2016,(22):71-74.
[3]李霞. 60例嚴重創傷患者急診救治中的護理配合分析[J]. 中外醫學研究,2016,(18):76-77.
[4]劉雪蓮. 急診嚴重創傷患者臨床救治中采用整體護理的應用效果評價[J]. 中國醫藥指南,2015,(12):25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