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云博 孫輝 王國勝 張偉利 李蘭山 杜鳳華 趙文鵬
摘要:目的:探討化痰通絡散結方治療粘連性腸梗阻效果分析。方法:將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消化內科治療的94例粘連性腸梗阻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采用西醫保守治療方法,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采用化痰通絡散結方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炎癥改善情況。結果: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為95.74%,明顯較對照組的78.72%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CRP、TNF-α、IL-6等炎性指標明顯較對照組改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化痰通絡散結方治療粘連性腸梗阻效果明顯,能夠改善全身炎癥狀況,促進梗阻的解除,具有積極的臨床意義。
關鍵詞:粘連性腸梗阻;化痰通絡散結方;效果分析
粘連性腸梗阻多見于腹腔術后或盆腔炎癥,產生的腸管間粘連或腹壁與腸管間粘連,使得腸內容物不能順利通過,引發腹痛、腹脹、嘔吐、排氣排便停止,嚴重時并發腸壞死、彌漫性腹膜炎、甚至引起中毒性休克、死亡。目前,臨床除絞窄性腸梗阻外,其余類型腸梗阻多采用保守治療,以減輕胃腸負擔、抑制胃腸液分泌,待梗阻處腸管水腫消退,可自行松解粘連,恢復胃腸道功能[1]。中醫在治療本病方面有獨特見解,能夠提高單純保守治療的療效。本研究采用化痰通絡散結方治療粘連性腸梗阻,效果良好,現具體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消化內科治療的94例粘連性腸梗阻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47例,男24例,女23例,年齡37-74歲,平均年齡(52.3±6.7)歲,病程1-3d;對照組47例,男22例,女25例,年齡33-78歲,平均年齡(54.6±7.5)歲,病程1-2.5d;所有患者均符合粘連性腸梗阻診斷標準,有明確的腹部外科手術史;中醫診斷符合氣滯血瘀證診斷標準;排除其他類型腸梗阻、腸道惡性腫瘤、其他器官嚴重感染者;比較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梗阻類型、病程等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西醫保守治療,禁食禁水、持續胃腸減壓、抗感染等,給予靜脈滴注生長抑素抑制消化液分泌,并給予營養支持治療,采用38℃肥皂水100ml低壓灌腸,2次/d。在此基礎上,觀察組給予化痰通絡散結方,藥用僵蠶15g、全蝎10g、蜈蚣10g、桃仁6g、姜黃6g、大黃10g、陳皮6g,每日1劑,經胃腸減壓管注入,20-40ml/次,3次/d,注完后胃腸減壓管夾閉1h。連續治療3-5d后評價療效[2]。治療后復查炎癥各指標,包括CRP、TNF-α、IL-6。
1.3療效判定標準 治愈:癥狀及體征完全消失,無腹部癥狀,胃腸功能恢復正常,有正常排氣排便,進半流食后無不適;好轉:癥狀及體征明顯改善,腹部癥狀有所減輕,胃腸功能有所好轉,進半流食后存在腹脹、間斷性腹痛等癥狀;無效:癥狀及體征無明顯改善,腹部癥狀無好轉或加重,腹平片仍可見液氣平面,需更改治療方案或中轉手術[3]。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以P<0.05表示。
2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見表1。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為95.74%,明顯較對照組的78.72%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治療后炎癥情況比較,見表2。觀察組治療后CRP、TNF-α、IL-6等炎性指標明顯較對照組改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中醫認為,腹部術后損傷氣血,胃腸經絡受損,氣血運行失調,若遇勞累或飲食不節,或寒邪凝滯,則氣血運行無力,胃腸氣機通降失調,傳導失司,致上下不通而引發諸癥。臨床治療以攻里通下為主要原則。本研究采用化痰通絡散結方,方中以僵蠶為君,祛風解痙、化痰散結、清熱解毒;全蝎、蜈蚣活血通絡,祛瘀止痛攻毒散結為臣;桃仁活血化瘀、潤腸通便,姜黃破血行氣,大黃瀉熱通腸,共同疏通腸腑阻滯為佐;陳皮理氣和中為使。全方其中本病的病因病機,以通腑瀉實為主,疏通腸腑,解除血液瘀滯,使諸癥自除。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本方內服有良好抗菌消炎功效,促進腸道微生態的恢復,有效促進腸道水腫的消退,恢復胃腸道功能[4]。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為95.74%,明顯較對照組的78.72%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CRP、TNF-α、IL-6等炎性指標明顯較對照組改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充分說明化痰通絡散結方治療粘連性腸梗阻效果確切,值得在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劉瑩,甄文劍,王雅瓊.增液承氣湯加減保留灌腸佐治術后粘連性腸梗阻(氣滯血瘀證)的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急癥,2016,25(8):1626-1628
[2]王剛.承氣活血通腑湯治療粘連性腸梗阻80例[J].吉林中醫藥,2016,36(8):793-795
[3]張旗,盛衛星,楊臻等.中西醫結合治療粘連性腸梗阻述要[J].河南中醫,2013,33(4):580-583
[4]戴曉榮,成宏偉,史紅霞等.中藥結腸水療治療術后粘連性腸梗阻臨床研究[J].中醫學報,2014,29(10):1518-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