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華
摘要:目的:探討對小兒急性腹瀉患者實施蒙脫石散聯合金雙歧片治療的方法和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腹瀉患兒60例,隨機分成兩組,對30例對照組患者實施蒙脫石散,對觀察組30例患者實施蒙脫石散聯合金雙歧片治療,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在治療有效率(96.67%;76.67%)及各項臨床指征的比較結果上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急性腹瀉患兒實施蒙脫石散聯合金雙歧片治療的療效顯著,且能顯著改善患兒的各項不良癥狀,值得臨床進行推廣。
關鍵詞:蒙脫石散;金雙岐片;小兒急性腹瀉;治療方法;臨床效果
小兒急性腹瀉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小兒疾病,患病后患兒主要表現為發熱、嘔吐、腹瀉等癥狀,如不 及時進行治療,可能導致患兒死亡,隨著微生態學的發展,臨床開始廣泛應用微生態調節劑進行疾病的治療[1] 。為了研究對小兒急性腹瀉患者實施蒙脫石散聯合金雙歧片治療的方法和臨床效果,本文特選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腹瀉患兒作為觀察對象進行研究分析,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資料選取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腹瀉患兒,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30例患者,年齡最小0.5歲,年齡最大5歲,平均(3.13±0.1)歲.對照組30例,年齡最小0.4歲,最大4歲,平均(3.02±0.5)歲。;兩組患兒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上存在的差異不顯著(P>0.05),對比結果有效。
1.2治療方法 在實施相同的護理干預及基礎治療的基礎上,對照組患兒實施單純蒙脫石散(國藥準字H20074198)口服治療,1歲以下患兒1袋/次,分次服用,1-2歲患兒服用2-3袋/d,分3次服完,2歲以上患兒服用2-3袋/d,服用時,將藥物溶于50ml溫開水中混勻,協助患兒服下;觀察組患兒在上述基礎上加以金雙岐片(國藥準字S19980004)治療,0.5歲以下患兒1片/次,2次/d,0.5-3歲患兒2片/次,2-3次/d,3歲以上患兒3片/次,2-3次/d,可將藥物碾碎后溶于牛奶中,協助患兒服下[3] 。
1.3觀察項目和指標 (1)臨床效果評價標準:痊愈:治療結束后患兒未再次出現腹瀉癥狀,大便次數及性狀恢復正常;有效:腹瀉次數較治療前有顯著減少,大便性狀有所改變;無效:腹瀉情況與治療前無顯著差別甚至有所加重;(2)臨床指征觀察內容:腹瀉消失時間、嘔吐消失時間,體溫正常時間、大便恢復時間。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平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說明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患兒在治療效果上的比較 經過不同方法的治療,觀察組患兒的治療有效率為96.67%,對照組為76.67%,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果見表1.
2.2 兩組患兒在各項臨床指標上的比較 經過不同方法的治療,觀察組各項指標所花時間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具體見表2.
3.討論
小兒急性腹瀉高發于夏秋季節,誘發因素較多,當患兒免疫力降低、胃酸分泌量減少,腸道菌群失調時便會發病。長期腹瀉會導致患兒出現營養不良,影響其正常的生長發育,嚴重時甚至導致其出現脫水或休克,危及生命。臨床在對該疾病進行用藥治療時,治療原理為抑制病毒生長,糾正水電解質失衡,重建腸道內環境[4] 。
蒙脫石散為天然的硅鋁酸鹽,機體可完全將其吸收,并完全覆蓋于腸粘膜,結合粘液蛋白形成粘液屏障,達到抑制致病菌的復制與傳播的效果,改善患兒不良癥狀。金雙岐片可緊密結合腸粘膜上皮細胞,與體內厭氧菌共同覆蓋腸粘膜表面,形成生物學屏障,阻止病原菌的入侵與繼續傳播。兩藥聯合應用,可逐漸恢復腸道正常功能,抑制腸道內有毒菌類的傳播,改善腹瀉癥狀,治愈疾病[5] 。
綜上所述,可以得出:對急性腹瀉患兒實施蒙脫石散聯合金雙歧片治療的療效顯著,且能顯著改善患兒的各項不良癥狀,值得臨床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 汪君霞.蒙脫石散聯合金雙歧片治療小兒急性腹瀉的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27):67-67.
[2] 宋亞玲,張莉,王宜青等.蒙脫石散聯合金雙歧片治療小兒急性腹瀉的效果觀察[J].母嬰世界,2016,(3):105.
[3] 鄧艷.應用蒙脫石散聯合金雙歧片治療小兒急性腹瀉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5,(1):153-155.
[4] 王文輝,王慶華.蒙脫石散聯合金雙歧片治療小兒急性腹瀉的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9):45-46.
[5] 裘立濰.蒙脫石散聯合金雙歧片治療小兒急性腹瀉的效果觀察[J].泰山醫學院學報,2016,37(2):194-195.